青岛新闻网11月30日讯(记者 崔文静)青岛文明办于今天公布岛城11月“文明市民”评选结果。助人为乐模范高霭云、见义勇为模范祁斌、敬业奉献模范刘好军、敬老爱亲模范矫美菊等10人获选。
【助人为乐】
高霭云:剪云裁月40年,剪出心中幸福感
高霭云,女,1937年1月出生,籍贯山东青岛,中共党员,青岛黄海橡胶集团退休工人,沧口街道永定路社区居民。剪纸艺术非遗传承人,从七米红布宣传栏到剪爱记忆学堂,再到百姓理论惠民宣讲团的宣讲骨干,剪云裁月40年传承剪纸艺术。
1997年退休后的高霭云扯上7米红布,义务办起了社区文明宣传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和社区的正能量,平凡的一件小事,一坚持就是6年,每月1期,从无间断;2002年,随着社区办公用房的改善,7米红布蜕变成社区宣传栏,高霭云和他的剪纸成立了永定路社区剪爱记忆学堂,在传承剪纸艺术的同时,通过剪纸提高社区老年居民的手眼脑协调能力,预防老年人认知症障碍。2017年,80岁的高霭云加入了沧口街道百姓理论惠民宣讲团,她的善举凝聚成剪纸艺术传承的一个个小故事,用小故事做好大文章,以百姓梦,共筑中国梦。让传统非遗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也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非遗传承人”的队伍中,人人接力用传统剪纸艺术“诉说”社会新故事。
刘金堂:晚年发挥余热为居民送欢乐
刘金堂,男,中共党员,1931年10月出生,山东青岛人,市南区珠海路街道汕头路社区居民。
刘金堂是国家一级编剧,曾经在青岛市歌舞剧院担任编导,获得过山东省艺术终身成就奖,是全国知名的曲艺作家。退休后的刘金堂没有闲着,他创作编导了两个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的节目,特别是编导了100多集公益广告,共拍了三年,在青岛电视台晚间黄金时段播出。作为青岛艺友书画研究院院长,他多次带领研究院向社会各界赠送作品:奥帆中心、市图书馆、三品书院、劈柴院均有收藏。他还特意选出一些书画,送给孤儿院的孩子、失独老人、开挖地铁的工人、驻守海岛的战士、守卫在崂山上的民警、奉献爱心的企业家等。20多年来,他无偿送出的书画作品达上万幅。他将书法作品《大爱无疆》拍卖所得的3.8万元,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
栾玲:爱心大姐退休创业帮扶千名妇女就业
栾玲,女,196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莱西市水集街道琴岛中路社区居民,现为青岛爱心大姐服务社莱西分社经理。
栾玲退休后深感妇女尤其下岗女工就业困难,萌发了创立家政服务中心帮助妇女就业的想法。2013年6月,注册成立了莱西市爱心家政服务中心,坚持为生活困难妇女提供免费培训,5年以来累计培训女工和农村育龄妇女一千余人,为130多名贫困妇女提供了免费就业培训,为380名女工找到了工作,为65名生活困难下岗女工交投五险,为众多进城务工和下岗女工提供了强大的再就业平台。截至目前,栾玲共组织近百次公益活动,个人捐款累计3万余元,先后获得青岛市爱心大姐先进女职工、莱西市敬老爱老先进使者等荣誉,2017年11月。其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宣传报道。
孟笑:用笑容温暖乘客每一段旅程
孟笑,女,群众,1987年4月,青岛公交集团城阳巴士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120路乘务员。
孟笑是青岛公交集团城阳巴士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120路线的一名乘务员,自从2014年10月1日起,她在乘务员的岗位上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小小的十米车厢是她的第二个家,乘坐过她车的乘客都会对她竖起大拇指,说她就如同她的名字一般总是对乘客笑脸相迎。自从城阳巴士第二分公司成立“萤火虫”义剪队,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孟笑立马报名,每月义剪队组织的各项义务活动,只要孟笑有时间,都会报名参加。多年来,她为村里的孤寡老人和敬老院的老人义务理发50余次,服务人数达2000多人。她觉得应该主动向身边需要帮助的伸出援手,每当车厢内乘客遇到困难,她总是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城阳区各个敬老院、特教中心以及偏远山区的困难家庭同样留有孟笑的足迹。
【见义勇为】
祁斌:休班偶遇火情机智小伙灭火
祁斌,1993年1月出生,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站运转车间车站值班员。
2018年8月7日下午6时许,莱西市田格庄村靠近龙口中路的一排二层楼房的电表因天气炎热负荷过引发火情,幸好被休班回家的退伍小伙子祁斌遇见,他急中生智,奋不顾身的冲到邻居家将电闸拉下断电后,又快速跑回家拿起干粉灭火器将火扑灭了。电表箱所在房屋的户主刘秀华女士表示,非常感谢祁斌的见义勇为,不仅挽救了自己的房子,也阻止火势蔓延伤及无辜,值得社会关注和赞扬。
【敬业奉献】
刘好军:史志编纂者用生命书写璀璨芳华
刘好军,男,1962年11月出生,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地方志编纂工作。
刘好军是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工作人员,1984年参加工作,1999年调到镇史志办公室负责地方志编纂工作。19年来,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成年累月任劳任怨笔耕不辍,共编纂完成各种地方志600多万字,其中历时10年完成的全书128万字的棘洪滩镇第一部地方志《棘洪滩镇志》,是城阳区基层修志的第一部乡镇、部门志,先后获得青岛市2008-2009年度优秀地方志成果特等奖、第24届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齐鲁新方志奖优秀基层志书奖。去年秋天,他罹患恶疾进行重大手术后,仍不畏病痛,乐观向上,忘我工作,完成了2部村志的编纂和1部学校志初稿的编纂等,被上级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誉为“撑起城阳区史志工作半边天的人”。
苏霞:我昔东海上 崂山餐红霞
苏霞,女,1965年2月出生,崂山区王哥庄街道西山社区居民。
唐代诗人李白当年到访青岛的时候,游历了崂山,留下了“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的诗句,青岛一地兼山海之盛,山海钟秀、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在青岛崂山王哥庄有一名民间艺术家,她的崂山剪纸作品红透了崂山王哥庄民俗文化的半边天,她的剪纸课影响了从小到大、世界各地的人,她就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践行人——苏霞。提起青岛在上合峰会中的完美表现,大家至今记忆犹新、心潮澎湃,而专门为上合峰会设计的16米剪纸长卷,不仅登上了《人民日报》,也更连接起了来自王哥庄的崂山区非遗传承人苏霞与青岛上合峰会的美好情谊。我们不禁感叹,苏霞的剪纸可以让我们提着青岛、崂山的各处风景到处走,更如天空那一抹抹灿烂的红霞,振奋人心。
郑学美:折锁骨坚守讲台,失三亲挥泪归岗
郑学美,女,197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平度市南村镇兰底中学教师。
郑学美是平度市南村镇兰底中学的一名普通的教师,她痴心教坛20多年,教学成绩突出,被称为“优秀育苗能手”。2003年一场意外车祸导致她右锁骨断裂,她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上课,依然坚守讲台,右臂吊着绷带,用左手板书,被孩子们戏称为“独臂侠”;2012年,她的母亲病重住院,她心牵多处,一边要照料生病的母亲、一边要照顾家里年迈的奶奶和外婆,一边还惦记着她心爱的学生,不久三亲去世,她自责孝道未尽,愧疚万分,但依然挥泪走进课堂。因工作业绩突出,她多次获得平度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敬老爱亲】
矫美菊:用行动传承孝道,绽放爱的花朵
矫美菊,女,1967年1月出生,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后海西社区居民。
矫美菊和丈夫矫立进结婚30多年一直和婆婆生活在一起,育有两女,婆婆今年100岁。作为妻子,她是丈夫的坚强后盾,承担着照顾整个家庭的重任,让丈夫安心在外工作,不为家庭琐事忧心;作为儿媳,她几十年如一日,像女儿般悉心照顾婆婆,毫无怨言,是大姑姐们口中的“好弟妹”;作为母亲,她对孩子的教育别有一套,言传身教,母慈子孝,传承优良家风;作为社区的网格员,她积极参与到社区的各项工作中,用行为践行着网格员的职责;作为志愿者,她无私奉献,用热忱之心服务社区居民。左邻右舍每次提起她时,都赞不绝口,说她是一位孝顺的好媳妇,热心的好邻居。几十年如一日,她的孝心和热心,感染了社区每一位居民,成为了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李燕:用爱播撒光明用心守护大海
李燕,女,群众,1979年10月出生,青岛市盲校教师。
作为军嫂,李燕一个人承担起家庭的全部负担,从而使丈夫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部队各项工作之中。丈夫连续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多次荣获嘉奖,并荣立三等功,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李燕对丈夫的大力支持和对家庭无怨无悔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