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出众的青青之岛,孜孜求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刚刚勾勒了未来十年的“美丽之旅”。
近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实施《青岛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纲要(2021—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载体,从构建与国际大都市治理需求相适应的生态制度体系、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生态空间体系、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与环境风险有效防控的生态安全体系、绿色低碳发展动能澎湃的生态经济体系、生活方式简约适度的生态生活体系、生态品牌响亮的生态文化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
《纲要》从方向到路径、从目标到任务,针对性地细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是指导青岛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的行动指南,以及未来一定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专门用一个部分的篇幅就“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
就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历史使命,青岛领到一系列使命任务,责任重大、机遇难得。
青青之岛,绿色美丽是底色。这些年来,青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盘活优质资源禀赋,将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独特竞争力,生态优势正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成绩有目共睹,征程未有穷期。青岛市第十三党代会把“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作为“六个城市”之一,并对建设美丽青岛作出全面部署,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要牢牢把握重大历史机遇,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打造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生态更美好的美丽青岛。
1
试点示范,擦亮“国字号”名片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目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的成就,也彰显着一个地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的努力与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建设工作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通过试点示范树立先进典型,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
截至目前,中国共有五批36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136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个个的试点示范,促进了各地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美丽中国筑牢根基。
在这场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国考”中,青岛始终紧追不放。
早在2004年,青岛就审议通过了《青岛生态市建设规划》,自此拉开了创建生态市的新篇章。围绕生态市建设考核指标,出台了《青岛市创建国家生态市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016年,西海岸新区、城阳区被授予国家生态区,成功打造成为青岛首张生态区“国字号”名片。
“十三五”以来,青岛不遗余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新样本,持续用活区域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金字招牌”,迎来了收获期。
2020年,莱西市成功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1年,西海岸新区、胶州市被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对比先进城市,青岛还需持续擦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一“国字号”名片。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青岛。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是过程,是抓手,最终指向则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
建设样板区,走深走实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探索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美丽中国建设样板区、海洋生态文明中心城市、宜居宜业品质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国际合作高地……细看此次出台的《纲要》,聚焦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探寻绿色发展之路,涵盖空间、经济、环境、社会、生活、制度、文化等发展的各个方面,明确提出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的4个战略定位,句句不离生态环境的“外在美”,同时句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美”;既突出海洋城市优势,又顾及高品质城市建设。
通过全面启动各区市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工作,推动青岛市在空气清新、水体洁净、土壤安全、生态良好、人居整洁等五个维度走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前列,积极打造美丽中国的青岛样本。
围绕深化海洋功能和特色,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可持续的“美丽海湾”和“海洋碳汇特色示范区”,支撑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
聚力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质量,营造宜居宜业良好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发展动能,使高品质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需要符合多项严格的标准。《纲要》对标对表国家创建指标体系,按照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和生态文化6大领域设置39项指标,基本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全过程,考核目标高于全国平均值。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生态建设、绿色发展始终是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近年来,青岛把绿色低碳融入城市建设发展的肌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导、优化和促进作用,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成效逐步显现。
从这些指标体系的设置来看,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和实践平台,它的实施所带来的将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领域的改变和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率先走在前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国领先”,青岛确定的近期和远期奋斗目标指日可待。
3
全面绿色转型,从六个方面派发“任务书”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是个良机,可不断推动青岛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绿色发展转型、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等方面继续走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建设美丽青岛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一定要立足自身实际,选择适合本地并具有特色化、差异化的策略。
着眼于此,《纲要》从六个方面系统派发了“任务书”。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是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重点打造的“六个城市”之一,这就要求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纲要》从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入手,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继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在生态空间体系建设上,要严守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高质量国土空间布局;加强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科学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青岛发展质量、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呈现系统性、结构性变革,工业化城镇化进入提升期,城市建设持续加速。面对未来更加艰巨、繁重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青岛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在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上,《纲要》从调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构建生态工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高效,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等维度进行部署。
打好这场绿色低碳转型硬仗,将绿色低碳发展渗透青岛产业、交通、建筑、生活等重点领域全链条,必将带动全社会向“绿”而生。
《纲要》对生态生活体系建设也进行了谋划:完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强城乡绿地系统建设,营造优美人居环境;推进生态低碳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质等。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青岛正聚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将绿色生态视作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构建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让广泛生态共识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落地生根,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作者 |吴帅 摄影 |刘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