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任俊峰)
对普通群众来说,健康既包括个体良好健康习惯的养成,也依赖于政府提供的优质医疗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今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全面实施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三年行动。根据计划,到2024年,青岛三级医院达到35家以上,新建改扩建各级医疗机构48家。
未来两年,将有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开”到老百姓家门口。
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青岛分中心等今年启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是当面临一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人们对社会医疗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条件的期待,2022年,青岛市发布《青岛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据悉,到2024年,我市将新建改扩建各级医疗机构48家,新增医疗床位1.2万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7.5张以上,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4.3人和4.5人。国家临床重点专(学)科达到15个,省重点专(学)科达到11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成功能完善、区域一体、医防协同、中西医并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三年行动计划还提出,要实施医疗机构扩容行动,全面加强优质资源配置。统筹谋划全市医疗机构布局,合理配备大型医疗设备,缩小南北、东西区域资源配置差距。推进重点三级医院项目和区(市)医疗机构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结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总体部署,分批对部分老城区医院实施基础设施更新和功能提升改造。到2024年,全市三级医院总数达到35家以上,实现区(市)全覆盖。
2023年是全市城市更新行动攻坚克难的一年,也是经济社会全面恢复的关键一年。今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优质医疗资源建设方面,今年要建成启用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青岛分中心、山大齐鲁医院(青岛)二期、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改善老城区医院就医环境。同时加快打造一批医疗卫生攀峰学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各区市纷纷补齐医疗短板
目前,青岛的主要优质医疗资源基本集中于主城区,南北、东西区域资源配置仍存在明显差距。未来一个阶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将成为城市更新的一个重点任务。目前,全市医疗卫生部门与各区市也在积极行动推进这项工作。
日前,莱西市委书记周科在该市攻坚克难大会上表示,要主动作为,全力弥补莱西缺少三级医院的短板;2022年11月28日,青岛市中医医院城阳院区项目开工奠基仪式举行,城阳区将建设一所涵盖传统中医、现代医学、科研教学、公共卫生、康复、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疗服务综合体,进一步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二期工程等项目也将加快推进;位于蓝谷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蓝谷医院目前进展顺利,计划于2023年投入运营。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外部优质医疗资源被引入青岛,以及本地医疗资源不断实现扩容“下乡”,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医院越来越多,带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攀升。
394个大项目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新春喜悦犹在,奋进号角响起。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青岛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随着工作纵深推进,今年的城市更新建设任务会更艰巨,责任会更重大。
2月1日,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2023年一季度集中开工活动举行,394个城市更新建设项目集中开工,全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为青岛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2023年,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在此前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旧城旧村改造、市政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停车设施建设、公园城市建设、拆违治乱等“8+1”项攻坚任务的基础上,新增了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攻坚,形成“十大攻坚”。
其中,旧改、公园、交通、地铁、停车场等一系列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全部被纳入城市更新的范畴,这让青岛在保持高速经济增长、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城市品质与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也将同步提升。后疫情时代,青岛的未来更加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