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来、踢蹬、扎古、夜来……
“蛤蜊味”青岛话你还会说吗
明天是国际母语日 记者采访岛城专家学者了解青岛方言的发展传承情况 民间学者王建升编著《青岛方言》一书
为了保护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从2000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2月21日设为国际母语日。母语既是一个族群交流的工具,也是其文化和身份的代表。汉语作为中国人的母语,是我们自幼习得的语言,但是对于全国各地的人们来说,还有另一种母语——方言。
“安阳来”“踢蹬”“扎古”“夜来”……作为青岛人的你,青岛话还说得溜吗?在国际母语日到来之际,记者与专家学者针对青岛方言的来源、特点以及保护、推广的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探讨。方言承载着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传承青岛方言,其实就是在保护青岛文化。
青岛方言有多个来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是暖心的人间烟火,记录了城市的故事和过往,传承着乡情与文脉,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坐标。
“咱青岛方言得以在全国引起反响,我想主要起始于黄渤老师在《疯狂的石头》中扮演的角色‘黑皮那一口地道的极具表现力的青岛话,‘恁是哪个埝儿的?这是哪来这是?你干什么来?香蕉杠好吃来’……真切自然,接地气,让观众耳目一新。”青岛市崂山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青岛方言》的作者王建升说。
王建升和他编纂的《青岛方言》。
一般来说,目前专家学者公认的青岛方言的来源有四个:一个是胶州、高密、即墨和周边地区的语言,这是青岛方言的母语来源。二是齐鲁的古汉语,即3000年前的“齐鲁官话”,因而方言中流传下来一些古语词,例如“拖鞋”是土话,而对应的“靸鞑”是官话;“香菜”是土话,而“芫荽”是正宗的官话;“釜炱”一词,更是自商周时期就有。三是受四川、云南、江苏和山西等地的方言影响,因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很多这些地方的移民来到青岛。四是受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外来语影响。比如青岛人把井盖叫古力,就是源自德语gully一词;把拳击叫鲍克斯,则源自英文box。
青岛方言只有三个声调
记者了解到,作为城市方言,青岛方言的历史不到百年。据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于建松介绍,根据方言内部差异,青岛方言可按市区、黄岛(胶南)、崂山、城阳、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区域分为8种,具有形成历史短、发展变化快的特点。
“青岛方言属于胶辽官话,是独具特色的城市方言。它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突出的特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邢军表示,在词汇方面,青岛方言别具一格,对于同一事物或现象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说法,如“舒服”在青岛话中就至少有6种说法,包括愉作、受用、舒坦、舒索、熨帖、恣润等,这些有着细微差别的同义词,使得语言表达特别生动细腻。
“总体来说,青岛方言语音方面的特点体现在声母细化、韵母简化,古音丰富。”王建升告诉记者,青岛方言中保留古音的例子很多,如将“枕头”称为“豆枕”,因为“头”的繁体是“頭”,属形声字。
普通话的同一组声母,在青岛方言中却被分为两类,这也是青岛方言在语音方面的一大特点。比如说普通话声母“zh”的发音,在青岛话中分为两类,从而导致在普通话中发音相同的“知”和“支”,在青岛话中却发音不同。“再就是声调方面,青岛话的声调减少了,普通话有‘阴、阳、上、去’4个声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而从专业角度说,青岛话只有阴平、上声、阳平去三个声调。”于建松说。
邢军告诉记者,青岛是一个移民城市,语言之间的碰撞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年轻人和老人说的话已经出现了差别。“青岛是港口城市,开放性强,市区经济发展得好,吸引了众多外来人口,市区方言受到影响,会产生一些变化。相对而言,郊区由于人口流动性相对弱一些,方言变化得较慢,慢慢形成了青岛不同地域之间方言的差别。”
从小学方言利于智力发展
1994年从山东大学毕业后,邢军便参与编写《青岛市志·方言志》,在编写过程中,她对青岛方言逐渐有了更深层次的接触与了解。“我虽然不是青岛人,但是在研究青岛方言的这20多年里,已经对它产生了一种很深厚的感情。”在邢军看来,语言不是空洞的,它是和当地民众、当地文化紧密相连的。“我们去即墨、胶州、莱西等各个地方采风、走访时,往往一待就是好几个星期,跟当地人吃住在一起,建立起感情,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方言和它背后的文化。”
在邢军看来,山东方言有着自身的特点,也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但是相较于某些南方方言,因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威望和关注度没那么高,“举个例子,像粤语歌、粤语影视作品的流传度就比较广,广东人日常沟通也都是用粤语交流,浙江也有着以吴语为基础的评弹、昆曲等艺术形式,大家会因为喜欢这些艺术作品,从而关注当地的方言文化。这样比较来看,我们山东在这方面做得还稍有欠缺。”
“方言是文化的载体,像青岛也有茂腔、柳腔这样的地方艺术,只有用当地方言去演绎,才更具魅力和特色。所以我们传承这些地方艺术、保护方言,其实就是保护语言的多样性,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于建松说。
邢军表示,早些年全国大范围推广普通话,这是很重要也很有必要的事情,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推普不是说让大家不学方言,语言的传承需要从小建立,方言和普通话绝不冲突。”邢军说,“现在的孩子们在学校里很少有说方言的机会和环境,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孩子多说一种语言或者一种方言对自身的智力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所以我个人觉得,在中小学、幼儿园阶段有机会让孩子们去接触方言,哪怕是以做游戏、唱歌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也是有帮助的。”邢军建议,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学习方言,从中了解城市历史,传承青岛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
“普通话是我们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是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应该通过多种方式记录、保护方言。”于建松说,“‘吃蛤蜊、哈啤酒、洗海澡’是大家最熟知的几句青岛话,而青岛话作为青岛的名片或者符号,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在不同场合进行渗透与宣传,利用明星效应是其中很重要的方式之一。”
/人物故事/
一本《青岛方言》20年赤子之心
“暧暧青灯夜向深,卧听檐雨话乡音。”方言是暖心的人间烟火,记录了城市的故事和过往,传承着乡情与文脉,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坐标。你还会说方言吗?你的孩子或后代还会说方言吗?正在消逝的方言背后,有一些默默为之努力和挽留的人物故事。
王建升是青岛市崂山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20年来,他凭着一股执念和无比的热爱,矢志于青岛方言的搜集整理与文化考证。他走过许多偏僻的乡间小路,点着无数照亮深夜的灯光,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披沙拣金,把工作之余的所有休息时间都放在探寻和研究方言上,终于在去年出版著作《青岛方言》,全景式呈现青岛方言整体面貌与特点。近日,王建升在采访中向记者讲述了该书创作背后的酸甜苦辣。
/缘起/
不想让青岛话变成“回忆”
天下有情是故乡,人间谁不念乡愁?王建升是土生土长的崂山人,呱呱坠地,便是故乡,风声雨声,合为乡音。在他的记忆中,方言描绘了人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最初场景,也记录了童年的真和青春的梦,绘制了人生的底色。
“20多年前,在崂山区参加工作后,我偶然读到报纸上一篇关于青岛方言的文章。那一刻,从小熟悉亲切的方言乡音以一种全新的感觉扑面而来,引燃了我对方言的关注与兴趣。”王建升回忆道,他从此开始在没事的时候写一些有关方言特色词的文章,有时也到报纸上投稿,“大约写了一年多时间,积累了二三十篇小文章,每篇文章主要是介绍一个方言词的来龙去脉。”随着研究的深入,王建升逐渐发现,青岛方言是内涵极其丰富的语言宝藏,然而长久以来,关于青岛方言的研究非常少。他告诉记者,可以追溯的最早关于青岛方言的专门论述,是1928年的《胶澳志》,里面收集了部分青岛地区的比较有特色的词汇,但是数量很少,大量有文化价值的古语词和具有地域特色的词汇没有被整理保存。同时,《胶澳志》上面记录的一些词语,在如今青岛人的日常口语中几乎绝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普及,老一辈人说的方言词语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能说地道青岛话的孩子也越来越少了。”王建升意识到,单凭个人兴趣偶尔写写有关青岛方言的文章,发挥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一想到承载着一辈辈人记忆与乡愁的青岛话将逐渐成为遥远的回忆,就觉得很可惜。”于是从2003年开始,他有了系统全面地整理一本青岛方言词典的想法。但是想想容易,做起来难。王建升拜访了诸多学者和教授,教授们在给予方向性指导和精神鼓励的同时,也指出一个民间研究者想做这门学问很难,因此整理方言必定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经得起熬炼,耐得住寂寞。
/探寻/
与老人们交朋友“套话”
从王建升下定决心编纂一本青岛方言词典之后,他便专心投入了这场漫长的与时间的赛跑,这一跑就是20年。“方言词汇不是‘随叫随到’的,也不是自己闭门苦思、独自搜求就能尽得的。口语中的方言词汇有它自然流淌出现的时机,当时若无机缘捕捉到,以后便不知要再等多少日子。”王建升说,于是他利用一切机会,一下班就去找本地老人拉呱聊天,倾听生活故事,原汁原味地记录方言乡音。慢慢地,他找到了“窍门”:“我交的‘老朋友’要对俗语很爱好、对市井文化很爱护,同时还喜欢谈天说地、很健谈,对青岛的地域文化有话说。”王建升让周边的亲戚朋友帮忙打听,自己也一趟趟走街串巷,随身带着本子,边走边听、边聊边记。
“这些土得掉渣的东西,你怎么还感兴趣?”有些老人笑着打趣王建升。在很多老人看来,他们口中的方言常常成为身边的孩子、年轻人取乐的对象,怎么会有人奉为“宝贝”,想要了解研究?“我就是觉得有价值,愿意去研究。”王建升的真诚打动了老人们。有些方言词语的使用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往往在自然而然的谈话语境中才能使用,不是一下子就能说出一个方言词语有哪几种用法。为此,王建升一旦认准了一位“老朋友”,平日里没事就常常打电话,晚上下了班就去找对方聊天,这都是极耗费时间的。
有一次,王建升专门把一位80多岁的远房亲戚请到自己家里住了一个多月。“朝夕相处,老人渐渐习惯了随时随地与我交流,我从他那里了解到很多老歌谣。”王建升欣喜地说,“跟原本不熟悉甚至陌生的老人,只有慢慢先交成朋友,他们才会产生与你交流的欲望。”直到现在,王建升还与很多“老朋友”保持着联络,往往一段时间因为忙而没有联系,很多老人便打来电话问:“你怎么最近没找我?啥时候再来找我玩啊?”
/坚持/
整理素材每天只睡4小时
为了探寻方言词汇的本字,摸清历史演变的脉络,过去没有汉语言文字学基础的王建升买书、看书,一点点琢磨、记录、研究,从汉语方言研究的发轫之作开始入手,从《说文解字》《广韵》《集韵》及历代语言词典等汉语语言学典籍,到唐诗宋词、元曲杂剧、小说笔记、俚曲唱词、典籍方志,乃至全国各地的方言资料,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不断搜集累积。20年间,巨大的工作量面前,他推掉了下班后的应酬交往,放弃了周末的休息放松时间。但是王建升说:“每次钻到书房里,坐在书桌前,是我最亢奋、精力最饱满的时候,即使忙到凌晨,也丝毫没有困意。”
“我们平时说的‘菢了一窝小猫’,‘菢’是妥妥的古汉语;‘争竞’‘家去’在古代是通行语;青岛方言里各种有趣的动作词都有它的历史,从唐诗《春晓》中可以看出,‘夜来’一词早在唐代就已被普遍使用了,从宋代开始,‘夜来’一词兼有‘昨夜’和‘昨天’两个意思,而它在青岛方言中的意思正是‘昨天’……”王建升在众多历史典籍中寻取每一处与家乡方言有关联的蛛丝马迹,以此窥得语言洪流之下一直被忽略的青岛方言的真实面容,揭示乡音土语背后的众多隐秘,探求其源与流、脉与根、神与魂。
经过了十几年的大量积累,王建升手写的笔记本攒了几大本,电脑上的文件夹一个又一个。2016年左右,他开始着手对这些青岛方言词汇素材进行整理、归纳、录入。“这又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那两年时间,我适逢工作上不是很忙,于是就要求自己一定要趁着时间还充裕,高效地把词汇录入工作完成,于是几乎天天到凌晨2点才睡。那时家距离单位比较远,早上6点多要出门上班。”两年多时间,几乎每晚只睡4小时,让40多岁的王建升的身体面临挑战,遭遇头痛、脱发,更让家人、朋友和同事感到不理解。但他却乐此不疲。他说:“每天晚上的熬夜对我来说不是‘熬’,而是想睡也睡不着,脑海中不断涌现的词汇让我停不下来。每次查到原来这个字这么写,或者找到一些古籍中的佐证例子,就像捡到了宝贝似的高兴。”
/收获/
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方言
去年,王建升编纂的《青岛方言》作为2021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正式出版,从文化的角度对青岛方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进行全新的解读,明晰青岛方言的历史发展脉络与文化特征。对青岛众多方言本字进行考释,解答一些方言词汇“只知其音,不知其字”的问题,通过对青岛方言的纵向历史溯源,对众多历史专著、历史笔记、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与青岛方言有关联的词汇进行搜集考证,一同研究。书中收录了方言词条2600余条,并逐一注音、释义、举例,由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青岛方言发音人胡延竹老师对全书词条逐一核对发音。其实里面收录的词条只是王建升20年心血研究的一小部分,为了实现更好的普及性,他在出版前亲手删掉了许多词条,并且将原稿中方言词的国际音标,一一改为了拼音注音。
看到这本书,原本不理解他的家人、朋友都为他点赞,佩服他的耐心和坚持;在新华书店、不是书店等处,不少感兴趣的市民或游客翻阅着这本书,大量的生活场景例句、文献资料与古典文学作品释例,读起来犹如在古今之间穿越,在市井与乡野间穿行。
《青岛方言》里有社会百业和人生百态,有乡村农家的柴米油盐,有里院市井的家长里短,更有编纂者孤单的背影,奔波于市井农家做田野调查,日日夜夜考释本字、追溯流变,更能感受到他一路走来所获得的那份喜悦和收获。
“方言的精髓与魅力是微妙而传神的,绝不仅仅存在于发音、词汇和语法中,更多体现在现实发生的具体说话行为中,蕴藏在包含生活智慧的民谚俗语、民间戏曲歌谣等诸多地域文化宝藏之中。”王建升说,因此他始终坚持将方言研究与青岛地域的文化精神对接贯通,全面、立体、鲜活地呈现青岛方言的原貌及价值魅力。今年,王建升计划将自己编纂的另一本《崂山方言》也进行出版。
厚植乡土文化之根,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作为一个为方言无私奔走研究的基层民间保护者,王建升写出了很多人心中的理念:无论以后对普通话接受到什么程度,内心总有一部用家乡方言写成的词典,还有一方用这词典构筑的精神家园。“历史是伟人的传记,方言则是一代代平凡民众的碑传。”王建升20多年的默默研究展现了一个赤子对家乡的拳拳之心,也希望向每一位在青岛这片土地上生长、生活、奋斗的人致敬。他说:“这只是一个起点,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未来希望越来越多人能够重视和保护方言,认识到方言的价值和魅力。”
/对话/
记者:对于方言该如何保护和传承,有哪些想法?
王建升:从10多年前开始,国家语委和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就提出了语言资源的保护,这是很重要的。过去,方言被很多人视为是阻碍国家发展、阻碍普通话推广的因素,提出语言资源概念以后,就意味着所有的方言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资源,都有它的文化积淀、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2015年开展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把方言调查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结合起来。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有些省份比如湖南还得到了民间力量的支持。真正把方言列为保护对象,应该是在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之后。这份文件里提出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
对于方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我认为首先观念上,大家应把它看成是一个要珍惜的对象,在普通老百姓中观念也开始在改变,这可以从家庭做起。其次,我相信除了学者、民间研究者的研究之外,更重要的是社会各方面机构和力量的共同参与。比如参照各地开展的一些保护方言的活动,有一些电视节目招募方言发言人,或者举行英语、普通话、方言的三语比赛,或者成立集合学界、政界、文艺界等的方言文化交流协会,博物馆里可以有专门的“方言馆”,再比如方言进校园活动……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增强人们对于方言的兴趣和认同意识。(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杨健刘文超实习生李欣姚摄影报道)
鲁汉、“赵厂长”、xuán了、阿萌……
他们用家乡话讲青岛故事
明星、自媒体博主、行业大咖的宣传与推广让青岛方言在全国渐渐有了知名度
青岛话最近几年在全国的知名度逐渐变大,一方面与黄渤、黄晓明、沙洲等一批青岛籍明星在影视作品、歌曲等方面的宣传有关,一方面离不开青岛的飞速发展。如今,一提到“哈啤酒,吃嘎啦”,许多外地人都知道这是青岛话,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除了明星外,还有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岛人,在短视频、歌曲中添加了许多青岛元素,让青岛方言为来自天南海北的网友观众所熟知,他们用自身的力量让更多人感受到青岛方言的魅力所在。
利用自身影响力让大家了解方言
代表人物:鲁汉
“关注鲁汉,听青岛故事。”对于喜欢刷抖音的网友来说,这句话一定不陌生。挖掘青岛文化故事、普及青岛民俗民风,在不少粉丝眼中,鲁汉就是“行走的青岛民俗文化”,他通过一段段蕴含城市特色的视频,让更多人了解青岛、爱上青岛。齐鲁文化之星、青岛拔尖人才、青岛文化学者……除了自媒体达人,鲁汉身上有着多重“标签”,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年前,他的身份是一名警察。2003年,他辞去警察工作,专注于研究青岛的民俗民艺,将爱好变成自己的事业,成为一名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方言是文化的载体,研究民俗民艺,方言是重要的一部分。”对于青岛方言的来源、特点,鲁汉也有一定的研究。“青岛话地域性比较明显,每个区市的口音都有不同,像我们这种年纪的人对话,一听就知道对方是沧口的还是崂山的,西镇口音也能听出来。”据鲁汉介绍,即便都属于城区,西镇和东镇的口音也有所不同。“当年西镇住的大多是从临沂、日照等地来的劳工,多从事体力活,他们说话的语气比较重。东镇则是小商业聚集的地方,经商往来的人比较多,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而和老城区的口音相比,崂山地区的口音则自成一体。“一般来说,环境越闭塞的地方,方言就越有特色,受外来的影响越小。以前崂山交通不便,住在山里面的人出来一趟不容易,和外来人口接触相对少,所以在口音上受到的影响也少。”鲁汉告诉记者。
“多年来,我们进社区、进学校,跟老人和孩子谈民俗文化,但始终有个瓶颈——没有渠道去对接从20岁到50岁的‘社会中坚力量’。”鲁汉对此深感遗憾。短视频平台的出现,帮助鲁汉解决了这一困扰他许久的问题。让更多青岛人、新青岛人、外地人了解青岛,因为“青岛故事”爱上这座城市,是鲁汉一直想做、一直在做的事。
翻看鲁汉的抖音账号,记者发现有40多段视频都是和青岛方言有关的。“噶”“呣啦”“将军保”……鲁汉用一口“青普”讲述了一些青岛方言特有词汇的来源与故事。“方言是对一个地方文化的升华和高度概括,它不单单是一种语言。我们传承方言其实是在传承地方文化,里面有人文、有民俗,甚至还包含着当地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历史发展痕迹。”
对于鲁汉来说,研究青岛文化不仅仅是爱好,更是一种情怀。“我从小生在青岛、长在青岛,这片土地是我了解得最深最透彻的地方,所以我觉得应该深入研究自己家乡的文化。而在这么多年的研究中,我越发觉得青岛有很多东西很值得琢磨,方言是其中一部分。”
“我发抖音以来,在大多数视频中都是说青岛话,也有网友问我怎么不说普通话?我觉得如果我不说青岛话,那么我讲的青岛故事就不够接地气;可如果我青岛话说得太多,许多外地人可能又听不懂,所以这也是一种矛盾。”在鲁汉看来,这种情况下,加强本土文化的推广就是十分必要的。“沙洲的歌曲让许多年轻人愿意说青岛话,黄渤的电影让全国观众听到了青岛话。让更多有话语权的人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向外推广,这也是我在抖音上向大家分享青岛方言的原因之一。青岛现在有很多网红大V都在自己的视频中加入许多青岛元素,大家利用自己的粉丝效应,一方面可以让本地人更加具有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能让青岛文化被更多人所熟知。”
“这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时代,说方言和说普通话并没有冲突,只有让更多年轻群体、外来群体了解方言、感受到方言之美,我们的方言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鲁汉说。
将方言作为元素融入作品
代表人物:“赵厂长”
“过分了昂!”凭借一口“青普”,拥有几百万粉丝的青岛网红“赵厂长”,在短视频平台深受青岛人的喜爱。而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青岛电视台主持人赵舞阳,《青岛全接触》《够级英雄》《智斗地主》……他主持过的许多节目深受中老年观众的追捧。后来,他开始在抖音上做自媒体,用的名字是“赵厂长”,拍了很多深受各地网友喜爱的有趣视频,知名度越来越高,目前已经收获了350多万粉丝,获赞数近7千万,粉丝的年龄段也逐渐年轻化。
本土棋牌、本土方言、本地工厂大院的生活经历,造就了“赵厂长”特殊的身份:“我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家里人都是厂里人,小时候我以为天底下最大的官就是厂长。那时候的文化形态比现在有意思得多,大家一辈子就待在一个厂子里,在厂里大家都会自寻其乐。”在赵舞阳看来,现在每天在直播间里和粉丝们一起聊天、购物、交友,也像在一个厂里的样子。于是快乐加工厂,生产“逗你丸”便成了“赵厂长”的Slogan。
“赵厂长”的段子里融合了青岛方言、青岛文化等多种青岛元素,例如桂琴大姨系列、“过分了”系列、“青岛话与台湾腔”系列等。“刚开始创作的时候没想那么多,因为我平时说话习惯就是这样,现在很多影视作品也会选择用方言表演,就觉得我拍视频也可以用方言。没想到视频播出后反响很好,不仅青岛本地的网友喜欢,很多外地的朋友也充满兴趣。”让赵舞阳惊喜的是,自己的视频不仅让外地人了解了青岛,还收获了许多在外游子的关注,“很多人都说在异国他乡听到我的青岛普通话,特别有亲切感。”
生在青岛长在青岛,赵舞阳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大家一谈起青岛就总说“哈啤酒吃嘎啦”,其实青岛还有其他很多人文的东西可以被发掘。“像是方言系列作品其实展现的是青岛兼容并蓄的海洋文化,‘桂琴大姨’展现了中老年妇女生活的幸福感和接受新鲜事物过程里的喜剧冲突,‘过分了’系列用山东人的实证和敏锐目光、热爱生活的心态解读世事。”
如今,赵舞阳不单单是做与青岛方言相关的产品,更多的是把方言当做一种元素,通过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比如直播带货时,经常会融入一些‘语言梗’‘谐音梗’,渗入一些青岛元素,做出不同形式的创新。”
最近几年,随着方言说唱、方言综艺的盛行,也让方言的呈现方式越来越鲜活。如何做好青岛方言的传承与保护,赵舞阳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我看来,方言还是要以使用为主,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怎样在使用上让大家对青岛话不断产生新鲜感、亲切感。青岛现在涌现出了一大批做得很出色的方言博主,大家百花齐放,这种感觉非常好。只要有人能够一直使用方言,用方言做出让大家喜闻乐见的内容,它就不会消失。”赵舞阳说。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将方言记录下来,比如建立语言库、进行文字性整理等。现在青岛已经有很多人在做这件事情了,我觉得这是很了不起的。像是一些我们常用的方言词汇,大家用得多了肯定不会忘记,但是稍微生僻一些的字词,说的人越来越少,逐渐就会被淡忘。让青岛方言变得有据可查、有史可考是很有必要的。”
用歌声唱出浓浓青岛味
代表人物:xuán了室内合唱团
你可能听过黄晓明用青岛话秀Rap,也可能听过黄渤飙方言来一段诗朗诵,但你可能没听过满满“蛤蜊味儿”的大合唱。
在青岛,有这样一个本土室内合唱团,团员都是土生土长的青岛的年轻音乐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是许多歌曲都带有浓浓的“青岛味”。他们还有一个极其接地气的名字——xuán了室内合唱团。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董磊是xuán了室内合唱团的团长、指挥兼作曲。说起创建合唱团的原因,他用“意料之外”来形容。“我一直做音乐工作室,所以认识了很多音乐圈的朋友。2017年,11个毕业于各个音乐学院的小伙伴集结起来,大家都有一份热爱音乐、青岛的情怀。”董磊说,“合唱团组建后,每个星期排练一次,大家都比较好玩、爱搞笑。后来成员越来越多,大家就开始自己写歌词,然后再一块排练。”
提到为啥用“xuán了”当合唱团的名字,董磊说,一直以来他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家乡青岛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文化合唱团。在征集合唱团名字时,很多团员都提出使用青岛方言来命名,结果“真xuán了”人气最高。“‘xuán了’是一句地道的青岛话,就是特别好、特别牛的意思,这个一说出来就让人觉得很好玩,也很有青岛味儿。”
“把生活融进歌里,唱出青岛的风味”,这是董磊对“xuán了”的定位,也是他创作的源泉。一本正经的唱腔配上俏皮搞怪的歌词,董磊用青岛的特色方言写出了一首首或感人或搞笑的歌曲。
xuán了室内合唱团推出来的第一首歌就是团歌《xuán了》。歌词实际上是合唱团团长和副团长的日常对话与互相调侃,这首歌甫一推出就成了网络上的爆款,很多青岛网友就此成了他们的“自来水”。从那以后,他们推出的每一首歌曲都有一个令人捧腹或感动的故事,《我们很缺男高音》在B站的播放量达到几百万次;董磊为女儿创作的《写一首歌送给你》赢得了众多年轻父母的共鸣;为青岛创作的《青岛旅游攻略》得到央视点赞;合唱团凭借翻唱的青岛方言版《Mojito》,成功斩获《2020我要上春晚》第六期冠军……
如今,xuán了室内合唱团越发发展壮大,已经有45名成员,并多次进行全国巡演。“我们每一次去外地演出都会选择演唱几首和青岛有关的歌曲,这些带有‘青岛味’的歌曲也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观众的喜爱,很多外地听众在听了我们的歌曲后,都觉得特别有意思,对青岛话也深感兴趣,甚至会模仿几句。”董磊表示,随着越来越多青岛籍明星的宣传推广,青岛话在全国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而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岛合唱团,“xuán了”也希望用歌声把青岛的文化和力量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青岛、爱上青岛。
“希望更多青岛籍的明星以及不同行业有影响力的人,通过不同方式继续加大对青岛方言、青岛文化的推广,让大家知道青岛不光能‘哈啤酒吃嘎啦’,更是一个美丽又浪漫的城市。”董磊说。“今年6月开始我们会启动新一轮的全国巡演,现在正在加紧训练。未来我们肯定会继续创作和青岛有关的歌曲,把更多的青岛本土原创音乐唱响全国,给更多人讲述我们青岛的动人故事。”
让说方言变得洋气起来
代表人物:阿萌
一位80后小伙与一位长着皱纹的西海岸大姨,这对看似不搭的“搭档”却用地道的方言、幽默的对话,联手打造了西海岸新区“最强网红天团”——“阿萌来了”。
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孟萌,在浙江宁波电视台做了一段时间的主持人,工作12年后,怀着对互联网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想念回到青岛创业,做起了短视频。他做过多种尝试,没想到带着大姨拍段子火遍了全国。谈起做短视频的初衷,孟萌说纯粹是一种思乡情怀,在他的很多视频节目里,除了能看到搞笑幽默的段子,更看出他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他表示,由于常年在外地打拼,再加上他本身又有非常深的家乡情结,所以就想做一档方言类节目。最初并没有考虑太多,只想做原创类的方言短视频逗大家开心,后来发现很多人已经不会讲青岛方言了,尤其是一些不太常用的方言词汇正在慢慢消亡,这让他意识到保护方言的重要性。“方言对当地人来说会引起一种特殊的情怀,所以当有一档质量比较高的方言节目出现的时候,我们一下子就火起来了。”
“最开始想做方言节目时,想找身边的人来配合。我想了一圈没找到合适的人,然后突然想到我大姑,就请她来试一下,没想到对戏之后,感觉就来了,而且观众的反应也非常好。”如今,孟萌独立运营的微信公众号“阿萌来了”及抖音账号,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网络正能量,目前已经收获了260多万粉丝的喜爱,全网作品获赞量达到3800多万。“这个栏目在青岛几乎是家喻户晓了,大姑也成了‘名人’,拍摄视频让她觉得很有网络参与感,生活也变得更加充实了。”
“我在南方待了这么多年,越来越觉得,方言其实是家乡的一种符号,尤其遇到老乡时,一张口就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孟萌说,“我们说普通话是为了走得更远,而说方言是为了不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很多人觉得方言短视频浓厚的地域属性注定让它的传播范围受限,但在孟萌看来,只要内容足够好,方言短视频会以它不可复制的特性火起来。“我们是一个娱乐性的方言节目,这种形式更容易被大家接受。举个例子,同样一个段子,用普通话讲出来,笑点可能没那么突出,但一换成方言,就显得接地气了,大家的接受度也更高。”
现在“阿萌来了”的每期节目里,孟萌都会特意选一些平常大家不太常用的方言,让大家在搞笑娱乐的同时,重拾对方言的认知。他向记者透露,接下来有计划做一些方言互动类栏目,征集一些生僻的方言词、俗语,进行总结归类,尽可能让大家不遗忘了它们。
“在做方言栏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人觉得说方言‘土’。对这个问题我们也探讨思考过,归根结底这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在南方许多城市,当地人有着强烈的方言意识,哪怕会说普通话,平时也大多是用方言交流,电视台的方言节目也深受当地人喜爱。”孟萌表示,自己选择做方言栏目,就是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方言、传承方言,尤其随着青岛的经济不断发展,影响力不断提升,大家不应该觉得青岛方言是“土”的,反而应该把会说青岛话当做一件自豪的事情,这样我们的方言才能真正地发扬光大,我们对于当地文化才能更加自信。
/记者手记/
保护方言就是
保护历史文化
作为一个青岛人,我虽然平时会说青岛话,但是从来没有深入地研究过。这次青岛方言的主题采访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和专家学者、青岛方言爱好者学习交流的机会,让我了解到在这座城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并发自内心地想将青岛文化宣传介绍给更多的人。
文化是城市精神的传承与根脉,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而软实力让城市更有底蕴。最近几年,青岛在推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推动老城区复兴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文化先行深挖青岛的历史文化。而方言作为本土文化的载体,也需要去挖掘、去保护。对于青岛人来说,青岛话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身处青岛的外地人来说,青岛话是了解青岛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一个抓手。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带有“蛤蜊味”的独特而富有魅力的青岛方言不断传承发展,让青岛文化随之传承发展。(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文超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