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一直是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的重点对接企业,往年每年就业签约10人左右,今年签约了27人。
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毕业班辅导员张仕杰说,“往年,中国重汽只面向车辆工程专业招聘学生,今年访企拓岗时,我们特意带上了学院各个专业毕业生的成绩单,向企业的有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其他专业学生的学科内容。当企业发现需求的学科门类相通,就将招聘专业扩大到了全学院所有专业。同时,学院的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两个专业也得到了中国重汽道路研究院的关注。”
进入就业季,各高校开始了密集的访企拓岗。“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多就业机会,学校必须走出去加大访企拓岗力度。”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陈靖说,学校会根据学生意向进行针对性地拓岗。我们学校以省内生源为主,毕业生不少倾向于去青岛、济南就业,于是学校拓岗重点就放在这两个城市。
“学校老师从正月初八进入工作状态,尽早到企业去,将用人需求对接到学校来。”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陈靖介绍,开学第一周学校就启动了招聘会,首次来校招聘的一家国企,一次性就签约了11人。
访企不仅仅是为了拓岗,更重要的是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市场需求更好融合。“和企业建立联系后,学生的毕业设计可以进企业,较早开始与企业磨合,更容易实现无缝就业。”山东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朱星辉说。
此前去青岛市即墨区访企拓岗时,陈靖发现当地对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近两年,学校新开设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汽车等7个专业,这与在访企过程中察觉到的岗位需求有很大关系。”此外,山东理工大学还加大校城融合力度,实行“一人双岗”计划,鼓励博士和高层次人才作为产学研合作联络员在企业挂职“科技副总”,在揭榜企业项目的同时成为学校与企业间就业的纽带。
山东职业学院在访企拓岗的同时,还通过专业预警机制,持续调整专业设置。“近年来,学院共撤销了21个市场配置率差、不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新增了18个新业态和新产业紧缺专业。”山东职业学院招生就业与校企合作处处长郑治国说。
山东职业学院招生就业与校企合作处副处长张劲松介绍,“专业预警机制先由学院聘请的第三方作出评估,同时参考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满意度,对市场需求量小、就业形势差、整体认可度比较低的专业,逐步缩减招生计划直至撤销。地区经济发展需求量大的专业则尽快进行新增。”
他举例说,工程造价专业看着“高大上”,学生认可度也比较高,但这类人才培养周期长,就业岗位比较稳定,校园招聘的量很小,学院就逐步撤销了这个专业。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专业人才这些年比较紧缺,学院就抓紧增设。师资方面,利用战略合作企业较多的优势,加强校企师资双向流动,推动原有师资力量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相关人才培养所需的技能要求,同时加大招引专业教师的力度。
“新增专业不容易,借助大企业力量,加强校企合作是一个比较稳妥有效的方法。”郑治国说,学院加大了专业的投入力度,建设了高标准的实训实习基地,让新设专业的学生能学到更多实用的东西。
近期,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体育与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宁,带着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大二学生,到青岛一家企业访问交流。“这个新专业只有两个年级的学生。访企当天签订了协议,企业技术人员将为该专业大三、大四学生上课,学生还可对口实习。”孙宁说。
最近,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刘晓经常出现在校园招聘会上。她边看边拍,详细了解招聘企业的专业需求。“今年我已参加4场校园招聘会了,主要是想更直接了解企业对相关专业的需求,并和更多企业建立联系,把企业的实际需求纳入人才培养当中。”刘晓说。
“铁路相关专业是学院的招牌专业,近些年也有企业提出了新的需求。比如,铁道工程维修专业原本只是侧重某个方面的维修,现在铁路单位越来越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维修能力,为此我们专门增设了铁路综合维修专业。”郑治国说,其他专业的学生还可以采取主辅修相关专业课程的方式增加复合性。
“除了毕业季,学校还采取了一些措施,在非毕业季帮助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意向等方面作出引导。”孙钦泉说。
3月初,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启动了洞见生涯团体辅导项目,实现就业工作前移。
某师范大学毕业生小魏,大二便开始各种实习,从小企业的公众号运营到京东的营销策划、快手的运营、QQ音乐的品牌传播,围绕自己的兴趣点她不断尝试,逐渐明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现在,她已签约了一家新媒体运维企业。
除了学校推荐的实习机会外,更多非毕业季学生也开始主动寻找实习机会。3月30日,等待了近一周时间,省内某校工商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婷婷成功得到了一次实习机会。“希望通过课余时间的实习,更多接触社会,了解行业需求,为以后求职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