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原创】
(记者 孙志文 摄影报道)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解决老旧小区长期存在的痛点,不仅仅需要简单的硬件“翻新”,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善整体服务质量,让居民感受到小区软实力的提升。为破解老旧小区改造后长效管理跟不上的难题,近年来,李村街道乘着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东风”,探索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大物管”治理模式,持续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切实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助力文明城市创建,保障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提速增效。
楼院怎么改 居民说得算
李村街道东南新苑小区位于重庆中路412号,建成于2000年,小区为物业管理的封闭小区,共有36个居民楼座,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居民约1324户。由于建成年代久远,近年来小区出现道路路面破损,土壤裸露、绿化缺失等问题。为了将好事办更好,李村街道通过开展“微言大‘议’”百姓议事厅、组建“老房有喜”工作组等多种新形式全面了解居民诉求,居民全程参与改造,不断优化完善设计方案,多要素综合提升改造效果,真正做到了“楼院怎么改 居民说得算”。街道还成立了“微改造专项调研队伍”,对社区基础设施、功能配套、人居环境等现状进行摸排考察,规划了以“一社区一品、一地一景、一角一韵”为目标的“微改造”方案,开展差异化的特色景观及空间功能改造升级。
经过路面铺装,管线整治,绿化整治,停车位改造,线缆整治,中心广场、游园改造提升,智慧安防、环卫、消防、照明、宣传栏、无障碍设施等设施完善等,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目前,东南新苑小区改造已完工,完成污雨水管线铺设约1400余米,人行道及车行道铺装约13000余平方米,铺设沥青路面约16000余平方米,停车位规整417余个,墙面粉刷约1800余平方米,栏杆约750余米,绿化提升约20000余平方米。
李沧区东南新苑小区居民刘凤云告诉记者:“这次改造力度、方式真的不同以往,我觉得邻居们都挺高兴的,不管是加装电梯、小区绿化还是我们跳舞的广场都有很大的改变,方案也是通过各种新形式一次一次的征求大家的意见,街道、建管局、工程方和许多邻居们都参加了街道组织的‘微言大议’讨论会,全面了解我们的诉求,希望这种模式的改造能够积极推广到每个老旧楼院,让我们这些老市民都过上新生活。”
引入物业新服务,化解管理老难题
李村街道君峰路达翁市场周围开放式楼院,共有9个楼座,7个楼院,33个单元,居民438户,总面积约5500平方米。2020年君峰路达翁市场周围楼座(下称君峰路小区)列入老旧楼院改造范围,曾经存在已久的问题在改造过程中被逐渐化解。
据了解,在改造过程中,物业管理公司联合少山路社区,在有限的居住空间内,挖掘边边角角,规划了175个整齐的车位,解决了之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降低了邻里矛盾的发生率,同时增设保安巡逻人员,保障居民生活安全,维持有序的居住环境。物业管理公司还派出专门人员定时清扫楼座卫生,一改之前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局面,为居民营造了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此次改造还进行了道路整修、下水管部分更换、外墙保温、墙面粉刷、破损窗户更换、楼顶防水、飞线整治等基础设施改善施工。
家住君峰路11号楼的王心萍表示:“自从有了物业服务以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小区的整体环境卫生更干净,保安人员来回巡逻,让我们安全感加倍,小区生活更舒适。”
创新推出“大物管”治理模式
李村街道大崂路社区东山一路片区开放式楼院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36栋居民楼常年处于“无主管”状态,该部分楼座建成年代久远长期以来无物业管理,由街道提供简易保洁物业管理。今年,大崂路社区东山一路片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社区基础设施陈旧、环境卫生状况不佳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但是改造后如何避免“无主管”状态实现长效管理,是街道和社区都在考虑的问题。
据李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曲斌介绍,为实现长效管理,街道探索出一套“大物管”治理模式。曲斌:“在‘大物管’治理模式下,李村街道东山一路片区的环卫保洁、园林绿化、设施养护等市政业务和开放式楼院的物业服务,将统一授权给‘大物管’运营商管理,既解决老旧小区治理难题,使开放式楼院也能享受到精细化的物业服务,同时也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据了解,“大物管”服务管理模式投入运行后,物业将提供全天候安保、保洁、楼院维护服务,通过先期兜底式服务逐步延伸至低偿性服务,开放“停车泊位管理、广告位投放、设施场地租赁”等市场化运作场景,以场景换服务。后期逐步延伸到点对点物业咨询、公用设施维护、居民生活安全、停车泊位维护、养老助餐医养以及高定、特定服务等,持续推动硬件和软件双提升,环境和人文双改善,将老旧小区改造成果巩固好、维护好、发展好。
老旧小区改造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李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宋小伟表示:“我们将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进度,保证施工质量,以最快速度、最好质量满足居民最迫切期待,同时创新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提升老旧小区,开放式楼院网格化和物业管理水平,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