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独家】
青岛新闻网10月21日讯(记者 郑舒恺)日前,记者在栈桥景区注意到,往年秋末至初冬才能遇见的西伯利亚海鸥,近期已陆续抵达。相比起往年的抵达时间,今年的海鸥几乎提前一个月就来到了青岛。为何会出现海鸥提前抵青的现象?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张振国向记者介绍称,或许是由于繁殖地西伯利亚地区“提前入冬”所致。
秋日栈桥新景象 市民游客的意外之喜
昨晚起,新一股较强的冷空气席卷青岛,气温骤降、寒意渐起。但这股南下的冷空气,却也将远在西伯利亚的海鸥,顺路带到了岛城。
上午时分,记者来到了栈桥。顺着回澜阁远望,泛起星星波光的海面漂浮着不少的“白点”。这些白点时而腾空,直上入云霄;时而悬停,与波光同栖。向前走,人群慢慢躁动、“白点”渐渐清晰。只见展翅的海鸥成群结队,有秩序地沿逆时针方向盘旋。部分海鸥更是“脱离队伍”,飞往栈桥另一侧歇息。场面之美,也令过路的游客和市民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往年这个时候栈桥还是很单调的,很难见着这么多海鸥。”家住青岛市市南区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就算有,数量也不多。但是现在10月下旬都没到呢,这群海鸥的数量已经多的数不过来了,真有些罕见。”话音未落,张先生就拿起手中的相机,兴奋地记录下了眼前的难得景象。
不仅如此,来自四川成都的魏女士也被眼前这幅美景所震撼。“本来就只是跟团来青岛玩几天,能看到大海已经很满足了。可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海鸥给我们‘助阵’,这趟远行实在太意外、太惊喜了!”远道而来的魏女士激动地说道。共为远方来客,同相遇于岛城。这份喜悦,也许能在魏女士心中长久贮存。
繁殖地“提前入冬” 鸥群集体迁徙
在栈桥之行结束后,记者随即联系了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张振国。对于这场“意外现象”,张教授提到了一个关键词:生存。
“对海鸥而言,迁徙的最重要目的就是为了生存。今年由于西伯利亚地区气候严寒的更早,因此冬季比以往来的更快。而海鸥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食物,也因为这场提前到来的冬天而更加难以觅得。”张教授总结道。“目前西伯利亚地区的平均温度已降至-20℃。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鸥群选择提前南迁。这也是为什么市民游客朋友们能在10月中旬的栈桥提前见到大量西伯利亚海鸥的主要原因。”
同时,张教授还表示,并不是所有海鸥都会随大部队迁徙。“其实夏天也能见着海鸥,因为部分年龄小的海鸥并不具备繁衍能力,而大部队迁徙回西伯利亚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繁衍生息。这样一来,许多小海鸥就会留在青岛沿海一线。大家现在看见的这些海鸥,说不定还有的是‘本地户口’呢!”
此外,张教授还向记者科普了一个关于海鸥的小知识。“其实青岛最常见的鸥,学名叫做‘红嘴鸥’,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海鸥;而真正的‘海鸥’,学术名叫‘普通海鸥’,它的外形是黄嘴、黄脚的,在青岛很难见到。”原来细究起叫法,每种类型的鸥也有自己的“身份证”。
栖息鸥类已达十余种 青岛生态正大步向好
绿水进山就是金山银山。多年来,青岛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保护作为发展底线,使“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形象深入民心。来自青岛市生态环境局的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市区环境空气中六项污染物浓度连续三年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优良率更是在省内16地市中排名第2,稳居前列。
“尽管海鸥的提前迁徙受繁衍地(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但正是青岛干净、舒适和相对温暖的生活环境,让这些鸥类能够长时间在此停留过冬。”张振国教授总结道。“截至目前,在青岛市已观测到的鸥类就有十余种之多。比如我们常见的红嘴鸥,就是在青岛越冬的优势鸟种,能占到总数的80%。还有西伯利亚银鸥,个体特别大,来的时间会稍微的晚些。”
同时,张振国教授还表示,这些表面上千篇一律的鸥,其实是处在高度动态变化的状态。“我们肉眼所看到的鸥,其实长得都差不多,很难分清谁是谁、谁在哪曾出现过。但鸥是跟着食物和环境走的,可能我们现在见到的这一批鸥,过两天又会继续南下,之后换一批新的鸥来。就好比穿衣,有些人怕冷、有些人耐寒。其实鸥类也一样。”
采访最后,张振国教授告诉记者,11月中旬起鸥群将大批量地抵达青岛。“那时候起它们就会抵达青岛过冬,一直到次年的4月才会走。前后将近半年的时间,是青岛海鸥数量最多的时段,届时将会非常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