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2月25日(正月十六),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落下帷幕。节会期间,大鲍岛等老城区重现了人头攒动的热闹场景。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不少市民是坐着地铁去逛节会的。
老城复兴,交通先行。人流无疑是带动城区发展的最基础、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众所周知,中山路商圈的兴与衰,除了业态之外,与人流的变化同样密切相关。近几年,大鲍岛的更新,中山路的蝶变,新产业的入驻,新业态的兴旺,亟盼人流的涌入。
从今年春节期间客流情况看,作为市内出行的主流交通方式,地铁正逐渐成为支撑老城区复兴、重聚浓浓烟火气的关键动力。
超过50万人次坐地铁去逛糖球会
“多少年了,没有见到中山路上有这么多人!”这是不少人的感叹。
“一二一,上街里!”2月初,市南区以中山路为轴线辐射周边片区,围绕“游市集展览”“赏演艺花灯”“品美酒美食”“愿祈福旅拍”主要内容打造了六个主题街区,营造集“游、赏、品、愿”于一体的沉浸式全新体验,彰显上街里冬日独特魅力和热闹的新年场景。春节假期,中山路历史城区人气火爆,强势出圈。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中山路日均客流量32万人次左右,上街里区域总客流量超过220万人次,周边的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总客流量超过130万人次。
春节假期,中山路站的客流也是一路攀升,全天客运量由日常周末9000人左右,持续攀升至2万多人,一直达到最大日的近5万人,较日常客流增幅由2倍增长到5倍。
正月初九,市北区的“萝卜·元宵·糖球会”开幕后,地铁持续引流,地铁1号线可谓是节会“专线”,乘坐1号线可分别前往海云庵会场、大鲍岛会场和台东会场,节会期间,这条线的日客流量维持在40万人次左右。在大鲍岛会场的主干道胶州路实施全封闭交通管制,私家车与公交车均调流运行的情况下,地铁承担起了市民游客的主要输送任务。2月18日—2月24日,中山路站日均客运量达2.06万人次,单日最大客运量达3.22万人次,较日常客运量增幅243%。
据统计,节会期间,约有超过50万人次乘坐地铁前往各个会场。
地铁李村站、台东站客流居线网前三
春节期间,全国最热的景区是哪里?无疑是西安的大唐不夜城。而在注入和疏解景区客流方面,西安的地铁功不可没。
一个被广泛认同的观念是,地铁具备人流聚集的天然优势,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辐射更大的范围,为区域带来不间断的人流。地铁的规划和建设,带动城市人流的同时也带动了整个片区的发展。地铁让城市变“大”,也让城市变“小”。
在青岛,地铁与区域繁荣的双向奔赴也是显而易见的。3号线开通后,李村商圈客流如潮,李村站2023年全年客流超过了1400万人次,位居全线网站点客流量第二;2号线开通后,台东站的客流持续增加,2023年全年客流量达到了1399万人次,位居全线网站点客流量第三;当年1号线全线通车后,人们也对这条地铁线带动老城区的发展寄予了厚望,从今年春节的客流情况看,带动作用已经显现。
将于今年开通运营的地铁2号线西延段将助推国际邮轮港区、小港、轮渡等区域突破胶济铁路及新冠高架路阻隔的交通瓶颈,为西部老城区接入快速公共交通走廊提供重要支撑,有效解决西部老城区沿线交通需求,助力国际邮轮港区开发建设。
在老城区的复兴方面,每个城市都在探索不同的路径,但有两点是大家的共识:老城区的复兴离不开公共设施的兴建和公共交通的改善。
在公共交通方面,地铁带来的效果往往是持久而有力的。国内外地铁城市的发展情况表明,轨道交通与城市产业紧密互动,是空间布局、经济活动、市民生活的黏合剂和催化剂。随着线、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引领城市品质和发展能级不断跃升的强力引擎。
对于青岛而言,轨道交通线网远景年规划19条线、872公里。目前,已有13条线、506公里获批。目前在建线路共10条、188公里。这些线路全部建成后,预计日客流量将超过500万人次。
一座座地铁车站遍布街巷,成为城市的“流量入口”,释放出了澎湃的发展活力。一条条地铁在城市中穿梭,构筑起四通八达的“地下通衢”,引领城市空间拓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