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海军时报》网站报道称,3月5日首次在“黄蜂”号两栖攻击舰(下文简称“黄蜂”号)上的这架F-35B隐身短垂战机,隶属于美海军陆战队第121舰载战斗攻击机中队(VMFA-121,绰号“绿骑士”),该中队不仅是美陆战队中最早接收和开展隐身战机训练的部队,而且也是美军首个具备实战能力、并进行海外部署的F-35B中队。
▲3月5日,一架F-35B隐身战机即将降落到“黄蜂”号两栖攻击舰上。
“绿骑士”下辖中队的16架F-35B已于2017年1月部署日本岩国空军基地,根据美海军公开报道,此次降落到“黄蜂”号上的是由6架F-35B组成的分遣队,将随该舰一同在印度洋-太平洋区域执行首次作战部署任务。
▲F-35B短垂着舰动态图
战机起降成功后不久,“黄蜂”号所属的美海军第7远征打击群司令库珀少将就发文称:“F-35B战机与两栖攻击舰的结合象征着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战力取得了当代最显著的提升。这两者的组合再加上第7远征打击群的2300名陆战队员,以及‘宙斯盾’驱逐舰的配合,除将进一步增强美军的制海制空能力外,还会显著提升美军在西太地区的两栖战力”。
那么,“黄蜂”号在搭载F-35B之后究竟战力能有多大提升?这里可以通过和“黄蜂”号过去搭载的AV-8B“鹞Ⅱ”高亚音速短垂战机做一对比来直观体现。
“黄蜂”号过去能搭载20架AV-8B垂直起降战机执行制海任务,但AV-8B就单机性能而言,采用短距起飞(无法以满弹满油状态起飞)时最大载弹量仅为4吨,只使用内部燃油时最大作战半径仅为400多千米,最大平飞速度0.9马赫,与F-35B相比相差甚远。后者最大载弹量为7吨,在只携带4吨弹药时最大作战半径可达876千米,最大平飞速度大于1.3马赫,更重要的是F-35B还具备雷达隐身性能,比AV-8B具备更强的突防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
▲F-35B双机在空中切换至VTOL(垂直起降)模式,前部升力风扇舱顶盖已升起,尾喷口也下压至90度。
在理想状态下,20架AV-8B组成的机群一次出击能向距离母舰400多千米的目标区投放80吨弹药,而20架F-35B机群一次出击时,能在投弹量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将打击范围扩展到距离母舰876千米的目标区,而在不计航程时最大投弹量甚至可达到140吨。由此不难看出,在作战性能方面F-35B已实现了质的飞跃。
▲F-35C(海军)舰载型能(计划)搭载的各种对空、对地武器弹药,F-35B也可搭载其中的大部分。
另一组数字显示的威胁更为明显,如果按每艘黄蜂搭载12架F-35B战机(每架搭载2枚454公斤级JDAM卫星制导炸弹)计算,理论上一艘黄蜂级搭载的F-35机群可向半径876千米范围内的任意目标投弹10.8吨。
这张示意图标出了F-35B从日本本土的岩国基地起飞所能覆盖的作战半径(876千米),前者包括半岛、中国东海以及冲绳附近的大部分区域,就此推算,如果将F-35B部署到“黄蜂”号上,可将这个打击圈进一步前移,例如从东海或者黄海附近区域起飞,理论上可威胁到东亚大陆广阔纵深。
▲从洛马公司官方公开的F-35B作战性能看(如图所示),单架F-35B在执行空中遮断任务,携带2枚454千克级JDAM卫星制导炸弹和2枚AIM-120空空导弹(只使用内置弹舱)时,最大作战半径可达876千米,要远超采用同等载弹量的AV-8B和F-18C战机。
过去受自身尺寸及舰载机作战性能的限制,中型航母(排水量在3万至6万吨左右,只能搭载少量直升机和短垂或固定翼战机)实际无法发挥航母的全部作战能力,远程火力投送能力和作战半径都十分有限,只能参与低烈度的局部战争。
而F-35B服役后可使中型航母的作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一艘满载排水量4.1万吨级的“黄蜂”号搭载20多架F-35B后已可当作中型航母看待,实际战斗力则相当于大型航母的一半。
而F-35B本身具备的超音速、雷达隐身突防以及网络协同作战能力,也会起到“力量倍增器”的效果,具备更强的隐蔽性和打击突然性。由“F-35B+‘黄蜂’号两栖战舰”组成的战斗组合,对于周边地区各国而言,其“隐性威胁”实际要超过核动力航母战斗群构成的“显性威胁”,这一点更值得人们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