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来,共享单车市场第一梯队企业纷纷宣布涨价。在北京,骑行1小时最高要花4元。对此,很多网友表示:共享单车还不如坐公交车。
如今,继共享单车之后,网约车也开始调价了。7月9日,滴滴宣布,从7月11日起调整北京市的计价规则,主要在高峰期涨价。
昨天是调价第一天,有滴滴师傅表示:夜间更好挣,打算从白班转夜班。但也有人认为,滴滴是在趁火打劫。
滴滴调价后,比出租车更贵了吗?
7月9日,滴滴发布了“北京市滴滴网约车价格调整说明”:北京市自2019年7月11日起调整计价规则。
价格调整说明显示,工作日北京高峰时段起步价、里程费均调整。
根据调价方案,滴滴将北京划分为5大区域,第一区域为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昌平区、门头沟区;第二区域为顺义、通州、大兴、房山区;第三区域为密云、怀柔区;第四区域为延庆区;第五区域为平谷区。
根据《说明》显示,以第一区域快车为例,早高峰时段(6:00-10:00)起步价上涨1元、里程费每公里上涨0.2元,时长费不变;普通时段(10:00-17:00)起步价不变(13元),里程费每公里下调0.15元,时长费每公里下调0.1元;晚高峰时段(17:00-21:00)起步价上涨1元、里程费每公里下调0.1元,时长费不变;夜间到凌晨(21:00-6:00)起步价上涨1元,里程费每公里上涨0.55元,时长费每公里下调0.2元。
昨天是新计价办法实施第一天。这样涨涨跌跌后,滴滴到底是便宜了还是贵了?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以朝阳区同一段距离为7.4公里的路程对滴滴快车进行计价测试。在此次调整价格后,夜间时段是收费最高的,达到33.5元。而由于晚高峰车流集中,虽然在里程费上比早高峰每公里便宜0.3元,但是耗时较长,因此价格相当,均为33左右。而在调价前,该路段高峰时快车价格约为31元左右。但是平峰时段的花费只需要约25元左右,而调价前约为28元。
在早晚高峰时段,到底是选乘网约车便宜还是选乘出租车更便宜?
北京地区的出租车收费标准为3公里内起步价13元,之后按照2.3元/公里计算。当时速低于12公里/小时时,每5分钟早晚高峰期间加收2公里租价(不含空驶费),其他时段加收1公里租价(不含空驶费)。
以北京市主城区早高峰时段5公里距离为例,北京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为13元+4.6元,共计17.6元,假如累计行驶半小时并且出现20分钟的堵车,那么还需加上18.4元的堵车费,累计费用为36元。
在同样情况下,滴滴快车的累计收费为14元+3.6元+16元,共计33.6元。
如此看来,即使在价格调整后,高峰时段滴滴网约车的价格仍然低于出租车。
滴滴司机:滴滴抽成太高了
一位居住在北京市通州区的滴滴网约车司机吴师傅告诉记者:“我还不知道涨价的消息,但是滴滴平台的抽成太高,我现在普通时段都不太愿意接单,更别提早晚高峰了。”
“我感觉应该是接单的司机太少,他们不得已才上调了价格。”吴师傅认为,调价应该对司机影响不大,因为他们收入多了,滴滴的提成也随之增加了。
据吴师傅介绍,以一单只需起步价(目前为13元)的订单为例,他们拿到的费用是9.95元。也就是说,滴滴平台的抽成是3.05元。按此计算,滴滴平台的抽成比例约为23%。
“按这个价格调整来看,以后晚上接单比较划算。”吴师傅调侃道,“但是晚上用滴滴快车的人不多,大家一般都选择出租车了,负面新闻太多,对我们影响挺大的。”
乘客:滴滴是在趁火打劫
滴滴回应:和水果涨价是一个道理
对于涨价的原因,7月10日,滴滴网约车供需策略部技术总监郭飞在滴滴“有问必答”中予以了解释。
乘客:
打车价格经常变,滴滴凭什么说调就调?
高峰期涨价,滴滴是在趁火打劫么?
司机:
油价老涨,夏天还开空调,车费是不是该涨点儿?
合规后换了车和保险,成本高了收入少了怎么办?
郭飞:
和前段时间引发媒体和网友热议的“水果自由”一样,供给减少、极端天气导致了蔬菜水果价格上涨,网友纷纷说吃不起水果。网约车价格受供需状况、当地消费水平、收入水平和能源价格等因素影响,其中,供需状况是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因素。
早晚高峰、极端天气、酷暑严寒时乘客需求更旺盛,而司机意愿、合规政策、安全保障等因素都会影响司机的供给。需求或者供给任意一方改变,都会打破原有平衡。
供需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价格的波动。只有出行需求快速增长,城市持续存在供不应求、运力短缺时,价格才需要上调。但当供需平衡时,随意涨价肯定会降低乘客的打车需求,直接影响司机和平台的收入,这也决定了滴滴并不会随意调高价格。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机采访了滴滴司机与部分用户,均表示涨价并不能从根本缓解北京市民乘车出行的压力。
涨价是盈利的必经之路?
在采访中,有用户认为,滴滴的调价是为了盈利。
有分析认为,虽然目前滴滴仅对北京市网约车价格进行了调整,接下来或将在其他城市跟进价格调整措施。究其原因,滴滴不可能一直亏损下去,而滴滴若想扭亏为盈,涨价是一条必经之路。
据2018年滴滴发布的移动出行大数据显示,滴滴拥有超过4.5亿用户,在中国400多个城市开展服务,每天的订单量高达2500万,相当于全球其他市场所有移动出行订单总量的2倍。然而,即使拥有如此大的体量,滴滴仍未实现盈利。滴滴网约车执行总裁陈熙曾表示,滴滴正着手提高经营效率探索更高效的业务模式。
不过,两起恶性事件之后,滴滴顺风车停摆至今,对还没有盈利的滴滴更是雪上加霜。对滴滴来说,顺风车重要性不言而喻。7月2日,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就说到:“我跟大家一样,其实还是对这个产品(顺风车)本身非常有执念的。因为顺风车是一个环保且解决核心刚需的产品,同时拥有很强的技术属性,但这一产品本身也有不言而喻的痛点。”
一方面,顺风车上线还没有时间表,滴滴的估值缩水40亿美元;另一方面,滴滴还面对其他对手的“围攻”。
2018年,主机厂进军网约车几乎成为一种风潮,吉利、一汽、宝马、长城、众泰、戴姆勒、上汽纷纷布局网约车,吉利的“曹操专车”、上汽的“享道出行”相继进入网约车市场。2019年6月18日,广汽集团宣布移动出行项目“如祺出行”正式上线,这意味着网约车市场又多了一位“抢食者”。
不仅如此,阿里、腾讯、美团等互联网企业也在加码布局网约车。如,美团推出了美团打车业务、阿里牵手哈啰出行、高德上线高德顺风车业务等。网约车市场,鏖战正酣,这也给滴滴这样的头部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压力。
但是,在两起恶性事件之后,滴滴却不敢再激进了。对过去一年来发生的事情,柳青说,安全概念的觉醒构成网约车行业在过去一段时间行业的最大变化。
记者 |裴健如 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