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名城甘肃敦煌天气晴好,景色如画。
黄金周国内游收入5836亿元
推动消费升级未来将有更多“政策组合拳”出台
8天“超级假日”圆满结束,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10月8日综合测算,本次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按可比口径前7天与2017年同比计算,分别增长11.9%和13.9%。另据商务部监测,10月1日至8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5万亿元,日均销售额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10.3%。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以“旅游+”融合发展方式打造的旅游小镇、旅游度假区、旅游综合体、特色旅游产品等成为假日亮点。业内人士指出,“超级假日”旅游和消费火爆的情形反映出,休闲消费正成为我国消费升级的新动力。
“火力齐发”国内游出境游双增长
国家旅游局表示,假日期间,大众旅游需求旺盛,各地旅游接待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较去年同期均有增长。一方面热点省份、热点城市旅游持续火爆。比如辽宁省共接待游客4544万人次,同比增长9.3%;实现旅游收入259.44亿元,同比增长9.7%。另一方面,新兴旅游目的地和地区快速增长。内蒙古自治区共接待游客1062.18万人次,同比增长24.49%;实现旅游收入83.33亿元,同比增长38.3%。
长达8天的“超级假日”让旅游市场迎来集中出游潮。国内游方面,据携程发布的《2017“十一”周边游报告》显示,“十一”期间,周边游出行量同比暴增100%,从10月3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7日,都是周边游的高峰期。
蚂蜂窝联合今日头条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游客对境内游的关注度大幅上涨,与去年相比,涨幅高达101%。相比之下,中国对出境游的关注虽然也增长,但相对更为理性,涨幅为55.7%。蚂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分析称:“中国人的境内游越来越重视"到另一座城市体验另一种生活",正在经历从单纯"旅游"到"度假"常态化的升级,这是境内旅游市场日渐成熟的表现。”
出境游方面,国家旅游局表示,出境旅游市场基本保持稳定,团队游客比例持续下降,自助游客比例持续上升,短线游比例下降,长线游比例上升,部分游客利用带薪年休假拼假出行,越来越多的出境游客不再热衷于“买买买”的购物游,而是追求深度体验。国家旅游局出境团队游系统及网络大数据显示,预计假日期间出境游客数将超过600万人次,其中团队游客64.19万人次。
驴妈妈旅游网大数据显示,泰国、中国香港、越南、中国澳门、菲律宾、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柬埔寨、澳大利亚成为出境游十大热门目的地。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带动下,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等小众的东欧国家旅游热度也在不断攀升,纷纷上榜今年国庆期间出境游增速最快目的地。
丰富多元主题游产品被催热
除了出游人数和收入规模的大幅增长外,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的旅游消费结构和趋势更值得关注。国家旅游局表示,红色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主题活动丰富多元,以“旅游+”融合发展方式打造的旅游小镇、旅游度假区、旅游综合体、特色旅游产品等成为假日亮点。
据同程旅游发布的《2017“十一”黄金周居民旅游消费盘点》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品质游、深度游和休闲游已成为长假期间居民出境游、国内游的共同趋势,各类主题游产品逐渐成为黄金周旅游消费“主角”,丰富多样的休闲度假需求占比大幅攀升则成为居民长假周边游的新消费趋势。
旅游消费升级大趋势在旅游人均消费中得到体现。同程旅游数据显示,国庆黄金周期间,国内居民用于购买出境游产品的人均支出突破了5000元/人。全国主要的二、三线城市的出境游人均支出增幅远高于一线城市,已成为黄金周出境游市场新的增长动力。人均支出的持续攀升表明人们对于高品质旅游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长。
消费新趋势的另一大表现则是深度游。据同程旅游与腾讯联合发布的黄金周旅游大数据显示,出境游消费者的关注热点正逐渐从热门景点和知名购物中心向一些相对小众的景点和当地购物消费场所转移。“像当地人一样休闲消费”正在成为国内居民出境游的大趋势。
此外,各地全域旅游建设对于黄金周旅游消费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自驾游、海滨游、高铁游、民俗游、红色旅游等主题游需求旺盛,对当地旅游消费带动作用明显。以民俗游为例,张家界、苏州、杭州、新疆等地的民俗文化表演深受各地游客欢迎,相关旅游景点在同程旅游平台的预订情况异常火爆。
“民俗文化游是最需要全域发展、全域规划的细分市场,周庄、同里、乌镇、西湖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典型”,同程旅游创始人吴剑告诉记者。
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在出游过程中,消费者不仅希望玩的尽兴,而且还在住宿等方面追求品质和个性化。携程大数据显示,周边出行的消费者中,入住高星级酒店的占比近九成。
消费升级“政策组合拳”将出台
据商务部监测,10月1日至8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5万亿元,日均销售额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10.3%。总体来看,今年“十一”黄金周,国庆、中秋“双节”相逢,形成8天“超长”假期,全国节日市场销售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新兴消费亮点纷呈、传统消费提质升级,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渐成消费新时尚,供给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绿色共享、移动支付进一步拓展了消费增长新空间,消费供需结构升级有力增强了城乡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业内人士指出,“超级假日”旅游和消费火爆的情形可以反映出,休闲消费正成为我国消费升级的新动力。
受到休闲旅游等新型消费的带动,我国消费增长一直保持比较强劲的势头。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2年的21.4万亿元增长至33.2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51.8%提高到64.6%,连续三年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减弱,对内需的依赖增强。大量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逐渐释放效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
记者还了解到,消费政策层面,下一步,在提升消费品品质,改善消费环境,扶持新消费,以及引导境外消费回流等方面,相关部门将打出系列政策组合拳,着重从供给侧发力,拓展消费新空间,其中就包括研究优化进口审批手续、增设进境免税店等支持品牌消费发展的“政策组合拳”。
服务消费和中高端消费也将获得政策层面的重点扶持。记者从商务部等部门获悉,顺应消费结构升级和需求变化趋势,着力扩大中高端产品消费,满足迅速增长的新兴服务消费需求,成为今年释放国内消费潜力的关键。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具体到服务消费方面,应该更多从简政放权、扩大准入的角度,完善公共服务促进消费增长,补上制度建设的缺位。此外,还可以共享的发展理念整合全社会的资本,例如对于旅游业等领域已有的厂房等配套资源,就可以循环共享,避免造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