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调查:莱西小学教师服毒自杀暴露心理干预缺失

来源:-- 2013-12-23 17:57:37 字号:TT

    青岛新闻网12月24日讯  19日,网友庚某在本网爆料《老师自杀》,莱西市李权庄镇中心小学53岁教师丛某体罚学生后,由于不堪忍受学生家长提出的赔偿要求,服毒自杀。

 爆料人庚某表示,莱西市李权庄镇中心小学老师丛某动手打男学生,导致学生耳膜破裂。学生家长随后提出向丛某索赔15万元的要求。教师丛某与学生家长未达成索赔协议后,于12月16日服毒自杀。发帖后,引起网友广泛关注,他们纷纷留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莱西老师服毒自杀,您最倾向于哪种意见:

A 老师心理素质太差,教育部门应加强教师的心理辅导

B 老师责任心越大,风险就越大,还是少操点心吧

C 教育体制问题。偏远地区小学未取消排位制,给老师带来很大压力

D 自己的孩子可以打,别人的孩子不能动,老师尽到责任就好

    虽然网友的意见不尽一致,但是却对自杀教师表示了同情。很多网友表示,教师压力很大,是弱势群体。广州天河区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近半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影响。31.51%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2.3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感到压力大,嫉妒情绪、焦虑情绪的出现也比较高。

    专家表示,教师工作是一项巨大的精神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能够处理好各种角色冲突, 正确地对待压力与挫折, 把握好情绪的阀门, 不断地进行性格的自我完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压抑和控制自己的负面和消极情绪。然而,与之相匹配的疏导渠道严重缺失,导致意外的发生。近年来,教师自杀事件频发:2012年2月,浙江大学副教授韦亚平在浙江省舟山市住建委挂职期间跳楼自杀。2012年3月,39岁的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廷炳在校园内坠楼身亡;2013年2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江西师范大学哲学教授郑晓江在自己的住宅小区内坠楼自杀身亡;2013年4月1日,中山大学法学院37岁的副教授谷德近在家里跳楼自杀。

    教师压力山大,山高地起伏,绵延不绝:教学备课的压力、角色职责的压力、安全责任的压力、教育改革的压力、学历职称的压力、检查评比的压力、同行竞争的压力……为学生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措施越来越多。然而,教师减负同样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有人说,教师职业是个良心活。明知道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有时候却硬着头皮赚那个讨厌。网友“好心人”回帖说:看到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就要批评就要劝,但是学生和家长反而不领情。《工人日报》发布的《谁为教师的心理健康“埋单”?》中表示:有教师戏称自己的工作是“如履薄冰”。其实,一点都不为过,只要教师在工作中稍出现点失误,就会引起学生家长的强烈不满,动不动因为孩子的一点小事,将学校或教师诉诸公堂,甚至直接对教师进行人身攻击。学生家长的刻薄和非难,目前已经成为部分教师的一大心理压力。

    还有很多网友表示,老师的职责应点到为止,主要体现在:成绩不好、难管理的学生可放任自流,教育孩子品行的主要责任在家庭而不在学校。老师真的需要这样缓解压力吗?有则报道发人深省:有位青岛优秀教师,在近20年的教学生涯中,一贯对学生呵护有加,颇受学生、家长爱戴。然而有一天却因一学生上课时过于调皮、捣乱而勃然大怒,情绪失控,对学生造成了身体和精神伤害。为此,学校开除了那位教师。在被开除之后,反而觉得心里轻松了许多,“我心里可以解脱了,不用再承受社会给予我那么大的重压了。”

    回避并不能解决问题。长期以来,老师头顶的帽子太大,“人类灵魂工程师”、“身为世范,为人师表”。教师似乎超脱了“人”的范畴。对教师提出苛刻要求的同时,却未有足够的理解与关心。专家建议,学校应开展员工心理援助计划。为高校教师搭建心理干预平台,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设置心理热线,提供专业干预,同时,组织教师沙龙和活动,加强人文关怀,以有效降低自杀事件的发生。 (本网记者)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