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9时,市北区洛阳路34号片区危旧房改造开始签协议,在这片筒子楼住了三四十年的老居民争先恐后到房屋征收办公室签订征收补偿协议。据介绍,洛阳路34号片区危旧房改造共涉及居民788户,由于原住户居住密度大,改造后几乎没有盈利空间,多家房地产公司现场考察后都放弃接盘。本次改造由政府部门投入5.5亿元补偿资金,帮助这些老筒子楼居民住新房。
签协议居民排长队
上午9时,记者来到
投资5.5亿让居民住新楼
据介绍,本次启动的洛阳路34号危旧房片区为洛阳路34号2-6号楼和1-554户范围内的居民房,共涉及居民788户。其中有筒子楼24栋、平房45处和1栋多层居民楼。该片区的老房原先是国棉五厂职工宿舍,最早的筒子楼建于1952年,即便最 “年轻”的筒子楼也是1959年建成,期间还在周边建设了许多砖瓦平房。由于居民居住密集,曾经有3家房地产开发商前来考察,都认为没有利润空间而放弃接盘。本次改造由政府投资5.5亿元补贴,让这些筒子楼居民早日解困。
再交3万换成大房子
“这片老楼居民每户的面积很小,平均在20平方米左右,最小的只有17平方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地建设的安置房面积从60平方米到95平方米,根据居民原有住房划档安置。本次征收范围内的住宅房屋基准价格每平方米为9150元。按照现有房屋征收办法,建筑面积为17平方米的拆迁居民,只要再交3万元左右,就能住上60平方米的新楼房。新建小区预计2015年就能交房,每栋楼顶都规划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
老居民盼望住新房
记者在洛阳路34号片区看到,这片老楼由于年久失修,墙皮已经全都酥了,露出的砖缝用手一抠就往下掉灰渣。楼体之间地面没有硬化,满地污水使地面非常泥泞。
59岁的刘女士家只有19.8平方米,之前曾经住了老少4口,孩子结婚后搬出去了,她和老伴还一直住在这里。为能在狭小的房间中多安置一张床,她用木板在进门的过道隔出一间不到3平方米的“小房”,搭上木板当做一间卧室,木板上抠出一个洞算是窗户。“楼上17户居民共用1个卫生间,等住上新房就不用排队上厕所了。”刘女士说,她已经在外面租了房子,随时准备交房。(记者 赵健鹏 通讯员 王校先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