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网上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首批远洋船员如今已成船长 走遍全球(图)

来源:青岛晚报-- 2013-05-22 14:58:21 字号:TT

    从20年前的远洋渔船加工员,到岛城渔业尽人皆知的船长,刘新文个人梦想的实现也是岛城远洋渔业的一个缩影。 1993年,刘新文随青岛第一艘远洋深海捕捞船“泰平号”出海。经过二十多个年头,当时船上的一名小小加工员,已摇身成为岛城渔业界大名鼎鼎的船长。他曾经工作过的远洋渔船也从“泰平号”“泰盛号”“泰和号”,变成现在7000多吨位的“SHERIFF”。

    年少气盛

    渔家少年有个“出海梦”

    刘新文是土生土长的崂山人,从小,他就立下志向“要当船老大。 ”“我家有船,打小就喜欢在海上的那种感觉,所以就想去航海。 ”回忆着走入远洋捕捞业的初衷,刘新文言语中流露着对海洋的热爱。

    “我1988年在当时的青岛渔业公司就职。工作两年后,又到了公司成立的职工海洋技校培训,学习渔船航海。 ”刘新文说,1993年,时年26岁的他从学校毕业。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出海梦”,刘新文选择到远洋船上做加工员,“这是远洋渔船上等级最低的职位。 ”就这样,刘新文满怀着“船老大”的梦想踏上“泰平号”,开启了自己的“远洋生涯”。

    初出茅庐

    小加工员冰水里挑鱼刺

    1993年6月11日,这是刘新文第一次随远洋船出海的日子。那天,刘新文刚结婚11天。加工员的工作并不好做,比刘新文想象中要辛苦得多。 “泰平号”首航来到了奥克斯托海峡,捕捞狭鳕鱼。

    “狭鳕鱼是比较名贵的鳕鱼,捕捞上来要精加工,做成鳕鱼排或鳕鱼片。”刘新文说,精加工对鱼刺的处理要求十分严苛,挑鱼刺便成了加工员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刘新文回忆说,为了用双手感受鱼刺位置加工员双手不能戴保护工具,“当时,我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船上工作,打捞上来的鱼,一离开水面就结冰了。 ”被冻得麻木的双手触觉不灵敏,依然得一点点寻找鱼刺,进行加工。工作如此辛苦,刘新文曾几次想要放弃,但想想自己的“船老大”梦,刘新文咬牙坚持了下来。一年后,刘新文由加工员升级为水手。 2000年以后,挑鱼刺的工作已经可以由机器完成,“现在的渔船加工员不会像我当年那么辛苦了。”

    走遍全球

    从白令海捞到南太平洋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远洋捕捞产业就已经开始起步。“当时国内有5大远洋捕捞公司,分别是上海、大连、烟台、舟山和青岛。 ”刘新文说,他进入的青岛渔业公司是其中实力很强的一家。 20年来,刘新文的个人发展从侧面反映了岛城远洋渔业的情况。

    “1993年到1998年,我跟着‘泰平号’和‘泰盛号’在奥克斯托海峡捕捞狭鳕鱼,后来随‘泰和号’到白令海峡一带作业。 2000年,转到南太平洋捕捞竹荚鱼。 ”刘新文说,2002年,他升任为船长,仅这一年,他就在公海捕捞了16000吨海鲜,这成了他远洋捕捞事业中捕捞量最多的一年。“现在一年捞不了这么多了,平均一年也就捞一万吨左右。 ”刘新文说,远洋捕捞虽然辛苦,但也有别人难享受到的“福利”,“到公海捕捞中途要到国外港口停靠半个多月维修船只,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找个导游,到当地好好游玩一番。”从俄罗斯、加拿大、新西兰,到斐济、韩国,20年间,刘新文跟随渔船到过20多个国家,“对我们来说,去外国旅游只是工作带来的一种便利。 ”

    通信巨变

    从写信回家到QQ联络

    “现在,远洋船上都装了吸鱼泵这一设备,可以直接将海水和鱼群‘吸’到鱼槽中,直接进行冷冻、分类、称重、装盘,特别省力。”刘新文说,今年元旦,他结束了一次长达21个月的远洋捕捞,回到青岛。将近两年的海上航行,最难克服的便是思乡之情。“上世纪90年代,海上通信只能靠卫星A站,打一分钟电话要花6美元到8美元,而且只有高级船员才有资格打电话,普通船员也打不起。”刘新文调侃道,当时,写信是最流行的通讯方式,“但是,由于出海时间的不确定性,有时候,我都回家了,信还没有回来。 ”

    现在,远洋渔船通讯设备不断更新。原始的卫星A站已被海事卫星取代。其中,F站主要负责电话通讯,一分钟只需要0.6美元到0.8美元。而且,船上早已可以上网,原始的写信联系被便捷的QQ、邮箱所取代。(记者 赵伟 实习生 徐千涵)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