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10岁小灵通一朝退市难 青岛仍有10万用户(图)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2013-05-27 12:35:41 字号:TT

历经10年风雨,青岛小灵通即将作别市场。 高忠业 摄

    一则短信引发的焦虑

    小灵通退市具体有什么政策?什么时间退市?用户预存的话费能否继续使用?另外还有联通如何解决现在部分城区通话质量差的问题?小灵通用户的这些疑问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答案。

    今年以来,“小灵通要正式退市”的消息又一次在青岛小灵通用户间流传,并以5月17日的一则联通群发的短信而成为热点:“受国家政策影响,原小灵通设备和终端产业链萎缩,设备生产商不再提供备件和后续续保服务,设备故障无法修复。请您尽快到联通营业厅办理小灵通升级转网业务,你的小灵通号码可以继续保留使用,多款套餐供你选择。详询10010。”

    其实,这并不是青岛市场上第一次传出小灵通要退市的消息。在2008年电信重组方案确定后,小灵通的走向就颇引人关注,特别是小灵通用户,不知道未来的发展会怎么样。

    为了给青岛100余万小灵通用户吃个定心丸,当时的青岛网通以及重组后的青岛联通多次召开媒体通气会,直言电信重组不会影响用户使用小灵通业务,他们还会继续加大对小灵通的建设。只不过,到了2009年2月,当时青岛联通的负责人口气有所转变,一再向记者强调:青岛联通没有接到上级部门的任何有关小灵通退网的通知,仍将一如继往地做好小灵通服务工作。

    但是在联通营业厅以及代理商处,小灵通卖场逐渐边缘化,特别是在社会化程度更高的代理商处,小灵通终端逐渐消失,转而经营日益兴起的3G智能手机。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年半后,即2010年国庆节前,青岛联通在全市营业厅推出小灵通升级活动,不用换号,小灵通用户即可以预存话费使用2G手机及通信业务,从而使得小灵通退市更加明朗化。

    不过,直到传言中的小灵通退市最后期限,即2011年12月31日,青岛用户仍能使用小灵通的语音、短信等业务。但是,也就是从那时起青岛联通不再发展小灵通新入网用户,相关促销活动也逐渐减少,直至取消。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今年的电信日前后,青岛联通群发了有关小灵通转网升级的短信。而在此期间小灵通信号逐渐变差,特别是在郊区、崂山主城区等,用小灵通已基本接不起来电话,或接起电话而听不到对方声音,小灵通成为一种摆设。

    针对青岛联通新群发的短信,小灵通用户有不少疑问目前还得不到答案,譬如,小灵通退市具体有什么政策?什么时间退市?用户预存的话费能否继续使用?另外还有联通如何解决现在部分城区通话质量差的问题?

    5月17日当天,记者以用户的名义咨询了青岛联通海尔路营业厅客服人员,他们直言自己也不清楚,现在还没有接到这方面的政策,可能会在7月份明确下来。而在该营业厅,记者始终无法找到有关小灵通的蛛丝马迹。

    单向收费、每分钟低于一毛的市话费等等,让更多的市民亲身体验到准移动通信带来的便利,也把青岛移动通信市场带入价格战的围追堵截中。

    从2004年年初开始,呼吁多年的本地手机单向收费在青岛实现,手机漫游费、手机长途费以及上网费等费用逐年下降,手机用户数量持续上升。其中在2006年一年青岛就新增手机用户187万户,总用户数达到520万户,小灵通的鲶鱼效应激活了整个通讯市场。

    当时的青岛通信公司继在2003年3月在市内四区开通小灵通服务后,两个月后郊区县市也全部开通服务,4个月后青岛小灵通用户就达到12万户,成为青岛通信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不仅仅是运营商,设备生产商和终端生产商也从中获益匪浅。

    在青岛朗讯,提起1999年切入小灵通设备和终端市场,该公司有关人士至今都觉得这是青岛朗讯打的一个大胜仗。

    作为一家青岛公司,青岛朗讯利用新研发的小灵通室内分布技术,有效解决了写字楼、商务酒店、电梯间、地下室等室内的信号覆盖问题,由此获得了小灵通设备的大订单。

    从1999年获得全国十省市的小灵通供货订单起,青岛朗讯经过短短几年努力,与UT斯达康、中兴通讯一起,成为国内小灵通设备和终端的三大设备和终端产品供应商。与此同时,在小灵通设备业绩的带动下,青岛朗讯产值一路飙升,成为当时全球朗讯业绩中的佼佼者。

    和青岛朗讯一样,小灵通在国内市场的遍地开花,带动了华为、中国普天、英华达等一批国企涉足这一生产领域,而诺基亚、三星等洋品牌由于各种原因则错失了这一市场。最为明显的是,在2003年3月青岛小灵通放号当天,就有青岛朗讯、UT斯达康、中国普天等小灵通生产企业的12款产品同时亮相,当时的售价从500元到2000元不等。到了2003年年底,国内20余家小灵通终端生产商全部进入青岛市场,推出了近100款高中低端产品。“那时真是小灵通的黄金时代。”提起小灵通带来的机遇,首批成为其代理商的王林说,当时在台东邮电局附近,小灵通销售点一个挨着一个,日子十分红火。

    可以说,在彼时通讯市场上,小灵通以其差异化优势切入,不仅找到了自身的发展空间,而且营造了一个丰富的小灵通产业链。

    不得不说的身后事

    游走于政策边缘的小灵通时刻面临着退市的风险。即在青岛小灵通放号的当月,时任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明确表示,从政府的角度来讲,不鼓励发展小灵通,但是政府也不会干涉运营商的经营。

    吴基传认为,从技术来讲,小灵通只适合于小区域,大面积的漫游并不合算。他说,尽管小灵通有了技术进步,比如能够收发短消息等,但总的来说,小灵通不是发展方向,政府并不鼓励发展。

    电信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是坚定的小灵通反对者。他认为,小灵通基站覆盖面积小、用户容量小,因而其用户使用量大时,就会出现通道堵塞而影响通话的情况,所以小灵通不适合大规模、大范围的应用。他坦言,运营商之所以对小灵通情有独衷,意在谋求再次获准经营利润更高的移动业务。

    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不足,两者的博弈从1998年小灵通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持续,但是直到2008年电信重组完成时,小灵通还是因为市场的强大需求仍在国内市场跑马圈地,为运营商带来滚滚财源。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电信重组,如果小灵通运营商没有获得移动牌照,小灵通还会继续为运营商贡献着利润。

    电信获得CDMA牌照,新联通获得GSM牌照,这一南一北两大小灵通运营商为避免出现GSM业务和小灵通业务左右互搏的局面,只得壮士断臂,砍掉被业内专家称之为“技术落后”的小灵通。

    小灵通退市,早在2008年电信重组时,就成为运营商的一块心病。不过,电信重组以及随之进行的3G建设和运营,牵址了电信运营商的大部分精力,而小灵通的命运却浮浮沉沉,一直到5年后的今天,仍没有彻底解决掉。

    设备无法更新、终端产品萎缩、故障无法修复、服务差,在这种背景下,青岛小灵通用户已从高峰时的100余万用户,骤减到眼下的10余万用户。这10余万用户是去是留,当事方都在等待着。

    如何妥善解决小灵通退市问题,可能逐渐演化成一个重要的问题。放眼全国,对于现有小灵通用户的安置问题,电信运营商都费尽心思,打出人性牌。以武汉为例,早在2010年1月,武汉小灵通用户就可以用小灵通免费换得新的天翼手机。升级后的3G手机是一机双号,不但有“天翼”3G号,而且原小灵通号免费转移到3G手机,其电话、短信以及剩余话费也自动转移到3G手机上。用户不增加任何负担就享受到3G服务。“我们是小灵通的老用户,至少都用了七八年了,只希望联通能早日出台合理的转网政策,使我们能继续使用他们提供的服务。”一位小灵通老用户说,不然,他们迟早将投入其他电信运营商的怀抱。

    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仍有上千万小灵通用户,如何妥善解决小灵通退市问题,可能逐渐演化成一个重要问题。 (记者 高忠业)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