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青岛是一座凡人善举层出不穷的爱心之城,近年来 “微尘”、“红飘带”等城市文明品牌叫响全国,随处可见的“小红帽”、“小蓝帽”、“红飘带”等公益组织,每天活跃在社会服务的一线,坚守在创城迎检的基层,服务在促进家园和谐的最前沿。他们用自己的辛苦为整座城市带来了一抹亮丽,而社区里座无虚席的“道德讲堂”给这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更深的积淀。
志愿者已成城市名片
84岁的李雄飞老人,30多年来不图回报地为岛城各地免费输送自己精心培育多年的各种小树苗,精心守护岛城的绿色家园,邻里都尊称他为“夕阳天使”。身患癌症的“好大姐”周珍香,在自己家中办起了“周大姐调解室”,专门调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每到创城迎检时节,她还主动和一些老党员当起了志愿者,白天执勤,晚上入户做调查。青岛同安路小学原校长王新华,抛下幼子主动支教贵州边远地区,不分白天黑夜为同安路小学引进海洋特色教育编写教研方案,身患肺癌仍不离开她挚爱的教育事业,直至病倒在岗位上,用年仅40岁的青春凝结成一缕圣洁的师魂,书写出无私奉献的人生。
目前,我市已有志愿服务队伍11758支,45.2万名注册志愿者、占城区常住人口的10%,设立社区志愿者服务站1065个。近年来,岛城各界凡人善举层出不穷,“微尘”、“红飘带”等城市文明品牌叫响全国,其中16人当选全国、全省道德模范,29人荣登 “中国好人榜”,27人被评为“山东好人”,涌现出240位道德模范以及数量众多的爱心群体和个人,整个岛城享有良好志愿服务形象和口碑。据统计,我市自1995年探索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至今已近20年,特别是成功组织奥帆赛、十一运、文明城市创建等重大志愿服务活动,为青岛城市形象增添了无限光彩,志愿者的微笑已成为 “青岛最美的城市名片”。
“道德讲堂”座无虚席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辽宁路街道的 “道德讲堂”里,悬挂的经典道德名句、道德模范事迹、古香古色的设计风格,都让人感觉一股孔孟礼仪之风扑面而来。辽宁街街道办事处投资10余万元打造了市北区首个市级“道德讲堂”示范点,设置了道德宣讲、道德论坛、才艺展示、图书阅览、电子阅览等功能区域,意在以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感染人。74岁的李钊英是登北社区的居民,她和老姐妹们几乎每周都参加“道德讲堂”的宣讲,每次都认真做笔记。提起“道德讲堂”,辽宁路街道的居民们无人不知,每周四“党员道德讲堂”,每周五“居民道德讲堂”,每周六“未成年人道德讲堂”……许多居民都把“课程表”背得滚瓜烂熟,讲堂内常常是座无虚席。
据悉,今年全市深入推进“道德讲堂”建设,组织开展全市道德讲堂建设现场观摩活动,编辑出版《道德大讲堂》学习读本,指导市内三区及民政、工商、旅游、法院等部门,策划道德讲堂生活化、个性化建设试点方案10余个,推出金婚庆典、毕业礼、成长礼、母亲节和端午节等专场讲堂活动,拓展了讲堂功能,扩大了讲堂效应。在全国文明办主任培训班上,我市连续三期作为唯一城市代表,就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活动作经验交流。
乡村文明同样精彩
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全市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深化“乡村文明行动”,改善农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制定下发《关于做好深化“乡村文明行动”工作的意见》,扎实推进“百镇千村”工程建设,完成胶州三里河街道管理村、刘家村,黄岛区张家楼镇大泥沟头村等3个省级 “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建设,新打造8个省级文化特色示范镇、20个省级示范村,数量居全省之首。新培育12个市级示范镇、90个市级示范村。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农村‘文明家园杯’地方戏展演”主题活动,打造形成一批省、市级“乡村文明家园”的文体小广场、小舞台、休闲文化长廊,进一步丰富农村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我市分别在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现场推进会和“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建设工作调度会上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