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信、装进信封、贴好邮票、投进邮筒——这种与远方亲友沟通的方式,一转眼,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如今,在电子邮件、电话、短信、QQ、微信、视频聊天等科技手段的“围剿”中,曾经承载着厚重情感的信件和邮筒,似乎已经慢慢淡出了青岛人的视线。
8月27日下午,84岁的曹大爷来到广西路邮电支局,手里捏着一封厚重的信件来到柜台前买邮票,信封里装着的是亲戚夏天来青岛游玩的照片,他要把信寄到江苏邳州。曹大爷细心地贴上了两张1.2元的邮票,胶水涂了一遍又一遍,“现在写信的人少了,也就是我们老年人还时不时写两封”,说完将信投入了邮局门前的邮筒中,走时还似乎不放心地回头又看了看。
广西路邮电支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写信的主要是老年人,年轻人一般都是来寄明信片的,最多的时候一天收到几十封信,这还是沾了邮筒在邮局门前的“光”,因为周围的市民担心自己楼下的邮筒收信不及时,直接送到邮局。而那些孤零零守在路边的邮筒则是常年“饥肠辘辘”,“附近沿街的邮筒,平均下来每天也就一两封信,而二十年前,邮局收信时都必须用麻袋来装”。
记者在广西路、太平路、江苏路、沂水路、莱芜一路等几条路上,都见到了旧的绿色邮筒依然设置在路边,虽然“藏”在树下或公交站牌后,但都干净整洁。在记者观察的这几天里,没有见到有市民往邮筒里寄信,路过的市民表示,自己现在不写信,平时也极少注意到街头还有邮筒。
太平路附近某酒店停车场的工作人员指着身边的邮筒说,他天天都在这里工作,很少见到有人来投递信件,倒是每天上午有邮局的 “邮差”来开箱,可里面有时是树叶、废纸之类的垃圾,很少见到信。
记者从市邮政局了解到,根据2010年上半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分布在全市城乡的630个邮筒平均每天每个收不到三封信,而这些绿色邮政信筒的设计容量多为1000封。
这些已经被人们淡忘的邮筒是否会“下岗”?答案是:暂时不会。
“城市邮筒曾是为市民提供便利的邮政工具,承担着为社会服务的职责”,市邮政局党群工作办公室季先生告诉记者,哪怕再不起眼的一个邮筒,其设立都不能马虎,要充分考虑区域分布、人口密度、服务半径等诸多因素,并将邮筒1-2公里服务半径的行业标准与人口密度等具体情况相结合,经过一系列科学的规划,邮筒才能出现在街头“站岗”。有些老城区的邮筒虽然平时取信量不多,但逢年过节等特殊日子还是会“爆满”,“对邮政局来说,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便民服务,虽然我们的邮筒每年维护开支不小,但它们确实能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方便,所以还必须让邮筒继续尽忠职守,在路上站好自己的岗。”
邮筒赋闲的同时,邮局的业务量却在上升。
“银行的账单、税务部门的完税单、话费对账单、保险公司信件等占了投递信件的大部分”,市邮政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今年上半年的取信量中,绝大部分是商业或公务信函,“虽然家信的数量在下降,但是这几年商务信件却是大量增加。”
只是这些由银行、税务等企事业单位大批量寄送的信函,通常会选择直接到邮局柜台办理称重和寄送手续,或由市邮政局函件局专程上门服务,因此,公函、商务函的增长也不会让寂寞街头的老邮筒“焕发青春”。
虽不写信,却怀念等信的幸福
市民寄信的次数已经变少,但文具店中,总还有一排货架是属于信纸与信封的“领地”。在这里,能见到各式各样精致用心的信纸与信封,有的印上了典雅清新的背景,也有的被制成细微颗粒感的牛皮纸、复古纸。
家住市北区延安三路的王女士就是这些精致信纸信封们的“熟客”。虽然近些年已很少写信,不过她还是喜欢不时地逛逛这些货架,“看看这些漂亮的信纸,我总能回味起过去写信的时光”。王女士放不下写信的感觉,总觉得在键盘上敲出来的方块儿字很生硬,而信纸上一笔一画由心到手流淌出的文字所蕴含的情感更为珍贵,“回忆中写信的感觉,好像比现在电话、短信和网络沟通要美好很多”。
信纸上或娟秀或刚劲的字体,承载的是写信人酸甜苦辣的心情、生活与情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等待远方回信时的焦急,以及拿一把小裁刀拆信时的小心翼翼与期盼。
“当时最开心的就是传达室贴出我的名字,那意味着我有信来了。”三十年前在青岛肥皂厂工作的薛师傅还是个刚毕业的学生,当时工厂离市里较远,电话也还没有在家庭普及,住在职工宿舍的他靠着写信与同学和朋友唠唠家常、说说近况,“我每周就将信投到马路对面的邮筒里,并等待他们的回信,现在想来真是一种幸福”。
国外邮筒多下岗
近些年来,全球传统邮政业务萎缩,各国邮政局都面临着不小的财政压力,它们一边进行裁员以缩减成本,一边进行改革探索以增强盈利能力。
作为全球邮政的 “巨无霸”,美国邮政的日均邮件投递量占全球40%,但它依然还是在2012财年亏损159亿美元。为此,美国邮政采取裁员、减撤邮筒、提高邮价等措施,还提出暂停周六投递业务和自行决定员工医疗福利支出等计划,但见效甚微。2012年美国邮政署署长帕特里克·唐纳霍表示,邮政署考虑在2015年之前削减22万个全职工作岗位并关闭300家邮件处理中心。而法国邮政则在2010年裁员11700名员工,2011年裁员10000人。
穷则思变。瑞典和丹麦政府在2008年将两国邮政部门合并,以整合资源、对抗竞争。比利时、德国、瑞士等欧洲许多国家的邮政,早已开始向客户提供数字邮政业务,比如瑞士邮政,就能够将客户的信件扫描成电子版,并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寄出。通过长达20年的探索和发展,欧洲许多国家的数字化邮政模式已经盈利。近些年,更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邮政加入到电子化业务的队伍中,美国、新西兰、法国、意大利、挪威、以色列等国邮政都开始涉及电子身份认证、认证支付、电子商函、电子政务及个人通信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