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新闻专题> 综合类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中外专家纵论演艺市场:不降票价很难拉来观众

来源:大众日报-- 2013-10-21 08:12:44 字号:TT

    如何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目前,正在进行的十艺节文华奖剧目演出,激发了全省观众购票进剧场的热情,也对十艺节后的演艺市场提出了考验。

    在日前举行的十艺节剧院建设与综合运营高峰论坛上,美国百老汇亚洲公司总裁Marc Routh表示,“千万不能以为建好一个剧院后,有演出团队进入就好,一定要让观众从多角度慢慢地认识剧院的特色,这才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演艺市场“要素”不完善

    对于当前的演出市场,上海大剧院院长张哲认为,“现在的演艺市场有两大问题非常严重,一个是市场不公平,一个是市场要素不完善,造成演艺市场畸形发展。”

    张哲指出,目前国内剧目的制作费用过高。“去年,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与外国编导团队合作创作了一部现代芭蕾舞剧《简爱》,总共花费了50万人民币,如果请国内的编导团队可能花500万元都不够。”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张哲认为,演艺行业的发展政策不明确、剧目发展靠政府是造成市场失序的主要原因。“我们的人才市场、资金市场、租赁市场都是畸形发展,许多国外演艺团队来中国演出,希望可以在国内租一些灯光省去运费,但租了以后发现在中国租灯光要比从他们本国运过来价格高三到五倍,这都是市场不完善的体现。”

    张哲说,上海大剧院制作节目跟其他大剧院不同,“我们采取的是中外联合制作的方式,因为国内制作费高,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另外,通过这样的联合制作,我们也可以把上海大剧院的节目和品牌输出到国外,扩大国际影响。”

    观众进剧院需要“培养”

    在论坛上,有关专家表示,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剧院,剧院应不定期举办一些学术交流、剧目创作交流、团体聚会等活动。

    张哲表示,中国观众现在没有进剧院的习惯。“我们应把一些戏剧课程加入到基础教育中去,组织学生到剧院看戏,慢慢把中国人进剧院看戏的文化消费习惯培养起来。”

    此外,张哲认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包括制定合理的演出票价。近些年,全国各地大剧院在逐渐下调票价,即便如此,对许多工薪阶层来说,到剧院看演出仍是件奢侈的事情。“我们现在的平均票价超过居民月收入的5%,而欧美国家基本上是在2%以下。”

    张哲认为,不降低票价,很难把观众拉到剧院来。但是降低票价,必须要有很多的政策来配合,并不单纯是剧院本身的问题。如果能对公益性剧院制定明确的扶植政策,就能促使公益性剧院把票价降下去。同时,来自社会的赞助也将有助于剧院更好的运营。

    坚持“高品位的演出定位”

    在硬件、软件不断完善的同时,如何将大剧院自身的品牌建设做好?中孚泰文化集团董事长谭泽斌认为,大剧院作为城市的文化品牌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文化建筑包括百老汇、国家大剧院,对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和艺术品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Marc Routh以百老汇品牌为纽约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例进行了介绍。他说,纽约旅游收入的2/3来自看百老汇音乐剧的旅客。“百老汇音乐剧最具有经济影响的,就是它用这样的文化来带动地方经济,增强地方经济的强大效益。”

    张哲表示,我们也要树立品牌意识。上海大剧院长期以来坚持高品位的演出定位,有些剧尽管经济效益很好,但艺术质量不高也会被拒绝。“一定要让观众慢慢地认识到我们剧院是以什么样的剧目作为演出特色的,这是我们以后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