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进口腕表的关税降了,市民刘建想出手买一款心仪已久的香奈儿J12腕表,但没想到价格不仅没跌还上涨了两千,如今标价已达到5.2万元,而朋友从意大利买回来的同款表折合人民币也就3.7万元。“关税降了按理说价格应该能跌点,怎么还涨了呢?看来这种高档货还得从国外买,国内越卖越贵!”
刘建的遭遇并非个例,这只是进口奢侈品售价日益高企的一个缩影而已。
【调查】
瑞士手表价格不跌反涨
今年5月24日,中国和瑞士签署了结束中瑞自贸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随后公布了具体降税安排:从自贸协定生效之日起,瑞士钟表开始降低关税,第一年降18%,随后逐年约降5%,即10年内降低60%的关税。
看到这则消息,不少消费者仿佛看到了瑞士手表降价的曙光,刘建就是其中一人。但现实情况是,瑞士手表不仅没有降价,反倒略微上调10%。岛城某钟表行经理魏冬表示,现在瑞士手表的市场售价每年都在涨,个别品类涨幅多在20%-30%。即便关税下调,也不会扭转进口手表价格逐年上涨的趋势。
“瑞士手表进入中国的税收包括三部分,除了11%-15%的关税,还有增值税以及奢侈品消费税等,此外还受到其在中国市场的定价策略等因素的影响,关税只是影响其整体价格的一小部分因素。因此,期望瑞士手表在短期内降价还不太现实,目前价格还在稳步上涨。”青岛中服进口免税商品有限公司客户经理宋铁峰告诉记者。
“关税降售价涨”早就有
根据“入世”协议,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将逐年递减。因此,很多国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进口商品将会越来越便宜。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甚至出现了关税越降,进口商品在国内的售价却越涨的现象。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2006年1月1日,中国汽车进口关税从30%下调至28%。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进口汽车将会迎来一波降价潮。然而令众多持币待购人士大跌眼镜的是,包括丰田佳美、克莱斯勒道奇等车型都在随后上涨。其中,丰田佳美售价由之前的32万多上涨到关税下降之后的三十五六万。即便是这样,很多时候还都订不到车。
除了汽车外,还有进口奢侈品。“从历年的销售经验看,国内奢侈品的价格每年都会上涨10%-15%,无论外部因素发生什么变化,比如税率、汇率,又或者是经济危机,都不会影响奢侈品在国内的价格,这是由其市场定位决定的。”从事奢侈品销售多年的林奇告诉记者,“像酷奇、LV、爱马仕等国人耳熟能详的国际知名品牌的进口关税虽然早已下调,但是它们的价格却是逐年走高。”
林奇还举例说,虽然财政部从2012年1月1日起调低了进口化妆品的关税,但是包括SK-II、香奈儿等多个一线化妆品品牌却在随后集体涨价,个别涨价幅度达10%。
【分析】
商品价高并非是关税的错
有观点认为,进口商品价格之所以居高不下,关税是背后“元凶”。中国奢侈品的税率标准相对较高。然后,各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奢侈品价格并非与税率高低成正比。例如,综合税率最高的是印度,奢侈品零售价格却是全球最低;综合税率最低的是美国,奢侈品价格接近欧洲;中国的综合税率在印度之后,但奢侈品价格全球最高。
世界奢侈品协会的调查统计显示,中国内地奢侈品价格平均比香港市场高出45%,比美国市场高出51%,比法国市场高出72%。其中价格差异平均在180%,中国内地的名表国内外价差达100%-300%,服饰皮具价差在30%,化妆品香水的价差在40%-80%之间。
“中国入世后,关税呈逐年降低趋势,在进口商品价格中的占比越来越小,因此不能将关税视为导致进口商品价格只涨不跌的元凶。”国内知名营销专家李光斗就认为,相较税收而言,供求关系更能决定价格走势,正是因为国内市场的需求持续旺盛,所以进口商品不会面临降价促销的压力。
奢侈品研究专家欧阳坤也表示,在中国市场,LV等几家大品牌本来只是以高价位进行小规模试水,没想到却供不应求。其他品牌也纷纷效仿,以高价进入中国。结果,高价位就从尝试变成了常态。
国人境外疯狂购买奢侈品
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首席代表欧阳坤也认为,中国奢侈品价格在全球市场中定价最高,与税率的关系不大,“即使中国政府继续降低关税税率,对奢侈品价格也很难有所撼动。厂家的高定位,某种程度上正是由于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的热捧造成的。据其介绍,全球奢侈品牌在中国的零售价格构成比较复杂,价格构成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利润保有率,高达50%。而这一因素在北美占30%,在欧洲只占20%。他认为,若要奢侈品降价,首先要呼吁中国的消费者冷静下来,理性消费,才能促使厂商理性定价。
采访中记者发现,国内消费者每每趁着出国旅游、探亲、商务等机会在境外疯狂消费的现象早已不新鲜。来自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最新统计显示,去年十一黄金周7天中国人出境消费奢侈品累计约38.5亿欧元,其中欧洲消费占63%,北美占25%,同比前一年黄金周境外奢侈品消费总额增加了14%,若加上黄金周期间境外隐形消费与奢侈品服务业消费,预计超过60亿欧元,中国黄金周已经成为境外奢侈品市场最重要的赢利周期。
【为何价难降?】
迎合消费者“只买贵的”心理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介绍,商品定价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成本加成定价法和倒推成本法。所谓的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制定产品价格的方法,是一种典型的生产者导向定价法,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涉及吃、穿、用等的消费品都采用这种定价法。倒推成本法就是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倒过来计算生产成本的方法。
而从目前进口商品的定价体系来看,既不符合成本加成定价法,也不符合倒推成本法,更应该定义为一种心理定价法。
“之所以说是心理定价法,是因为进口商品已牢牢地抓住了国内消费者‘只买贵的不选对的’要面子互相攀比的心理,让进口商品的高价格成为保持其商品高档、高端形象的一种体现。因此即便关税下调,但售价却依然高企。”赵萍以时下最受关注的进口手表举例说,现在很多生产和销售手表的商家都会大肆宣传手表的精确度,动辄千分之一秒、万分之一秒,似乎精确度不但是手表高端的体现,也成为价格上涨的理由。而实际上手表只是一种察看钟点的工具,根本没有必要精确到如此程度,这只不过是商家为了提高身价而营造的噱头。
业内人士表示,利润是进口商品的价值核心,而保持高端商品的形象,也是大多数进口商品所追求的核心价值,“绝不降价促销”似乎就是最直接的一个方法。而这恰恰迎合了国内消费者的心理,进一步令这些商品售价易涨难跌。
【展望】
国内的市场化程度有待成熟
“同样一款奢侈品,在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售价却完全不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厂家依据不同市场的成熟度来决定市场的价格。”赵萍介绍,由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较高,早已度过了对奢侈品疯狂而盲目追捧的时期,因此奢侈品市场的增长率近年始终保持低位,售价也相对不高。反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化仍不成熟,所以奢侈品在国内的售价反而较高。
“因此,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市场化程度对奢侈品价格会有很大的影响。”赵萍说,只有当中国市场真正走向成熟时,才能真正迎来进口商品价格下降,不过这仍然需要一段时间。(孙静芳 王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