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大珠山遗址发掘续 万年前大珠山人捕食大象

来源:青岛早报-- 2013-11-06 06:33:48 字号:TT

大珠山遗址发掘续 万年前大珠山人捕食大象

大珠山遗址发掘续 万年前大珠山人捕食大象

    昨天,大珠山遗址挖掘工作进入两天休整期。在这两天里,考古人员也没有闲着,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带着部分化石到中科院做进一步鉴定;另一路则在黄岛博物馆将已发掘出的化石和石器进行清洗和编号整理。“从目前情况来看,出土的动物化石有个规律,都是吃草的;另外,我们还发掘出几块动物关节的化石,以及磨痕非常明显的马齿化石,这些都比较少见,让这次考古工作的战果更加丰富。”考古专家告诉记者。

    [休整]

    文物编号要求严格

    “大珠山遗址”发掘工作进展如何?昨天上午9时许,记者再次来到发掘现场,却发现这里静悄悄,遗址场地空无一人,有几名村民带着孩子在附近玩耍,整个场景同几天前的热闹场面大不相同。

    “今天不挖了,昨天又挖出一根肋骨,得有半米长呢。你看,那根肋骨当时就躺在那儿。”负责看护遗址的一位大嫂告诉记者,记者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被取出的化石在遗址中央留下了非常明显的印痕。

    记者随后又来到黄岛区博物馆,发现来自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和黄岛博物馆的4名考古人员正在仔细地清洗化石,并将它们编号分类。“我们要休整两天,中科院的专家已经带着部分化石回北京鉴定去了。”一位考古人员告诉记者,看到记者在拍照,考古人员一再叮嘱记者不要弄错化石的编号和所放位置。“我们对这些要求很严格,一旦把编号搞错了,这块化石跟周边关系以及层面、位置、大体年代等信息就都不好掌握了。”考古人员说,一般来说,他们会将同一天发掘出的各种化石、石器等编在一个号区里。

    [推测]

    骨头都是人吃剩的

    “在休整两天后,中科院的专家就将回来,届时我们将继续进行大约两个星期的发掘。”考古人员介绍,一旦遇到两种情况,发掘工作将结束,一是挖掘到石层,就挖不下去了;二是随着土层越挖越深,东面水塘里的水倒灌过来,将使发掘工作难以进行。“考虑到经费、时间等各种因素,我们将不再扩大挖掘面积。”考古人员说,从目前情况看,这50平方米的面积里发掘出来的物件已足够全面,足以用来研究和证明“大珠山遗址”的“岁数”。

    据考古人员介绍,截至目前,他们已经发掘出普氏羚羊、野猪、马、鹿、疑似猛犸象等10余种典型的更新世晚期动物化石约700件,以及200余件打制石器。“从发掘情况来看,出土的都是食草动物的骨骼化石。”考古人员说,根据他们的初步分析,这个地方当时应该是一片草原,动物繁多,当时的人类过的是迁徙生活。哪里动物多,野果多,他们就去哪里。“这些动物被他们打死吃掉后,将骨头丢弃。遗址位置当时应该是个地势比较低矮的洼地,后来骨头就被水流冲到这里。历经沧桑,上面的土层越来越厚。”考古人员说,大珠山遗址的土层厚度达3米以上,这也是旧石器时代遗址比较典型的特点之一,如果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土层不可能这么厚。“有些人可能怀疑这些动物是自己死的,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现场发掘出的动物骨骼化石大都比较琐碎,没有完整的骨架。”考古人员说。

    [欣喜]

    挖出1米长鹿角化石

    “让我们欣喜的是,这次发掘工作也出土不少大件。比如前几天我们出土了一根鹿角化石,保存比较完整,长度接近一米,最粗处直径达到10厘米。是这次发掘工作出土的最大的角类化石。”考古人员说,另外还有其他化石比这块鹿角化石块头更大,但现在还不方便透露详细信息。“更让我们欣喜的是,这次还发掘出几块块头不小的动物关节化石,以及磨痕非常明显的马齿化石,磨痕最深处有半厘米,这些都比较少见。”考古人员说。

    记者昨天看到,其中一块个头最大的动物关节化石宽约10厘米,厚越5厘米。记者用手试了一下,重量有半斤左右。虽历经万年以上,但关节处依然非常明显。而一块马齿化石的一个切面上有漂亮的图案,就像印章。“这些图案实际上就是牙齿的磨痕,也就是野马咀嚼食物时牙齿摩擦留下的痕迹。”考古人员说,那时候地广人稀,气候要比现在寒冷,各种食物资源都非常丰富。

    [遗憾]

    暂未发掘出人骨

    “一般来说,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工作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发掘出适量的化石和石器;第二个层面是发现有人类用保存的火种烧制食物的痕迹;第三个层面是发现人体骨骼。”考古专家说,目前大珠山遗址工作仅发掘出了第一个层面的内容。“没有将层面提升上去是个遗憾,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次发掘工作的意义已经足够了。”考古人员说,这次发掘工作是青岛“探源工程”的历史新跨越,对青岛地区乃至山东早期人类居住繁衍生存的历史有重要意义。“‘大珠山遗址’也是青岛地区首次挖掘出有地层依据的旧石器遗址,而数量如此庞大的化石出土也在省内罕见。”考古专家说。

    [价值]

    西海岸最早人类遗址

    黄岛区博物馆馆长翁建红介绍,此前青岛地区发现最早的人类遗址是即墨北阡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其年代上限是距今7000年左右。而西海岸地区之前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历史是大汶口文化时期,位于挪庄遗址,其年代上限是距今5000年左右。“现在挖掘出来的化石,绝大部分将由黄岛博物馆保存,其余比较重要的一小部分将被借到中科院做研究,研究完毕后也将归还。”考古专家说,一些比较重要的动物骨骼化石将送到北京或者北京相关的专家亲自过来检测,进行碳-14的探测,化石、石器的具体年限将在那时揭晓。

    出土化石将公开展出

    “出土的化石、石器将放到黄岛博物馆的新馆区——黄岛区市民文化中心展出,市民文化中心将在两年左右建成,届时我们将建立一个专门的旧石器陈列馆。”翁建红表示,届时,市民可近距离观看到历史的足迹。

    听说有专家来考古,最近一些日子,附近的乔家洼、海崖等村有不少村民来看热闹。昨天,村民安先生就溜达着来到了现场。“说起这个遗址,我们村里的人大部分都知道,它还是我们村民挖出来的呢。至今,还有村民家里保留着当时挖出来的一些化石碎片。这个虽然谈不上多值钱,但很有纪念意义。你看,那个水塘就是我们当年挖出来的,到现在还有水呢。”安先生指着挖掘现场东侧的一处水塘告诉记者。“黄岛博物馆和街道上对这个遗址一直很重视,从六七年前开始,村里就特意派出一个人,每天到这巡逻,防止有人将遗址破坏。”安先生说。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