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大米”频现引发了人们对大米安全的持续关注。昨日,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发布11月份粮油抽检报告,所有定性和定量检测的大米不合格率分别为29.1%和20.0%,主要问题是水分超标。据悉,被检测出不合格的大米已经全部被退回或销毁,对于青岛市场上的大米市民可以放心食用。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发出安全预警,伴随着供热季的到来,室内温度较高,粮食容易引发霉变和黄粒米剧增现象,市民应当注意大米的储存。
抽检 两成大米水分超标
青岛粮油质量检测中心检验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11月份对粮油综合批发交易市场进场粮油商品检测共计1077批次,代表数量2.4万吨。其中定性(或快速)检测638批次,单项不合格率29.1%;定量检测439批次,单项不合格率20.0%。对于这些被检测出不合格的大米,目前已经全部被退回,没有进入青岛市场,市民仍然可以放心购买大米食用。
从不合格的情况来看,本月存在的单项不合格几乎全是大米、小麦粉的水分超标,入市粮食的整体质量较上月相比下降幅度较大。另外,本月入市杂粮质量单项不合格率为11.9%,不合格率较上月也增加了近7个百分点。
据了解,目前检验大米新鲜程度的主要指标是水分、脂肪酸、还原糖、粘度、色泽、香味、酶活性和带菌量等,这些指标中最能反映大米新鲜度的是香味和酶活性,而影响大米香味和酶活性的最主要因素是大米的水分含量,因此大米的水分含量不仅影响大米的安全储藏,而且影响大米的香味保持。
探因 商家未完全“脱水”
为何会出现大米水分超标现象?岛城粮食经销商刘先生介绍,一般来说,新粮上市会造成大米水分超标,因为刚刚成熟的大米中仍然含有较高的水分,在检测过程中会造成水分超标,很多粮食经销商会选择将大米放置一段时间,等到水分含量小一些的时候再投入市场,一般来说,商家会通过用吹风机的方式减小大米中的水分含量。但也不排除一些商家为了让大米更“重”一些等到大米刚一收获就投入市场,或者没有被吹干,毕竟这样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提醒 供热季易引发霉变
市粮食质量检测中心发布安全预警,近期新大米上市,水分超标。虽然目前处于初冬季节,气温较低,但随着市区供热季的到来,室内温度较高,粮食水分超标更易引起大范围粮食霉变与黄粒米剧增等现象的发生(小麦粉水分超标也会引起质量改变),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损害。
新闻延伸
粮食入青需经速测“通关”方可进市场
根据青岛粮油网发布数据显示,昨日,青岛粮油批发市场昨日大米的交易量为417吨,面粉的交易量为199吨,该市场主要供应市南、市北、李沧、崂山。来自全国各地的粮食在进入青岛粮油批发市场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粮食运输车进入批发市场后,首先由工作人员通过抽检的方式抽取样本,然后拿到粮油质量检测中心进行检测,大约经过10—20分钟的速测后,检测人员会根据检测结果出具检测报告,只有合格的粮食才能进入批发市场,对于不合格的粮食将被给予退回或直接销毁。
相关链接
10℃以下储存大米可以保持新鲜度
采用低温储藏是大米保鲜最有效的途径。大量实验表明,大米表层的霉菌带菌量在20℃以下大为减少,10℃以下完全可以抑制害虫、霉菌的繁殖,大米呼吸及酶活性也极为微弱,大米的化学成分变化缓慢,因此可以保持大米的新鲜程度,加之低温储藏的大米,水分可适当提高,这就有效保证了大米的原始品质和大米食味。专家介绍,我国大米安全储藏水分,采用低温和准低温储藏技术,粳米水分≤15.5%、籼米≤14.5%为宜,长期常温储藏的大米水分应控制在13.5%以内。采用常规储藏的大米,最好是冬季进仓,通过低温季节的寒风进行降温,以提高大米储藏的稳定性。(记者 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