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高校招生十公开公布 录取新生复查情况将公示

来源:青岛早报-- 2013-12-10 05:52:20 字号:TT

    为适应人民群众对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加强社会对招生工作的监督。教育部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记者9日就有关情况采访了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

    涉及哪些方面

    问:招生信息公开将涉及哪些方面?

    答:教育部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等学校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范围,规范公开程序和内容,提高信息公开时效,做到高校招生信息“十公开”。

    ——招生政策公开。教育部制定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相关政策和规定,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教育行政部门据此制定的实施细则或办法。

    ——高校招生资格公开。年度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院校、试点招收高水平运动队、艺术特长生的高校等具有特殊类型招生资格的院校名单。

    ——高校招生章程公开。高校招生章程应包括学校基本办学情况、学历学位证书发放情况、招生计划编制原则、专业录取原则及实施办法、录取期间的调整计划使用原则和办法、学费标准等。具有特殊类型招生资格的院校还应公布相应招生类型的报考条件、选拔程序、考核方式与内容及录取规则等。

    ——高校招生计划公开。经教育部统一分送的高校招生来源计划、可以不做分省安排的特殊类型招生计划、预留计划和使用原则以及调整计划的使用结果。

    ——考生资格公开。按照国家或省级政策申请加分照顾考生资格,保送生、自主选拔录取学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煤炭企业对口单招等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公示的考生资格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所在中学(或单位)、享受照顾政策类别、资格条件、所参加的特殊类型招生测试项目等。其中,高校还应公示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入选考生的笔试、面试等测试成绩及享受的录取优惠政策(如加分分值)。

    ——录取程序公开。各地确定的投档规则、填报志愿时间和办法、录取各阶段时间安排,各批次未完成计划和考生志愿征集办法等。

    ——录取结果公开。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和办法,录取信息包括批次、科类、类型、院校、专业等;高校分批次、分科类录取人数和录取最低分等。

    ——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各地、各高校招生咨询及接受考生申诉的办法和联系方式。

    ——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各地所辖范围内发生的招生重大违规事件及其处理结果。

    ——录取新生复查结果公开。新生复查期间的有关举报情况、调查情况和处理情况。

    另外,教育部要求成人高校及研究生招生单位也要参照“十公开”要求,制定相应的招生信息公开办法。

    如何完善制度

    问:如何完善多级信息公开制度?

    答:首先,建立和完善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国家、地方、高校、中学等多级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其次,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要做到信息采集准确、公开程序规范、内容发布及时。凡属主动公开的招生信息都要及时、主动公开,并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开展依申请公开工作。再次,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各高校要细化本地区、本校高校招生信息公开的具体办法,明确招生信息公开的目录及其属性;加强各级“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建设,发挥其在高校招生信息公开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如何落实责任

    问:如何落实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责任?

    答:一是按照“谁公开、谁负责信息审查”的原则,以及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职责分工目录,完善各级各部门在信息采集、审核、发布等环节的工作职责。

    二是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中央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要分别加强对本地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中学及所属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考核、评议。

    三是对未认真履行信息公开职责、公开工作不到位的单位,要责令其限时纠正或改进,并依据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四是按照 “谁公开、谁负责解疑释惑”的原则,及时回应处理公众质疑和问题,建立健全虚假信息澄清机制和非法招生预警机制。 高校招生信息“十公开” 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公开高校招生章程公开高校招生计划公开考生资格公开录取程序公开录取结果公开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录取新生复查结果公开

    【相关新闻】

    等级证书禁作小升初“敲门砖”

    教育部:将出台关于做好19个重点大城市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的通知

    核心提示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8日在长春说,教育部准备近期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的指导意见,要求有关地区完善有关政策,不允许拿各种等级证书作为入小学和初中的“敲门砖”等。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小升初“择校热”备受诟病,竞争的激烈程度堪比高考,引发家长焦虑和社会担忧。教育部即将出台的新举措是否能真正根除痼疾?

    实行多年的“老政策”为何重提 原因是点名大城市成“择校”灾区

    事实上,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并非新政。此前,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曾表示,虽然义务教育法对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早有规定,但执行得并不好,择校问题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给义务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王定华8日说,将出台关于做好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的通知,包括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

    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都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但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校际教育资源的差异明显,催生了年复一年的择校热。为了追逐优质教育资源,不少家长宁可放弃家门口的学校,不惜让孩子长途跋涉去上名校。

    “就近上学不难,但就近上好学很难。”南京一位家长蔡先生告诉记者,女儿今年小升初,但学区内的初中不太理想,只能择校。女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上奥数班,好在学习比较争气,拿到培训机构给出的四星证书。经过几番折腾,女儿终于上了一所全市知名中学,虽然每天上、放学都要1个多小时,但为了孩子的前途,其他的也顾不上了。

    武汉市民梅先生女儿明年面临小升初问题,最初他只想让孩子上对口的初中,离家也比较近。可看到身边朋友的孩子都在考虑上哪所重点初中,而且报名参加了多个补习班,他也心动了。“家长心中早就有一份名单,哪所初中升重点高中的比例高。多少年前就说要取消重点校、重点班,但你看看社会上的这些培优机构照样红火。”

    在上海、北京,为了“就近入学”,更是催生了疯狂的“学区房”。从事了十多年房产咨询与投资工作的学生家长陈宣说,为了“就近入学”,不少家庭花费了很高的“迁徙成本”。本来住在普陀区,因为徐汇区的教育资源好,便跨区购买房产给孩子落户,三年后享受就近入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学区房”主要是为了给孩子落户,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厕所、亭子间、天台棚屋等改造后的“学区房”也能卖出每平方米10万的离谱价格。

    不允许证书做敲门砖能真正落实吗 家长质疑是否会加剧“条子”“票子”满天飞

    针对教育部将 “不允许拿着各种等级证书作为升入小学和初中的‘敲门砖’”的规定,一些学生家长并不买账。南京一位小学生家长说,如果不靠奥数选拔,而是凭“条子”和“票子”,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不是更不公平吗?

    而在不少家长看来,“免试入学”并不意味着孩子始于“同一起跑线”。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公办学校不准以各种证书为报名的参照条件或开展任何形式的“摸底”考试,但家长始终“不放心”,让孩子多些证书“傍身”,不会“落后”。

    “听说班里有些孩子在入学前,初一的英语已经学了很多。我开始也不以为然,但后来孩子回来跟我说上课跟不上,我就有点急了。”上海学生家长黎小斌说,老师一般是按照班里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来安排教学进度,“零起点”孩子的压力会比较大,久而久之容易丧失对学习的信心。

    在武汉市解放中学校长惠新义看来,不允许小升初择校,不以培优证书作为选拔学生的参考,将发挥很好的导向作用。他认为,社会上过于强调培训证书,给学生和家长造成了沉重负担,也不利于学生的选拔。他说,取消择校,不以证书作考核,关键还是要改变评价机制。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高考指挥棒下,名校有选拔拔尖人才的利益驱动,“嘴上说不看奥数成绩,实际上心里非常在乎。”

    没有教育均衡哪来就近入学 专家认为要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

    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小升初就近免试入学,关键不在“就近”“免试”,而是“均衡”。只有切实缩小学校间的差距,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家长“舍近求远”的内在驱动力。

    作为家长心目中的重点中学校长,惠新义十分赞同取消小升初择校。他说,解放中学不允许择校生,但武汉其他一些学校都可以择校,这就造成了生源的不均衡,“义务教育均衡成了一句空话”。

    他说,可以预见,教育部这一系列做法将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取消择校,不以证书作为选拔学生标准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可能政策文件下来,就能全部取消。毕竟名校优秀师资相对集中,办学条件相对较好,也形成了好的办学传统和文件,不是其他薄弱学校去两个名师就能扭转局面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认为,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但我国推行就近入学,取消择校的前提,必须是我国已经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无论师资,办学水平、条件学校之间都相差无几。事实上,我国优质校和薄弱校之间差距很大,还有进一步拉大的形势。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表示,要从根本上遏制择校乱象、实现中小学就近入学,必须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很多地方都在推进教师校长定期轮岗流动、热点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等改革,这些举措对促进教育均衡起到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教育部门还应下更大决心推进教育均衡改革,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资源配置差异。

    不少专家认为,实际上要解决择校问题,就像经济学上的老观点一样,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这块蛋糕。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分到蛋糕的人很少,只有把蛋糕做大,分到的人才会更多。 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