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现在过年,年味越来越淡”。此言差矣。年味在民间。年前,本报记者深入青岛周边农村,探访有着一二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各种传统年货。编红席的、刻木盍子的、制黄香的……各路民间高手都告诉记者说:社会越现代,老手艺越红火,为啥?老民俗中有着饮不尽的乡愁,挥不去的怀旧。
谈家庄·想鱼
正如水果中的榴莲、小吃圈的臭豆腐,在青岛的王哥庄、沙子口等地,也有一种“以臭为香”的本土菜肴——“想鱼”。在当地,“想鱼”不仅是过年祭祀必须要有的一桩菜,甚至有一句“无想鱼不成宴席”的俗语。
“想鱼”其实是当地人一种俗称,到底是哪个“想”当地人也说不清楚,但他们告诉记者,“想鱼”的学名叫白鳞鱼,是青岛本地较为常见的一种海鱼,同鲅鱼一样,不能人工养殖。
制作“想鱼”的过程既简单又耗时。王哥庄街道港东社区的村民刘元宁向记者介绍,制作“想鱼”与制作泡菜有几分相似。每到开春的时候,他会从码头上购买几批新捕捞上来的白鳞鱼,然后一层白鳞鱼一层盐的将鱼放在大缸里腌制一天,“卤卤鱼体内的水分”,之后往缸里倒上一锅卤水,再盖上盖子并用石头紧紧压住,等待“想鱼”的发酵。制作想鱼最关键的就是这卤水,刘元宁说,卤水是常年发酵“想鱼”存下的,年份越久卤水越臭,发酵出来的“想鱼”也就越好吃,像他们家的卤水,也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历史。
在正式制作“想鱼”之前,他们会将陈年的卤水放在大锅里加盐加水煮开,等到凉透之后,再倒入腌缸里。陈年老卤珍贵到什么程度?只有和主人家的情分极其深厚的朋友,才能要到一矿泉水瓶的卤水。“一般人是绝对不舍得给的”,刘元宁说。
“想鱼”到底是个什么味道,能让爱它的人觉得“香”到没了鼻子,不喜欢的人躲它到十米开外?“咦,那味道真是,特别臭,每次吃完想鱼,我得在外面遛很长时间才敢回卧室,要不会把味带到卧室,一时半会散不了。”刘元宁说。吃“想鱼”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把鱼放在盘子上,顶上打俩鸡蛋,或者撒些肉丁,不用放油或者其他香料,直接在锅里蒸熟就好。“打鸡蛋或者肉丁其实有中和盐味的作用,但即使这样,想鱼吃起来还是很咸,特别下饭。所以在从前缺粮的时候,村民们不敢往家弄咸干鱼,因为没有那么多窝头馒头让你下饭。”王哥庄街道宣传科的袁聿和告诉记者。
刘元宁说,要想达到又臭又好吃的效果,“想鱼”必须得密封发酵半年以上。因为很多人觉得时间太长,而且一年也吃不了几条,现在除了他这种专门制造干海产品的商贩,普通人家里很少有自己制作“想鱼”的了。购买“想鱼”必须得有经验,否则一些商户会拿短时发酵的产品糊弄人,“你看发酵得好的想鱼,它身上是发红的,发酵几天的那种,根本不行。”刘元宁说,目前在王哥庄市场上,一斤重的“想鱼”价格约为35元一斤。
田横·糈糕
“大寒”后第二天,我们到田横岛旅游度假区洼里村探访糈糕。即墨的丰城、田横、王村等地,小年时家家户户要赶制糈糕。
不过,碰到的情况却是:“借问糈糕何处有,路人遥指馒头店”。村民们告诉记者,年轻点的家庭,都不愿意自己花功夫做了,而选择天天去村里的“成刚馒头店”来买了。店主人孙成刚夫妇正忙得不可开交,店里不断有人进来买糈糕。孙成刚笑着介绍,现场做糈糕的过程是赶不上了。但记者一睹了这糈糕的真容:像法国长棍面包一样的长条面食,呈淡黄色,拿起来,香味扑鼻而来。
田横岛度假区管委会副书记刁艳艳介绍,生活很困难时,它因逢年过节时用来招待女婿而得其美名。据介绍,田横糈糕属田横纯绿色食品品牌,当地群众将自家种的小麦,用石磨推成面粉,添加适量蜂蜜、鸡蛋和牛奶,手揉面,大锅灶火蒸,食之味美。
“做糈糕的工序有几个关键因素,”孙成刚介绍道,“蜂蜜等几样添加物一定要掌握适量,手揉面,要把劲道、功夫下足,蒸制时要火候到位,这样做出来到糈糕才能回味无穷!”
店里的糈糕就剩下两个了,记者掰了一块,一边品尝一边端详,发现它和一般发糕一样,面团里有缝隙,吃起来,有点儿中西合璧的味道,是介于馒头和面包之间的一种面食,既口感松软,又耐咀嚼、回味醇香。
孙成刚说,就其品质、营养价值而言,糈糕是现在商场里很多面包、糕点比不上的!因为它不加甜味素,不加添加剂。“糈糕这种老面食受到欢迎,传统手艺是一个方面,真材实料也是糈糕能被越来越多人喜爱的一个主要原因。”
“您记着吧,小麦、蜂蜜、鸡蛋、牛奶,离不开这几样材料!”孙成刚摸着长条形圆滚滚的糈糕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地方开始把糈糕产业化,但一些商家用甜味素替代蜂蜜,用奶精和其它一些添加剂替代牛奶。
“加了这些东西,它就不是糈糕了,不是!”在孙成刚的店里,一位来买面食的村里老人神情认真地插话说,吃糈糕,它的甜,它的香,就是地道的蜂蜜、奶香味儿,老辈人一吃就吃出来了。
罗家村·糖瓜粘
“传说中,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的时候。这一天,要给灶王爷吃糖瓜,甜甜嘴,让他只说好事。在北方一些地方,糖瓜也被称为灶糖。”正好是腊月二十三,记者在前往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罗家村采访糖瓜制作者的路上,大家说起糖瓜的来历。
据介绍,罗家村一直有做糖瓜的历史。以前,这个不大的村落有七八十个糖瓜作坊。目前,只剩下两家还在坚持用传统技艺制作糖瓜。今年53岁的郭成师便是其中之一。走进郭成师家不大的院落,铺满白色玉米淀粉的两排木板放在院中间,旁边还有一个盛满温热糖稀的黑泥盆。“别采访我,连着七天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我都晕乎了。”郭成师一边摆手一边嚷道。
不过,一会儿功夫,健谈的他就开始向记者描述制作糖瓜的全过程:将带皮的麦子放在缸中生成麦芽,这一时间视温度而定,温度低时需八九天,温度高时需五六天。发好的麦芽在一台小型机器上碾碎。同时,将大米在缸里泡上五六个小时后,放在锅上蒸熟、蒸透。趁着热乎劲,将熟透的大米和碾碎的麦芽搅拌均匀,并加入一定量温水,放置在瓮内发酵。六七个小时后,将这些原料放在烧热的大锅里熬制三四个小时,再把熬好的糖浆拉成白色的糖瓜条,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糖瓜就做好了。
郭成师制作糖瓜的工艺都是老手艺。“我16岁开始学制作糖瓜的手艺。如果我的师傅还活着,应该有100多岁了。所有的过程都是老祖宗留下的。你看,装糖稀的盆都得是原来的泥盆,要不然啊,这些糖都粘到盆边了。这个泥盆就不粘。”郭成师说。
制作糖瓜的手艺听起来简单,郭成师却整整学了两年。“整个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步骤都靠经验。就拿把大米和麦芽拌匀这个步骤,如果掌握不好时间,原料很可能不发酵。那做出来的可不是糖瓜,就变成一缸酸酸的剩饭了。制作糖瓜的温度更是要靠经验。”郭成师说。
从16岁学徒,郭成师做了三十多年的糖瓜。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天气渐冷就开始制作,差不多一直做到腊月二十三。“你来得正好,这是今年的最后一锅糖稀了。拉完这锅糖,今年的工作就结束了。”郭成师说。
据同行的村文书邝淑娟介绍,制作糖瓜是个力气活儿。制作一锅糖差不多得忙乎七八个小时。年轻人都不愿意干。郭成师是为数不多还在制作糖瓜的老师傅。“他说,等以后他要写一本书将制作工艺记录下来,不能让这项传统手艺丢了。”邝淑娟说。
王家葛村·榼子
在青岛的传统里,家家户户过年是要吃卡花的,常见的有面鱼——表示连年有余,元宝——表示招财进宝……而做出卡花的器具称为 “榼子”(方言里念“ka子”),在民间也有“印花版子”、“面榼”、“面模”等俗名。
在即墨市龙山街道王家葛村,作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榼子”的传承人王丕文在近40年的时间里天天都在“雕琢”着这门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老手艺”:首先挑选木头,最好是梨木——梨木 “榼子”做出来的馒头有淡淡的甜味而且结实。选材后就开“破板”,将梨木圆木加工成不同厚度的木板,再在木板上“画样子”。制作“榼子”的工具有刻刀、锉子等数十种。光是雕刻花纹的工具就有平刀、鱼眼刀、花蒂巴、挖刀等20余种,最小的有2厘米,最大的58厘米,刻不同花纹即用不同的工具。做成一个“榼子”大约用时2小时。至于“榼子”的由来,王丕文听老人说:在距今200多年的清朝时期,山东即墨王家葛村有一个叫王济良的人,他将木头掏个小凹洞,将面团塞进去倒出了一个有形状的馒头,村里人都喜欢这种有花样的馒头,于是他就开始琢磨大规模制作,也就有了现在的“榼子”。
“我们天天不得闲,每年刻出的‘榼子’数不过来,一年赚个五六万元。”王丕文介绍说,加拿大、瑞典等外国人也喜欢“榼子”,除了将其当做艺术摆件,还用来当做蛋糕模子。
谈家庄·黄香
对于许多人来说,过年,是有味道的。不仅是鸡鸭鱼肉的家宴香味,更有缕缕黄香的袅袅烟香。在胶东,不少人家从除夕开始烧香,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结束。烧香保平安是旧历新年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胶东街道办事处谈家庄是远近闻名的制香村。据说,这个村从清朝开始就有了制香的传统。在制香鼎盛的时候,村子里有八成家庭制香,老老少少都围着制香这个产业转,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孩子都能在制香过程中搭把手。制香,成为不少家庭的“聚宝盆”。现在,村里的制香户还有十七八户。
村民韩桂英告诉记者,制香的工艺并不复杂,主要原料就是木粉和香料。香料由十几种草药组成,各家各户的配方不同,成品的香味也各不相同。按照100斤木粉,加7至8斤香料的比例混合后,将其放入专用的机器,通过布满孔眼的输出口挤出来,然后把湿的香放在“箩”上,再拿到室外晾干。“如果你们早一段时间过来,我们村附近的坡上晾满了黄黄的香。”韩桂英说。晴天时,两三天就能晾好,遇到阴天需要五六天。晾干的香再由人工包扎起来,70至80根香为一“籽”,五“籽”为一封。韩桂英家是制香大户,光晾香的“箩”就有六千多张,码放在院子里,堪称一景。她家每年制作大约三万封香。
韩桂英家的香既零售也批发。记者来到她家时,正遇到邻村一位妇女前来买香。虽然也有讨价还价,但拿到香后这位妇女言语间透着一股虔诚。“过年了,我来请香。烧香保平安嘛。”她说。韩桂英家的香不贵,一“籽”一块多钱。不少村民趁着农闲到她家批发后再走街串巷地零卖。“到她家批发一封香七块钱,到市场上能卖到十元。一天卖个几十封,也能赚个零钱花花。”邻村一位老汉这样说。
虽然韩桂英家的香这几年销路不错,但她依然看到了市场萎缩的潜在事实。她说:“现在,大部分住公寓楼。烧香的越来越少了。这几年,我们也开始琢磨着生产高质量的香,以适应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
田横·卷尖
卷尖,是即墨田横人过年菜单上必有的菜肴。
“现在村里也不是家家做卷尖了,不少人是买别人做好的,”在埠西村,村支书李彩进领我们找了一家做卷尖的,村民李兆村家,粗略请教了其做法,现场环境很整洁,几位大婶现场演示主要工序。大致是准备蛋卷、擀面皮儿,精心调制肉馅儿,摊入皮中卷好,再切成块段,油煎,再用高汤熬制,其展现出的细致,不亚于一道大餐,在咱北方乡村的烹调中,还不多见吧……
尝一口卷尖,鲜香不腻,确实是很地道。
据介绍,卷尖在这里有一百多年历史了,逢年过节,或者来贵客、有大喜事时,就要张罗着做这个,“在生活困难时代,这就是农村顶级美食,比饺子还要上档次,”40岁的李兆村说,记得在不少老辈人的说法中,卷尖,寓意着“拔尖儿”、出类拔萃的意思……
上午把卷尖做好,下午在锅里蒸熟,每天能卖几百条,都是左邻右舍的村民来光顾。
一条一尺多长的卷尖卖10块钱,“比一根火腿肠是好多了,”李兆村笑言,他用的是自家磨的花生油,自家小麦磨的面粉。
泊里镇·红席
隆冬时节,可着自家土炕的尺寸去手艺人家里定做一领用秫秸(高粱秸秆)编制的崭新的红席,过年时铺在烧得热乎乎的炕上,这是不少青岛人特别是乡村百姓过年风俗的一部分。而这红席,最有名的出处,当属黄岛区泊里镇,泊里红席编织技艺甚至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远近闻名的泊里红席是用红高粱和白高粱经去根、剔稍、捆坯子、破刮篾子、编隔子等20多道工序交叉编织而成的席子。”黄岛区文化馆工作人员陈知保向记者介绍,编一领席子需要十天半个月。
别小看这“土生土长”的炕席,它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据史料记载,孙膑遭庞涓陷害,流浪并寓居于泊里一带,生活穷困、身无长物,便用当地老百姓广泛种植的农作物高粱的秸秆(当地人称秫秸),劈成篾子,编成席子做炕、当被。据传,秫秸原本为白色,因为孙膑膝伤未愈,编席时鲜血滴在席子上顺着席子的纹理流淌,便成了席子红白相间的颜色。百姓为纪念孙膑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便按着孙膑的方法,取材地产的红高粱和白高粱秸秆,编织成席铺在炕上,并取名“红席”。此后,编织红席的手艺和在炕上铺席的风俗在泊里一带流传开来,并逐步扩散到其它地方,世代相袭,传承至今,孙膑也成为当地席匠心目中尊崇的祖师爷。
如今,红席编织技艺仍流传在黄岛区(原胶南市)泊里镇、大场镇等多个乡镇的200多个村庄,其中以泊里镇的常河店、管家庄、张家庄、三合村最为集中。虽然新式的床已逐步取代传统的土炕,红席的需求量大为减少,但蕴涵着历史记忆与人文情感的红席,仍是不少人的心头好,逢年过节或家有喜事时总不忘订上一领新席子。
泊里镇三合村的张学明是当地红席编织艺人中的翘楚,手快、活儿好,三年前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人。1月21日,记者走进张学明家,立刻被土炕上铺着的红席吸引,平整、密实、鲜艳、明亮,手感光滑。热乎乎的土炕配上鲜亮的红席,以及香喷喷的烤花生、地产优质绿茶,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已充满了浓郁的年味。
张学明和妻子一般从每年10月份开始编席,一直干到腊月。“上个礼拜刚把去年的订单做完,不干了,准备过年。”他告诉记者,这个冬天夫妻俩共编了31领红席,都是主动找上门的客户,价格每平方米220-240元,比上年涨了20元,总收入3万多元。“白天晚上赶工,到后来不敢接单了,做不出来。”
“以前红席都是铺炕上的,现在有人用地暖,找我做铺地的席子,还有要铺阳台上的。”张学明说,这是他以前没想到的。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