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建筑业加快推进产业化更多“搭积木”住宅将出现
在建筑工地上看不到尘土飞扬,听不到震耳的噪音,甚至没有脚手架和钢筋,只见大吊机的机械手吊起了一个个柱、梁、楼板,工人们像搭积木一样把它们组合成楼房……这是未来工业化住宅的施工现场。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住宅小区配套和建筑产业化现场会获悉,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今后更多市民有望住上像“搭积木”一样构成的整体住宅。(记者 刘兰星)
趋势“建造”变成“制造”
建筑产业化简单地说就是住宅装配式建设,工厂先将建材预制,在施工工地现场装配。“建筑产业化就是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一名参会的建筑设计师告诉记者,传统的建筑产业是以现场作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缺点包括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等等。而现代建筑产业是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为特征,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是一种建造方式的变革,即向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变“建造”为“制造”。
市城乡建设委副主任朱堂介绍,目前,我市新农村建设、城市危旧房改造正处于大规模推进阶段,全市每年房屋新开工面积近1200万平方米。据估计,工业化生产部品部件的年产值可达400亿元以上;考虑到300公里的辐射半径,年产值可达1000亿元以上。
探访“搭积木”不见扬尘
昨日的现场会上,与会各区市负责人及建筑设计行业专家们来到位于即墨的万科东郡项目现场。据介绍,该住宅建筑的内、外墙板,楼梯、阳台,全部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现场吊装、灌浆等工艺进行连接。其全部预制构件均由城阳一家预制构件厂生产。整个项目共使用预制墙板882块,预制楼梯252个梯段,预制阳台336个。 “就像孩子们喜欢拼插的乐高积木玩具一样,在工地只需要拼接作业即可。”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据测算,通过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产生的建筑垃圾比传统模式减少83%;钢筋损耗是传统模式的75%;混凝土损耗是传统模式的65%;主体和外装饰的总工期比传统建造模式减少约30%;施工劳动力减少约89%;省去了外墙脚手架,高空作业量减少近90%。
现状“粗放型”面临困境
我市建筑产业仍属粗放型产业,存在着工序多、工期长、易受天气条件影响和需使用大量人力等缺点。朱堂表示,目前建筑行业企业已面临发展瓶颈,在与外地大型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整合本地优势资源推行建筑产业化,是我市建筑行业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获得更大发展的最佳途径。
目前,我市开发区、胶州等已有多个建筑产业化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开展生产,产品除辐射省内,还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总产值达到62.2亿元,实现税收1.87亿元,解决就业岗位4862个。 2013年,莱西市、即墨市也分别提出了建设建筑产业化基地的计划。
新闻延伸 四市一区布局现代建筑产业园
市城乡建设委已开始组织本市设计、开发、施工、生产等单位和企业,着手编制建筑产业化相关技术标准、图集等。 “前不久,市城乡建设委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意见》对建筑产业化的定义和我市发展方向、责任主体和重点推进领域、具体发展目标、政府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审批程序、支持生产企业和开发企业发展建筑产业化的优惠政策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朱堂表示,下一步,青岛将成立推进建筑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或分管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建筑产业化的总体推进工作,具体由市城乡建设委负责牵头、统筹。
借鉴北京、沈阳等地的经验,《意见》规定对于入驻园区的现代建筑产业生产企业,给予开辟绿色通道等服务支持。同时,出台资金激励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根据服务半径和辐射半径,在四市一区合理布局现代建筑产业园,引进现代建筑产业发达国家的企业和高新技术及一批节能环保型项目落户园区。重点发展以现代建筑部品为主体的新型构件、建材装备、建筑机电、金属制品、建筑陶瓷和木制品等六大产业,打造现代建筑产业部品、构件全产业链集中化的产业园区。在此基础上,申报国家建筑产业化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