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创立于1924年的高校培养了10多万优秀人才 12位海洋、水产领域的两院院士从这里走出
昨天上午,位于滨海大道上的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内喜气洋洋、高朋满座,共同庆祝学校建校90周年。90年来这所全国惟一一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海洋大学,为国家培育了10多万优秀人才。美丽的海大校园里走出了共和国元帅罗荣桓,走出了12位海洋、水产领域的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
中国海洋史创下多个第一
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1924年创立于鱼山校区,学校以 “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创校宗旨,开青岛高等教育之先河,也自此开启了一所大学与国家民族同呼吸、与国家海洋事业共命运的光辉历程。特别是在上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这是这所高校早期办学历史上的两个黄金发展期,闻一多、梁实秋、老舍、王统照、童第周、曾呈奎等人文和科学名家云集岛城,与此同时,从倡设海边生物学、海洋学、气象学,到开办中国第一个水产系,设立海洋研究所、开办海洋系,学校“文史见长,发展生物,开拓海洋”的办学特色初步形成。
55年前,还是在美丽的鱼山校区,山东海洋学院成立,第二年即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学校自此开始了特色鲜明、稳定发展的阶段。此后,学校再经山东海洋学院、青岛海洋大学两个时期,至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四十多年艰苦奋斗,在建院之初的海洋水文气象系、水产系、海洋物理系、海洋化学系、海洋生物系5个学系的基础上,壮大海洋和水产学科,增设地质、信息、工程、环境、食品和人文社会学科,开拓海洋药物、海洋环境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办学实力迅速增强,综合性大学的基础基本形成。
世纪之交,在全国高校大改革、大发展的背景下,海大从自身特点和国家需要出发,确立了“重特色、求质量,先做强、再做大”的总体发展策略,在全国率先举起了“高水平特色大学”的旗帜,赢得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宝贵支持,先后于1994年和2001年正式进入国家 “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序列,拉开了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序幕。
海大培养出12位两院院士
在庆祝大会上,校长于志刚介绍说,学校于十几年前即联合青岛四家涉海科研机构,牵头筹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进行了协同创新模式的不断探索;聘请著名作家、国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先生为学校顾问、教授、文学院院长,倡设驻校作家制度和名家课程体系,高起点快速发展人文学科;聘请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先生为学校顾问、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开拓海洋发展战略研究和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等。这些卓有成效的改革举措给学校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推动了学校事业的跨越发展。
最近十几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先后主持承担11项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10项。经过连续三期的“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水平大幅提升,海洋、水产学科始终位居全国第一,一批人文社会学科、工程技术学科先后建成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学校已有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在海洋领域发表的研究论文跃升到世界第14位。这些成就的取得,使海大始终站在我国海洋高等教育的最前列,为国家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为学校实现新的跨越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建校90年来、特别是山东海洋学院成立以来,中国海洋大学以培养国家海洋事业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培育了10多万优秀人才。海大校园里先后走出了共和国元帅罗荣桓,走出了12位海洋、水产领域的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两位国家海洋局局长;走出了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董兆乾、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的科学家蒋家伦、第一个南北两极都登上的科学家赵进平;走出了2008年奥运会射箭冠军张娟娟和 “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守卫祖国南海岛礁的李文波。在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的发射场,在蛟龙号探海、南北极科考的浩瀚海域,在海洋预报、海水养殖的第一线,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到处都有中国海大人的身影。
“东方红3”船启动开建
昨天上午的庆祝大会上,中国海洋大学宣布启动“东方红3”船的建造,这是一艘国际一流的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总投资为68980万元,预计将在2017年下水试航。这艘科考船将成为我国海洋科技与人才走向深海、走向大洋的战略平台,它的建成也昭示着中国海洋大学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扬帆远航。
未来海洋研究青岛达成共识
作为中国海洋大学9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的海洋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瑞士、俄罗斯、纳米比亚、斯里兰卡、日本、韩国、中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40余所海洋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以及两个全球性组织的11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着“面向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联盟”和“海洋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两大主题展开研讨,并达成《未来海洋青岛共识》。各方愿充分发挥各自在海洋领域的知识、专业及能力优势,推动全球“蓝色智库”建设,并通过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全球海洋的可持续发展。(记者 臧旭平 通讯员 刘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