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 正文

青岛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5-03-01 06:38:59 字号:A- A+

青岛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红飘带车队

    昨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在京召开。大会对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区)、村镇、单位和未成年人工作先进城市(区)、单位、个人等进行表彰。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李群参加全国表彰大会。

    会上,我市黄岛区张家楼镇、城阳区城阳街道后田村、胶州市三里河街道管理村等3个村镇获得全国文明村镇称号;交运集团公司(本部)、山东中烟青岛卷烟厂、青岛第五十八中学、青岛市财政局、青岛市工商局、青岛市地方税务局、青岛市李沧国家税务局、招商银行青岛市南支行等8个单位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青岛第九中学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我市自2012年起全面启动第四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巩固和提升创建水平。在2012年、2013年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我市分别获得省会副省级城市组第三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两年综合成绩居全国同组城市第一名。2014年,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测评。

    在第四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我市的主要做法有:一、以提升市民道德素养和文明素质为核心,着力培育良好社会文明风尚。坚持每年组织开展“感动青岛”十佳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每月组织开展文明市民月评活动。深入开展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目前,全市有注册志愿者53万余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团队11700余支,经常性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900余个。精心组织开展“迎办世园会——我的七彩志愿生活”大型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直接参与人数达70多万人次。成立青岛志愿服务学院,在全国首次开创文明办与高校合作办学的志愿服务培训新模式。二、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为重点,着力打造城市优美环境。全面实施了“碧海蓝天工程”和“十绿工程”,实施环湾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并作为全市六项治理的重要内容,对环境卫生、铁路两侧、园林绿化、市政道路、建筑立面、建筑工地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治,拆除存量违建5945处、53万平方米,整治背街小巷160余处,清理卫生死角3100余处次,清理垃圾5000余吨,解决问题1448处。广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百镇千村”示范工程。三、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着力打造城市优质服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毫不放松抓好“四风”问题整改和庸懒散慢拖瞒治理,实施作风效能集中整治专项行动,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市法院、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等各行业部门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深入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取得较好成效。四、以加强与创新社会治理为重点,着力打造城市优良秩序。大力推进“平安青岛”建设,加强依法治市,被评为首批 “全国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以优化交通秩序为重点,深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先后开展“关爱生命、文明出行”、“文明交通、和谐有序”、“有序乘车、方便你我”等系列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市民自觉摒弃交通陋习。五、以优化社会文化环境为重点,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清明、国庆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组织“网上祭英烈”、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童心向党歌咏、向国旗敬礼等“四项主题活动”。围绕网吧、网络、手机媒体、荧屏声频、校园周边环境和出版物市场等工作重点,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推出两批12类300处“社会课堂”场馆,先后有1000余万人次未成年人走进“社会课堂”。开辟309处“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农村中小学校实现全覆盖。六、以强化长效创建机制为重点,着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强化“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机制,从上到下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创建文明城市领导体制。建立了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调度。强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机制,各区市严格落实属地化管理责任,坚持守土有责。市文明委各成员单位、各创建责任单位严格按照责任分工,加强行业指导和督查整改力度。中央、省驻青单位和驻青部队积极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来,在全市形成了属地管理、条块结合、部门联动、军警民同创共建的良好局面。

    社会文化环境逐步优化

    1000余万人次未成年人走进“社会课堂”

    开辟309处 “乡村学校少年宫”

    全市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以清明、国庆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组织“网上祭英烈”、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童心向党歌咏、向国旗敬礼等“四项主题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践行核心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以承办世园会为契机,组织未成年人开展“赏世界园艺,为美丽青岛添光彩”主题活动,编印世园知识读本,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感受世园、参与世园,从自身做起为建设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组织开展网络淫秽色情信息专项治理 “净网”行动,组织专业力量检查各类手机经营店1020余家,关闭违法违规网站4个,断掉淫秽色情链接11个。加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推出两批12类300处“社会课堂”场馆,印制《未成年人“社会课堂”场馆指南》免费发放给全市中小学生,开设专门网站,加强宣传推广。先后有1000余万人次未成年人走进 “社会课堂”参加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建立11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站)”,在城市社区普遍建设未成年人活动中心。开辟309处“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农村中小学校实现全覆盖,着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强化长效创建机制

    1000余人的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队伍为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志愿服务10万余次

    近年来,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担任市文明委主任,从上到下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创建文明城市领导体制。各级“一把手”亲自对创建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亲自督查指导,亲自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有力的领导保障。

    强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机制。每年都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制定下发青岛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责任分工方案,将各项创建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区市、市直及有关单位,并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的主要指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目标绩效考核之中。中央、省驻青单位和驻青部队充分发扬 “驻在青岛、热爱青岛、建设青岛”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来,在全市形成了属地管理、条块结合、部门联动、军警民同创共建的良好局面。强化日常督查劝戒机制。成立1000余人的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队伍,去年以来为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文明引导、咨询指路、扶老携幼、排忧解难等志愿服务10万余次。建立创城督查专报制度,明确提出加强对创城工作动态监督管理,对中央、省、市发现,新闻媒体以及网络曝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创城专报形式报市领导,并根据不同性质和情况,对责任区市和单位实行黄牌警告、通报批评、取消文明单位称号、年度考核扣分等惩戒措施。

青岛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红飘带车队、微尘、无偿献血志愿者

    青岛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在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留存的卷宗中,保留着自开展“感动青岛”活动以来十多年间各行各业及社会各个阶层涌现出和推荐的道德模范和文明市民典型事迹,他们当中既有“红飘带爱心车队”、“无偿献血志愿者团队”、“岛城微尘”这样的团体,也有扶危济贫伸手扶助、路见不平出手相助、遇到险情主动援助的个人。这些人物和事迹数以千计,他们的行为彰显着“诚信、博大、和谐、卓越”的青岛精神,体现了新世纪青岛人的开放格局、发展模式和创业观念,又表达了青岛人的生存状态、价值取向和不懈追求。

    2014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新成效:志愿服务等工作经验在全省会议上推广;蓝天救援队队长李延照被评为首批全国优秀五星级志愿者;姜恩兰等8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厉见娟等6人被评为“山东好人之星”,入选人数均居全省首位;分别有60个单位、31个村镇、17个社区被新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分别有3个乡镇、80个村庄被评为第二批省级“百镇千村”工程示范镇、“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在全省优秀童谣征集评选中,我市共有13首童谣获奖,一等奖获奖数量占全省一半,总体获奖质量和数量名列全省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各部门、各行业与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见义勇为

  岛城从来不乏见义勇为的楷模,他们当中有老年人,也有正在读书的学生;有普通的打工者,也有驻青的解放军战士;有为了伸张正义与坏人搏斗的义士,也有在危难之时不顾个人安危出手相助的勇士。2003年,为了营救一位素不相识的外地落水女青年,岛城市民葛路奋不顾身地跳进波涛汹涌的海中,英勇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2012年5月,平度小伙张鹏在五四广场海边纵身跳入海中,救起一对落水父女后,婉拒了被救父女的现金酬谢,在众人敬佩的目光中,没有留下姓名,静静地离开了现场,22岁小伙为岛城捧回了“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为了表彰岛城这些见义勇为的个人,青岛市综治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会集中开展奖励活动。

  诚实守信

  2006年11月30日,的哥莫立斌将外地乘客落在出租车上的价值600万元的珠宝及时归还,从那时起,开创了青岛“红飘带精神”。之后,“红飘带”成为这座城市最绚丽的一道风景线。2011年4月1日,出租车司机王升伟再次翻版了莫立斌的善举,面对乘客落在后备厢的19万巨款,他没有动心,通过出租公司找到了深圳失主。如今,这些的哥的姐越发团结,从单打独斗地做好事发展成为集体奉献爱心,“市南区救我救我爱心车队”成员都是来自青岛各个出租车公司的“的哥”师傅,团队的宗旨是帮助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孕妇等需要帮助的人,团队每天大约接送8至10个患者。在众多诚实守信的典型人群中,我们还不能忘记胶州的姜恩兰大妈,丈夫去世后,她无怨无悔10多年替夫还债,用柔弱的双肩扛起110多万元的沉重债务,谱写了一曲巾帼不让须眉、仁义大德的自强赞歌。

  助人为乐

  创建全国文明城,不仅令这座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市民生活的细枝末节。许多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乘坐公交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的行为已经在岛城蔚然成风,不少在青岛旅游的外地游客也曾发出这样的感叹:让座已经成为青岛公交车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为靓丽风景的不仅仅是让座,活跃在岛城的数十支敬老志愿者团队长期以来将爱心和呵护送到老年人的身边。此外,岛城还有1000余人的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队伍上岗,在市区主要交通路口、公交站点、公园广场、旅游景区等,对乱穿马路、乱闯红灯、争道抢行、随意变道、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开展常态化的文明引导、交通劝戒和志愿服务活动。从每年一天的排队日到每天的秩序上车,从与汽车争道到“宁等三分不抢一秒”,乘车排队、上车让座这些生活中的微小细节越发地成为青岛市民的习惯和自觉,彰显着这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

  敬业奉献

  在城市运行中,每个岗位都是不容或缺的环节,为城市文明的发展和传承发挥着各自的力量,比、学、赶、帮、超这五个字,是城市精神赋予每一名劳动者的积极性,也是城市文明不断进步的原动力。胶州市中云街道高州路居委会主任李建慧,帮助社区居民修路、除落瓦、拆危墙,洗脚、请吃饭、送年货,问需问计、建义工队,在大家眼中,她就是大家的一名“勤务兵”、社区居民的“泥瓦匠”,有问题找她准能解决。除了她,还有交运集团青岛温馨校车有限公司驾驶员刘伦杰、市公安局黄岛分局积米崖边防派出所干警牛军鹏、黄岛区铁山卫生院职工张凤香……他们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恪尽职守,用一份责任心、一份进取心、一份对服务人群的爱心,撑起了一片片便民惠民的蓝天,正是他们的兢兢业业,才让青岛这座美丽的城市,焕发出更灿烂的笑容。

  “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他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这是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微尘”获选的颁奖词。

  微尘:

  善举写出城市大爱

  匿名捐款发现“微尘”

  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了青岛市红十字会,要替朋友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5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以便开具收据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当时青岛市红十字会记录中,“微尘”还有多笔捐款,达到了近20万元。这位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但却一直不愿露面。于是,青岛开始了寻找“微尘”的行动。

  肢体残疾的赵毓宝曾经多次捐款,看到许多残疾人难以融入社会,于是他成立了李沧区自强之声艺术团,用艺术表演的形式,带动起20多名残疾人成了助老、助困的热心人。赵毓宝说,每个伸出援助之手的,都是“微尘”,不论以哪种形式,都是一种爱的付出。他曾经看到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退休金走进市红十字会办公室,在募捐花名册上留名“微尘”;一位母亲抱着三岁的儿子,向募捐箱里塞进压岁钱,这名母亲说:“他也当粒小微尘。”

  已成诠释爱心的公益品牌

  从2005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市民认识了“微尘”、走近了“微尘”,“微尘”凝聚起了更多的爱心。很多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了“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的名字。“微尘”已经逐渐超越了一个名字的称谓,成为一个不留姓名无私援助公益事业的群体,一种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

  在广大市民的共同参与下,“微尘”从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群体,逐渐发展成一个诠释爱心的公益品牌,“微尘”善举被放大为整个城市的行为。2005年6月,“微尘”的所有资料被青岛市档案馆永久收藏,这是建国以来该馆第一次整体收藏一项公益活动的资料,并决定追踪收藏后出现的一切有关 “微尘”的资料,不断记录这个城市的文明足迹,为创建和谐社会增添亮丽风景。

  电影《寻找微尘》先后在全国80多个城市上映,倪萍、唐国强、王玉梅、赵保乐、林永健等一批著名的青岛籍演员,甘做“微尘”,不计片酬,真情演绎了众多“微尘”扶贫救困、互助友爱、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微尘”的名字在青岛的大街小巷、全国各个城市、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被广泛传颂,“微尘”精神也成为青岛的一种文化内涵和文化象征。

 

青岛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青岛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让这座城市很有爱 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等群体为青岛城市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在汶川地震、在云南鲁甸地震救援现场,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每次崂山驴友遇险也是他们冲在最前头,他们的名字是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在队长李延照看来,青岛获得这项殊荣实至名归,“我身边的朋友,我看到的都是一些很有爱的事情。”

    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青岛是座有爱的城市 去年在青救助144人

    蓝天救援队现在正式队员55人,后备队员近两百人,是一支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该队采取军事化管理模式,队员年轻有朝气,技能全面,集山地搜救、应急通讯、医疗救治、城市救援、水下搜救、机动远程自然灾害救援等专业于一身,有着丰富的野外生存、救援经验。该队常年活跃在青岛山海救援一线,30多次参加崂山遇险群众救援,自成立以来,成功救援遇险群众300余人。

    在过去一年,蓝天救援队完成了“4·5”山火重、险点位的扑救任务、连续12天不分昼夜的山地搜索任务、鲁甸地震救援,在市红会指导下,开创了红十字救援志愿者成建制使用专业装备专业技能进行现代城市救援先河,救援行动也受到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关注。这一年,蓝天救援队参与了64次救援,仅在青岛救助144人。近几年共计完成救援150次,救助546人。去年云南鲁甸地震发生,作为唯一一支参加救援的民间队伍,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共挖掘出11名遇难者遗体。

    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

    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成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有医生、工人、教授、个体户、农民、退伍军人、无线电爱好者、户外运动教练、游泳健将、心理专家、自由职业者等,遍布在青岛市各区市。救援活动全部为志愿服务性质,不收取任何费用,救援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费用完全由志愿者个人承担,购置的训练、救援装备、设备也以个人自筹和队伍集资为主,充分体现了志愿服务精神。队内建立了一整套应急救援预案,每名队员至少掌握两到三种救援技能,创新了志愿者救援体系。

    青岛获奖实至名归

    “当你遇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能像我们一样伸出无私的援助之手,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也是我们最希望听到的。 ”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李延照说,在青岛志愿服务几乎成了一种常规工作,各行各业都有志愿者,社会的各个角落里都能看到志愿服务,这是一座城市的素养,也是这座城市居民的品质。

    在青岛,提起红飘带,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一件件好人好事,在青岛,红飘带就是美德的“代言者”。2006年的那个冬天,出租车司机莫立斌将捡到的巨款主动交还失主,红飘带就成了这座城市的文明标志。2007年,以出租车司机为主体的红飘带车队正式成立,8年来在岛城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文明自己、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红飘带”精神已经成了青岛市精神文明的一个符号。

    红飘带车队: 传承文明奉献社会

    目前青岛全市大约有1万辆出租车,其中红飘带车队22个,883辆“红飘带”车,每隔几天就有青岛出租车司机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事情发生,将近200名爱心驾驶员在每天的营运中为市民提供着爱心服务,敬老助残、高考义运、救急帮困、社会公益等成为这支队伍的活动主题。

    在“红飘带”车队成员中,曾经涌现出“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凌建华、山东省道德模范和“感动青岛十大人物”莫立斌、青岛市劳动模范李国良、青岛市人大代表徐雪林等家喻户晓的先模人物。这些年来,“红飘带”车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各种形式履行着社会义务,向社会奉献着爱心。坚持十几年进行高考义运,免费接送高考学子;汶川地震后,“红飘带”车队迅速发起捐款倡议,全行业累计捐款捐物120万余元;成立敬老车队,年满70周岁的乘客都免收车费;在“战浒苔、保奥帆”战斗中,200余名“红飘带”车队队员,牺牲休息时间和出车挣钱机会,奋战在清运浒苔第一线……

    随着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红飘带”车队涌现出一批优秀出租汽车驾驶员和群体,艺华出租公司“红飘带”车队队长慕春华不顾众人阻拦,义救倒地八旬老人;交运温馨出租公司高铵等人热心救助烫伤儿童;海博公司“红飘带”车队深夜接送动车晚点乘客;迪生出租公司许峰、中青出租公司王升伟、华青出租公司任志怀等众多驾驶员面对乘客丢失的巨款不动心,及时送还失主;中青出租红飘带车队“志起团队”的12名的哥,组成了爱心接送小组,每周一、三、五轮流接送尿毒症患者任福强前往医院透析,这趟不打表的爱心旅程已经持续了3年多,风雨无阻,从未间断……他们向社会集中展示了客运出租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红飘带”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如今,弘扬“红飘带”精神,已由客运出租车行业的个体行为演变成整个青岛交通运输行业的文明风尚。“红飘带”已成为象征文明与和谐的一面旗帜。

    “我自己是熊猫血,从2011年起,已经参与多次应急献血。”昨天,市民苏春艳告诉记者,只要接到市中心血站的电话,她都第一时间赶去献血。在全市,类似的志愿者一共有3000多人,这个群体曾经感动青岛,荣获“感动青岛”十佳人物群体奖。市中心血站站长王明民介绍,2012年以来,全市临床各类成分血液得到有效供应,未再出现供血紧张状况。无偿献血长效机制的建立,对全市的临床供血发挥了积极的保障作用,大大促进了全市无偿献血事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无偿献血: 奉献热血蔚然成风

    青岛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09年8月,2012年11月调整为青岛市无偿献血红十字志愿者总队。目前队内注册志愿者已达3949人,总队、大队、中队三级管理体系已完善,服务已覆盖全市,累计志愿服务工时达12万小时。志愿者总队已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形成了一支高素质、有活力、有特色的志愿者队伍。我市最小的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今年只有8岁半,名字叫隋雨彤,虽然年龄不大,但对于无偿献血的知识,小女孩却很熟悉。

    “无偿献血可以帮助他人。”隋雨彤告诉记者,她是在爸爸的带领下参加的志愿服务,利用周末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走上街头发放无偿献血宣传单。青岛市无偿献血红十字志愿者总队自成立以来,在各个区市和全部驻青高校都设有中队。他们当中有十几岁的少年,也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们共同进行形式多样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服务工作,为无偿献血宣传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这个城市奉献和文明的象征。

    “熊猫血”,其医学名称为RH阴性血,因其稀有故称“熊猫血”,意为与大熊猫一样珍贵。因此型血极度稀有,因此临床用血时常遇缺口,尤其是出现突发性事件的紧急情况下,很容易危及患者生命。我国汉族人Rh阴性占0.3%,Rh血型不合的输血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母子Rh血型不合的妊娠,有可能发生早产和新生儿溶血症。由于此种血型汉族人群中分布比例非常少,所以一旦有了此种血型病人需要输血,都是志愿者一次次捋臂献血。

    经过了10多年的累积,如今青岛中心血站RH阴性献血者登记在册的献血者达到了3000余人,形成了一支固定的RH阴性献血群体,自1993年至今共有3205名RH阴性献血者多次参加无偿献血,献血量达到2801586毫升。这些献血者经常是半夜被电话铃声叫醒。尽管中心血站储存了大量的血液,其中也包括RH阴性血,但有时需要新鲜血液,因此不得不给应急队的志愿者打电话。每次只要发生产妇大出血、新生儿大溶血、外伤大出血的危急情况后,接到电话的志愿者立马就会出门赶往血站。

    “熊猫血”应急献血志愿服务队曾荣获“感动青岛”十佳人物群体奖。

    酷夏和寒冬,是血液采集比较困难的阶段。为了保障临床用血,2012年9月,青岛市文明办等6部门联合下发文件,把每年的1、2、7、8月第一周的周二作为市级机关公务员无偿献血日。每当这天,血站就将献血车开进机关,开展公务员集中献血活动,此举成为全国首创。青岛市公务员历来有着无偿献血的良好传统。设立公务员献血日后,公务员这个群体已成为青岛市无偿献血的一支重要力量。

    据统计,2014年公务员献血1958人次,60万毫升。在他们的带动下,有更多的市民加入了无偿献血行列,使全市临床用血得到了有效保障,在社会上弘扬了正气,传递了正能量,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光彩。(记者 吴帅 陈珂 王磊江 臧旭平 王建亮 孙启孟)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龙喵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