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窒息的‘桑拿天’来了! ”昨天是入伏第一天,轻雾伴着高温,人不活动浑身都冒汗。岛城各大浴场自然成了市民游客纳凉的好去处,纷纷开启了“下饺子”的模式。昨天,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市区最高气温34.2℃,是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而昨天全市最高温出现在城阳,达到了36.1℃。
发布市区最高34.2℃破纪录
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昨天白天市区的最高温度达到34.2℃。 “今天入伏,这个温度也很符合,34.2℃的高温是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温。 ”市气象台气候科科长李德萍介绍说,去年7月13日市区最高温为28.5℃,当天平度最高温34.2℃。记者了解到,去年青岛入伏是7月18日,而当天的市区最高温为30.1℃,最高温在即墨,为35.3℃。
昨天市区的最高温破了纪录,但其他区市在前段时间就有过36℃以上的高温。记者从市气象台气候科了解到,今年6月6日,平度就达到36.4℃,而6月12日胶州也达到36.5℃的高温,昨天全市最高温出现在城阳36.1℃。据介绍,历史同期,1961年胶州36.6℃、1969年胶州35.3℃、1997年莱西37.3℃、2002年平度35.4℃。
应对平度莱西发高温黄色预警
昨天11时55分、13时17分,平度市和莱西市气象台分别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受暖脊影响,未来三天本市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部地区37℃以上,注意防范。省气象台昨天16时也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14日鲁西北、鲁中和鲁南地区将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济南、德州、聊城、滨州、东营、淄博、菏泽、济宁、枣庄等9市最高气温将达到37℃,局部地区39℃以上。
预报 16日部分地区有雷阵雨
市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我市仍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南风风力不大,14-15日天气晴好,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最高气温沿海地区31℃左右,内陆地区最高气温33~36℃,市民应注意防暑防晒。而16日受弱的冷空气影响,我市北部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云量较多,气温有所下降。
相关新闻
洋大夫争着体验“三伏贴”
昨天万余市民贴了“第一贴”各大医院早起排起长队
晚报讯昨天,海慈医院、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市立医院等开展冬病夏治的科室火爆异常,记者粗略统计,昨天有约1.5万余名市民涌入各大医院贴了三伏贴。医院虽然提前开诊,但心急的市民清晨五点多就已经到医院排队。不仅岛城大人小孩扎堆贴三伏贴,就连在岛城学中医的外国实习医生也体验了三伏贴。
昨天早上7时许,记者在海慈医院看到,国医堂一楼大厅挤满了前来贴三伏贴的市民,挂号区已经有百余名市民在排队。在二楼肺病科诊区,无论是医生诊断、交费还是贴敷区,都挤满了排队的市民。为了方便市民贴敷,肺病科的医生直接在大厅内摆桌子进行诊断。贴敷区,男女分开的队伍各自排出十几米。 “今天5点多就到医院了,以前没贴过,听家里亲戚说贴着效果挺好,今年特地过来试试。 ”市民孙先生说。 “我是从沙子口来的,今天早上赶第一班公交车转车过来的。 ”李女士说。
在海慈医院,熙熙攘攘的大厅内突然冒出了一队金发碧眼穿着白大褂戴着实习医生牌子的外国人。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还主动向医护人员咨询。原来,这是来自荷兰青白中医学院和波兰中医学院的学员,特地来到中国学习中医,在海慈医院进行两周的学习。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贴三伏贴。 ”一名荷兰学员说。趁着现场病人少,外国学员们也体验了一把三伏贴,请海慈医院的医生们帮她们贴敷。贴完后,还仔细向医生询问了贴敷的注意事项。
记者了解到,市民进行三伏贴不必扎堆抢在每伏第一天,每伏的头三天接受贴敷治疗同样有效。中医专家提醒,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应“三伏贴”的方法进行治疗,每个科室都有一些穴位贴敷的禁忌症,患者最好提前一天挂号请医生诊断,经体质辨识确定可以贴敷后,第二天直接到医院接受贴敷,既能保证疗效也节省了排队等候的时间。
昨日各区市最高温
市区 34.2℃城阳区 36.1℃青西新区 34℃胶州市 35.1℃莱西市 34.9℃平度市 35℃即墨市 35.3℃
全市最高温出现在城阳达到36.1℃
◆◆◆全国天气
北京局地气温超42℃ 鲁西北进“烧烤模式”
据中国天气网显示,13日高温天气在全国多省区市持续,东部地区气温普遍超过35℃,华北、西北多地日最高气温逼近40℃,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则出现40℃以上的“烧烤模式”。北京市气象局昨天下午发布称,当日气温已创今年以来新高,局地超过42℃。
中央气象台13日18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14日白天,华北东部、黄淮大部、江淮中西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以及新疆的准噶尔、塔里木、吐鲁番盆地等地有35~37℃的高温天气,其中,北京、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部、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38~40℃。
此外,13日夜间起,新一轮降水过程将在西南地区大部、江南西部、江汉、黄淮西部、江淮西部、华北等地逐渐铺展开来,以中到大雨为主,局部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四川盆地西南部将率先为本轮降水“预热”,部分地区会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10毫米),局地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新华
27省份发高温补贴
7月3日,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卫计委、人社部、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关于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加大防暑降温经费投入”、“依照有关规定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据了解,目前,全国至少已有27个省份明确了2015年高温津贴标准,部分地区的高温津贴已经进入发放期。记者梳理发现,高温津贴天津日补标准最高,每天补助24元。未制定的分别为,河北、黑龙江、西藏、青海等四个省份。
具体的发放标准和发放时长,各省的标准不一。在这27个省份中,有13个省份发放标准为按月发放,另有14个省份按天发放。
按月发放的地区中,如发放高温津贴排名靠前的浙江、山西、江西等省份,津贴金额最高的为山西和江西,为240元每月,浙江省为225元;最低的为山东省,为120元每人每月。
按天发放的地区中,标准最高的为天津,24元每人每天,最低的为贵州,8元每人每天,与天津相差2倍。
高温津贴发放标准高的多数为东部地区。与此相反,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发放高温津贴较低。
相关报道
防暑降温费要发4个月
《山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规定:高温天气是指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的天气;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当日应当停止工作;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至40℃以下,全天户外露天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11时至16时应当暂停户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至37℃以下,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户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加点。用人单位采取空调降温等措施,使工作场所温度低于33℃的,以及因行业特点不能停工或者因生产、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不适用上述规定。
根据《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企业在岗且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列入发放范围。职工未正常出勤的,企业亦可按其实际出勤且提供正常劳动的天数折算发放。青岛市目前企业在岗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为: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8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4个月计发,所发防暑降温费列入企业成本费用。
根据《山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在高温天气期间工作或者户外露天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清凉饮料和含盐饮料;提供的清凉饮料等不能充抵防暑降温费。
热在三伏,养生也在三伏
适度流汗、刮痧、拔罐等传统方法可排解暑湿之毒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闷湿的季节,身体容易感到不适,不过“热在三伏,养生也在三伏”,如果能借此季节排毒,可谓是最佳时机。除了适度流汗,借助刮痧、拔罐等传统方法来排解三伏暑湿之毒,在饮食调养上,还可注意清暑祛火、多酸多甘等原则,以舒适度夏。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且最潮湿闷热的日子,暑湿之毒也最盛,易侵袭人体。但如果通过合理安排饮食,适度流汗,并借助刮痧、拔罐等传统方法,可让身体轻松排去三伏暑湿。
中医专家分析说,相比冬天排毒,三伏天效果会更加明显。不过,是否适合排毒还要看个人的体质,三伏天排毒尤其适合那些具有明显湿热症状的人,主要表现为有严重的痤疮、舌苔厚腻等。对于排毒方式,夏季排汗就是非常重要的排毒方式之一,此外还可推荐拔火罐、刮痧以及以特殊手法的针灸。三伏天,让身体适度出汗,可以带走体内暑湿之邪,流汗可以加快新陈代谢,促进人体排毒,调整人的体温和体液,同时将体内废物排出,血液循环也更为通畅。
但值得提醒的是,出汗时人体毛孔张开,最好赶快擦干身子,避免吹风和吹空调,防止寒气侵入,引发感冒。刮痧后要避免凉水澡、吃冷饮。三伏天适当身体流汗后要注意补充水分。此外,排毒也要因人而异,有些特殊人群不宜受到过大刺激,如老人、孩子等体质较弱的人。
俗语说: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在高温三伏天,在酷热的室外做大量高强度运动,也是不可取的。夏天本来体温就高,再加上户外锻炼增加皮肤热量,人体脱水速度加快,特别是心血管运氧能力下降,容易出现神经系统紊乱。专家建议一个“慢”字,在三伏天做些慢运动、有氧运动,在温度不是特别高时,到户外散步、打太极拳或游泳,一来不会中暑,二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三伏有三忌
一忌空腹饮茶
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因此,夏季饮茶,应是在餐后饮二到三杯为宜,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
二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即使是热水洗浴,也要注意浴后避风,对小儿尤其如此。
三忌夜卧贪凉
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夜卧吹冷,极易导致阳气折损。我们现代人尤其要注意,晚上睡觉不要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是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