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修旧如旧,回澜阁明起免费开放
昨日记者获悉,栈桥回澜阁于2016年1月移交市南区管理后,有关方面邀请建筑、安全、文物、消防等方面专家对其进行了评估论证,在依法依规、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制定了方案,进行修缮及布展。目前回澜阁修缮和布展工作已经完成,并将于4月30日免费开放。
不改变任何原有设计和外观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栈桥,只见回澜阁外侧的脚手架围栏已经拆除,只剩北侧还有一部分施工围挡,阻止游客靠近。乍一看回澜阁外貌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仔细一瞅就会注意到所有的漆面都光洁如新,原来脱落的漆面全部修整完毕,而柱子上被游客刻画的痕迹也已经清除。阁子顶部的琉璃黄瓦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金光,重新雕画的蓝底横梁更加古色古香。走进回澜阁内部,原有的各个工艺品销售摊位消失不见,原来拥挤不堪的内部空间完全放开,可以在内部信步观海。
记者了解到,回澜阁原设计为一座层高两层的亭式建筑,为便于游客观赏海景,一层设计为敞开式,后在征得市民的意见后进行了重新设计,建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两层楼阁式。回澜阁建成后,吸引了全国很多地方的人前来观看。这座重檐八角阁也成为中国建筑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处建筑,已经是一处文物。此次整修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没有改变回澜阁任何原有设计和外观。
免费开放最多同时容纳40人
市南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申天寿告诉记者,从4月30日开始,回澜阁对外免费开放试运行,开放时间为上午8时30分到下午4时30分。为保证游客安全及文物保护,仅对一楼开放。一楼游客瞬时最大承载量为40人,随出随进,循环游览。游客游览回澜阁,可在入口处免费领取回澜阁游览卡,持卡方可进入阁内游览。为确保安全,游客应避免长时间在桥面和回澜阁内逗留。待参观游览结束后,可在出口处将游览卡交还给工作人员。
“我们会根据阁子外侧游客排队情况对阁子内游览的游客适当提醒,加快循环速度,让更多的游客可以到内部参观。 ”申天寿介绍。
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作流量预警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游客们能够在栈桥玩得开心,此次首次引入红外扫描人脸识别系统。申天寿介绍,这套人脸识别系统将安装在栈桥北侧的灯桩上,显示控制中枢设置在栈桥管理办公室,这套系统会详细记录进入栈桥的游客数量,然后减去走出栈桥的游客数量,得出栈桥上停留的人数。
栈桥的最大游客承载量为6360人,如果栈桥游客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的80%时,系统便会报警,工作人员会及时上前控制。为了更好地维护游览秩序,栈桥景区安排了30多名保安人员巡逻。游客可随时关注旅游预警和提示,选择合适的时间到栈桥回澜阁景区游览。游客游览回澜阁时,需服从工作人员引导指挥,有序游览;阁内禁止吸烟,不得乱刻乱涂乱画,乱扔垃圾,文明游览,确保文物安全。
新闻链接
回澜阁内历史“回澜”
记者获悉,遵照《文物保护法》和《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市南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市南区征求文物、城规等专家意见,制定回澜阁保护利用方案。依托回澜阁建筑空间,通过主题展陈的方式,全面展示青岛近现代历史、人文、民俗等独特城市风貌。其中,首期展览内容以栈桥回澜阁的历史文化为主题,使之成为展示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的文化窗口;在不破坏原有建筑架构与主体的前提下,展陈按照“简约、古朴、典雅”的设计原则,采取可移动式能够独立站立的单体展柜,采用抗腐蚀的金属喷漆仿木制作。展柜紧贴内侧墙壁摆放,既保证平稳站立,又最大限度节约空间。设置电子屏展板,不断丰富展示形式,同时启动了“城的地标、我的乡愁”征集活动,征集栈桥及回澜阁的老照片,不断丰富展陈文物史料,打造文化展示窗口。
“进来看了这些展览内容才知道我们的栈桥和回澜阁有这么多的故事,想想都觉得震撼。 ”在回澜阁内参观的市民郭先生说。市南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吴大钢告诉记者,现场六十多张老照片将栈桥的前世今生详尽叙述,所有现场摆放的资料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把最能展现栈桥历史的关键内容放置在现场,除了有回澜阁的历史,还有栈桥以及回澜阁当时的设计图纸,德占时期的界石仿品,下一步还会根据收集到的回澜阁资料及时更新,把更多历史内容展现给大家。(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宋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