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作为缺水型城市,近年来青岛多方拓展水源,海水淡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记者3月23日从市城市管理局供水管理处获悉,目前,《青岛市海水淡化矿化水质提升规划》预计于年内编制完成,一谷两区将成为青岛海水淡化布局重点区域。
据了解,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岛水资源紧张状况日益突出。连续多年的干旱天气更是使青岛超过九成原水依赖客水。“此前,棘洪滩水库的引黄水只需供应市内三区即可,随着本地水源的减少,棘洪滩水库引来的黄河水、长江水已经要面向全市六区四市供应。”市城市管理局供水管理处副处长周广安表示,为了拓展本地水源,确保城市供水安全,青岛瞄准了海水淡化、再生水和雨水回用三个方向进行探索,海水淡化因为供应充足、品质稳定成为主攻方向。
青岛市具有发展海水淡化的良好基础,近年来已相继建成的海水淡化装备总规模达到23.2万立方米/日,包括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公司、董家口海水淡化厂、大唐黄岛发电有限公司海水淡化设备、华电青岛发电厂海水淡化设备和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海水淡化设备。淡化海水主要应用于工业锅炉用水,日使用量达3万立方米/日,有效的替代了淡水资源。
周广安表示,青岛争取利用五年的时间使海水淡化能力达到60万立方米/日。目前,《青岛市海水淡化矿化水质提升规划》正在积极编制中。《规划》将根据城市供水需求,科学确定海水淡化项目的布局、产能、选址、管网布局,并研究推进海水淡化的鼓励政策和约束性措施。工业企业密集的蓝色硅谷、红岛经济区、黄岛区将是海水淡化布局重点区域。其中,位于蓝色硅谷的即东5万立方米/日海水淡化项目将于今年启动,有望缓解区域供水紧张局面。
“目前,六区四市的日均供水量已达到150万立方米,60万立方米的日海水淡化能力顺利建成将有效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周广安告诉记者,更大的意义还不止于此。通过积极布局海水淡化,青岛将充分调动在海洋产业的雄厚资源,以项目建设带动科技攻关、设备研发制造、资源综合利用、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等全产业链发展,为全市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打造一个新亮点。(记者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