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独家】
(文/于泓 图/孙志文)
你见过凌晨2点的地铁3号线么?
7月27日22时56分,送完最后一批乘客的地铁3号线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准备返回车辆段休息,但是对于地铁接触轨检修工来说,他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接触轨检修是个什么工种?简单来说,地铁是靠电力驱动的,负责给车辆提供电力的“第三轨”叫做接触轨,而接触轨检修工的工作就是维护这些设备,保证车辆的供电安全。
“我们工作的地方,别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来。”26岁的刘清宇是地铁3号线接触轨检修班的班长,与其他地铁工种不同,检修工作需要师傅们昼伏夜出,三两个人一组,沿着地铁3号线的轨道,一步一步地检查每种设施,这种工作一般会从当天晚上11点开始,持续到次日凌晨3、4点。
踏破“铁鞋” 每天暴走5公里
7月27日23:00,刘清宇和工人们一起来到了万年泉路站,等车站的中控中心确认轨道已经完全断电之后,师傅们才能进入轨道进行作业。在此之前,作为班长,刘清宇会组织大家摆放好工具进行拍照,同样的事情在结束检修时也要做一遍,为的就是确保没有工具被忘在隧道里。
“如果要下隧道的话,你们必须先换上工鞋。”知道记者要来采访,刘清宇给记者准备和工人师傅们一样的工鞋,与我们平时穿的鞋不一样,鞋底和鞋头部分除了外面的一层皮子里面还嵌入了一层钢板,可以防止施工过程中的脚步穿刺,但副作用就是这种鞋极其笨重,每只差不多就能有1斤沉,而且脚踩上去超级硬,全无舒适度可言。
“你们今天算是幸运的,根据计划,咱们今天只要从万年泉路站检修到海尔路站就行了。”刘清宇说,一般来说,像他们这样的检修工人,每晚基本上都要暴走5公里左右。
如果是坐地铁,从万年泉路站到海尔路站只需要2分钟左右的时间,但这段距离用走路的话,检修工人们差不多要用上一个小时。这期间他们不但要走路,还要负责检查绝缘支架和松动的螺栓,平均每次作业要检查大约400个螺栓、70多个支架。
地下18米的隧道,并不像记者想象中的那么阴冷,隧道两旁不单有照明设备,而且整条隧道温度适宜,可以说是冬暖夏凉,但环境再新再奇,对于第一次走轨道的记者来说,每走一步都是“生无可恋”,穿着“铁鞋”走得时间越长、越难受,步子也就越沉。
“最远一次,我们从地铁大厦一直走到振华路站。”刘清宇说,这点路程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也因为工作的性质,检修师傅们常年占据着给自朋友圈里的步数第一。
班组上唯一的女兵
在一群小伙子中间,彭一又显得有些特别,作为80后的她已经是一位四岁孩子的妈妈。在来地铁之前,电气专业毕业的彭一又一直在做文书类的工作。今年年初,彭一又通过社招来到了接触轨检修班组,丈夫的工作调动让夫妻俩同时来到了青岛。在她看来,重新回到一线的感觉,辛苦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同事间的互帮互助,尤其是身边这些90后弟弟们,给了她不少照顾。
“工作标准不会因为你的性别降低。”彭一又说作为“新人”,她之前一直在接受培训,不久前刚刚取得了工作资质,像更换端部弯头这样的工作,也是新人入职的必修课,与别人不同的是,她的培训是在户外,顶着三十多度的高温。
“要说困难,就是担心孩子吧。”彭一又说,孩子现在是她妈妈在帮着带,有时候上夜班,第二天休息的时候就没精力陪孩子了,作为母亲,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法更多地参与孩子的成长才是最遗憾的。
基础负重15公斤 扛过上百斤的设备
接触轨的检修不仅仅是走走看看那么简单,作为一线工人,接触轨检修师傅们每个人都要备着重达15公斤的各种工具,除了拧螺栓、检查绝缘支架,工人师傅们还要负责接触轨的清理,从区间中部的消防栓取水、除灰,有时候更换接触轨部件,则是完全需要师傅们人力搬运。
24岁的张新刚是今年刚刚上岗的地铁委培生,不久前刚刚参加了班上接触轨端部弯头更换任务,在他看来与更换设备相比,背工具暴走什么的都是浮云。
“一百多斤的端部弯头,隧道里设备下不去,只能人力抬,而且更换地点是在隧道的区间中部,我们就这么抬着一直走到现场。”张新刚告诉记者,他们班组平均两天就要上一次夜班,上白班的时候,负责检修的是车辆段里户外的设备,尽管夜班辛苦,但是他还是更愿意上夜班,在隧道里面,最起码还能有个凉快些工作环境,青岛太阳最毒的那几天,他们几个在户外工作的兄弟,脖子直接晒暴皮了。其实叫检修工人“师傅”并不大合适,刘清宇班上的工人大多是92、93年刚刚参加工作的委培生,刚出校门不久就被分配到了最辛苦的岗位接受锻炼。
累到睡不着 感觉身体被“掏空”了
上夜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90后的检修小哥们用了一句广告语回答记者:“感觉身体被掏空了。”张新刚说,他在上学的时候也通宵过,但是在宿舍打游戏自然没法跟工作比,上完夜班回家,他基本上倒头就是睡。 “能睡着还是比较幸福的,有时候能累到睡不着。”班长刘清宇说,他下夜班的时候,经常是累到睡不着,只有挨到中午才能勉强睡下,但时间不会太长,用不了多久就会被电话叫醒,在家加班。
尽管岁数不大,但是刘清宇已经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接触轨检修工人了,曾经在广州地铁从事过相同的工作,在地铁3号线开通前夕,刘清宇回到了青岛,在自己的家乡服务地铁。 “不光是我们,所有地铁员工现在都是这种工作速度。”刘清宇说,这几年是青岛地铁的建设的发力期,不光是像他这样的一线员工,各个岗位上的同事都在拼,恨不得每天再多出12个小时,让市民可以早点坐上四通八达的地铁。
在正式开始工作之前,刘清宇会跟大家一起开个简单的班前会。
拿好工具,准备出发!
下隧道前,要摆好工具,确保没有工具被忘在隧道里。
刘清宇弯下腰,将头探进接触轨下方,仔细检查轨道磨损情况。
除了目测,工人还要检测绝缘支架是否带电。
工人有专门的反光镜可以查看接触轨死角上的磨损情况。
高大的隧道,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
检查结束后上到车站里,班长刘清宇已是满头大汗。
班上的同事们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水。为了减轻负重,他们一般不自带水杯。
向你们致敬!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