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东镇老炮】5000元闯荡江湖 如今他成了台东“贴膜一哥”

2022-09-01 06:08 作者:李丽涛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李丽涛 徐斌)

“5000元能干什么?”台东“贴膜一哥”管军的回答是:“能开两家店。”

17年前,管军就是揣着仅有的5000元,只身来台东闯荡的。从最初的一米小柜台,到如今打造出自己的贴膜品牌,在寸土寸金的台东步行街连开两家店,成为小有名气的“贴膜哥”。

为了练习贴膜划得手心鲜血直流,为了创新跑遍大江南北研发贴膜机,管军将贴膜这件事做到了极致。回望自己在台东奋斗的17年,既获得了事业的成功,也收获了家庭的美满,未来,他还将坚守在这里。

5000元只身闯青 他开起了自己的品牌店

2005年,20岁的管军只身从日照来青岛闯荡,全身上下所有的创业资金加起来也不超过5000元。考察了青岛多个商圈后,他最终选择了台东,在国美电器租了个一平米柜台做手机喷漆,一股脑把本金全投了进去。“我就觉得在台东开店能成,大不了赔光了就打道回府呗。”对于自己的第一次尝试,管军倒是看得很开。

在那个流行翻盖手机的年代,凭借着一番手机喷漆技术,管军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一年内就攒下了小两万。可随着手机外壳逐渐从塑料变成金属材质,手机喷漆的需求也渐渐减少,管军敏锐转战手机贴膜市场,用自己赚下的第一桶金,在台东步行街盘下一个两平米小店,取名为“贴膜哥”。

“咱是干贴膜的,就直接取了这俩字儿言简意赅,选‘哥’这个字是随潮流,也正符合我身上这个江湖味,叫起来还挺有意思。”那个时候的管军应该也不会想到,伴随着按键机到智能机的发展,自己的贴膜店能一直走到今天。从一家店到两家店,甚至是以后更多分店,“贴膜哥”渐渐成为台东远近闻名的贴膜品牌。

在手心刻膜 忍痛练习只为练就贴膜技术

用管军的话说,贴膜的技术门槛并不高,说到底就是“细致”两个字。贴膜的相关培训,管军一堂课都没上过,全靠自己摸索。“要说我这贴膜的手艺啊,那还真是在手心里一刀一刀刻出来的。”

不同于现在常见的钢化膜贴膜,最初的手机贴膜,要将整个手机屏幕及外壳用软膜全包起来,再用小刀将多余的膜裁掉,让各个拐角弧度都完美贴合,起到既美观又防摔的作用。

因为一不小心就容易将手机刮花,早期的手机贴膜的确是个精细活儿。贴膜之初,管军就曾因业务不熟练,将朋友一部新手机的屏幕给刮花了。自责了好一阵后,管军下定决心精进贴膜技术,为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他想到在手掌心里刻膜。

将手机软膜覆盖在手心,拿着小刀一点点雕刻,感受刀片在膜上划过的痕迹。重了会划伤手心,轻了就裁不开膜,以此来掌控力度。一天练下来,管军的手里总会多几条血淋淋的伤口,他却不以为意。闭关操练了一周后,终于无师自通。

掌握贴膜要义后,“贴膜哥”渐渐在台东站稳了脚跟。零几年的时候,贴一部直板手机50元左右,翻盖手机则更贵。随着口碑的积累,贴膜哥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两平米的小店,一年的营业额甚至能达到五六十万。赚钱之余,管军也更多寻找到这份工作的成就感。“看着手机贴完膜焕然一新的样子,我就觉得特别爽。”

当“贴膜哥”变“贴膜叔” 我的青春奋斗在台东

近年来,贴膜行业的竞争是越发激烈。当初的全包膜都变成贴钢化膜,随贴随走,技术门槛也更低,遍地都是5元、10元一贴的小摊。十几年前一起干贴膜的兄弟们都纷纷转行,但管军始终坚守着这份事业,不仅在台东又扩出一家店,接下来还有继续开新店的打算。“我是那种干一行就要坚持到底的人,无论如何,贴膜店我一定会继续干下去。”

如今的“贴膜哥”不只是贴膜,还增加了手机维修等一站式服务。为了进一步解决顾客的需求,管军耗时两年,还研发出一款获得专利的“整机膜机器”。只需将手机放在机器上,通过热风让防摔膜自动吸附在机体上,即便是不戴手机壳也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别无我有,别有我精。”这是管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些年来,“贴膜哥”的名号不止流传在台东,更是走出去青岛,名声在外。前不久还有个济宁的顾客,专门把新手机寄过来,只为贴个整机膜。

“上学的时候就在这里贴膜,现在孩子都上学了,我还在你这贴膜。”管军总能听到老顾客说起以前的事情,恍惚间发现,从最初一个人在台东创业,到现在结婚生子,还收获了那么多长情的老顾客,自己在台东这17年的奋斗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当“贴膜哥”变成“贴膜叔”,管军用自己的整个青春在台东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对于未来,他依旧充满信心:“我还想把店开到各个区市,打造一个手机生活馆,让贴膜哥成为百年老店!”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