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又出手了!
2月5日,山东省政府印发的《关于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暨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二批)》(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发布,旨在促进山东经济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确保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上半年全面向上向好。
这是继2022年12月31日,山东省政府印发的《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一批)的通知》发布以来,时隔1个月零5天,再次以省政府名义发布扶持政策。
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该文被冠以“鲁政发〔2023〕1号”的文号。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鲁政发”一共编了18号,规格高、数量少。2023“一号文件”便是政策清单,足见其分量和政策取向。
一年春做首。2月4日,立春。这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天,万物生机勃发,人们意气风发,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迈开步子,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政策是经济发展、企业成长的“阳光雨露”,山东两批政策清单的及时出台,好比是降下了两场“及时雨”。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将为企业带来满满的获得感,与此同时释放出的信心和决心,将极大提振市场的信心和企业的士气。
《若干政策措施》共六部分37条政策措施,包括加大援企惠企力度、加快恢复和提振消费、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全力稳住外贸外资、优化提升供给质量、有效释放改革动力活力等,指向明确,措施精准,力度很大,逐一梳理,里面蕴含着不少青岛机遇。
01
援企惠企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稳增长的主力。企业稳,则经济稳。
三年疫情,市场主体承压,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影响更为严重,信心不足的问题亟待破解。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免除它们的后顾之忧,才能激励企业提振信心,放手去干。
《若干政策措施》把“加大援企惠企力度”放在首位,部署实施8条政策措施,很实在,很实惠。比如,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暂免征收2023年一季度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生产经营确有困难的纳税人,可申请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单户授信额度最高3000万元,给予不超过4%的优惠贷款利率;全省小微企业申请160千瓦及以下用电报装的,由供电企业负责公共电网至用户电能表的全部投资……
2022年,青岛经济能够顶住压力、负重前行,关键就在于有一大批敢闯敢拼、善作善成的企业。截至2022年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205万余户,其中企业超过77万户。
2023年,青岛经济要加快恢复式增长,企业仍将是主力军,要加强政策创新供给,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要用好用足上述政策措施,让更多企业沐浴到“阳光雨露”。
02
提振消费
消费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供给。这几年消费受疫情冲击非常明显,但疫情趋稳后消费复苏潜力也最大。这一判断已经在春节和元宵节假期火爆的烟火气中得到验证,下一步要发力“撩旺”烟火气。
《若干政策措施》部署了加快恢复和提振消费的5条政策措施,主要是实施“山东消费提振年”行动,扩大文旅消费,实施电商“三个十”计划,促进养老托育和住房消费等。其中不乏真金白银的支持,比如,对新认定的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市、区),省级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购买家庭唯一住房或第二套改善性住房,可通过适当方式予以支持。
眼下,消费正呈现“反弹”势头,要乘势而上,做好政策引导,做好配套工作,以稳就业、促增收解决“不敢消费”问题,以提品质、强引导解决“不愿消费”问题,以创场景、优环境解决“不便消费”问题,大力提振消费信心,加快推动消费复苏。
春节前后,青岛及时出台一揽子促消费政策,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要统筹用好省市政策,形成合力,放大政策效应。
03
扩大投资
三重压力下,投资的作用凸显,在2022年逆势上升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1%。2023年,要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增长,发挥好投资的应有作用非常重要。
《若干政策措施》部署了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10条政策措施,包括,确保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一季度完成投资6000亿元以上;加快2023年提前下达的2184亿元专项债券发行;抓好20个事关重大生产力布局项目建设,再谋划10个左右支撑性引擎性项目;筛选实施1200个重大技改项目,统筹不少于5亿元资金,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码头及相关站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用好5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考核奖励资金和3000万元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对考核前列的市给予正向激励。
青岛固定资产投资稳中向好,重点领域投资持续发力。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5%,这一增速与全国(5.1%)全省(6.1%)水平当体相当,但还不够快,有不小的提升空间。今年,青岛安排了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也出台了促进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措施,要统筹省市政策,加快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04
稳住外贸外资
作为沿海开放省份,山东外向型经济发达,外部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22年,山东货物进出口总值3.3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8%,实际使用外资翻了近一番,外贸外资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若干政策措施》部署了全力稳住外贸外资的4条政策措施,包括分批次组织企业“抱团出海”,集中签约一批外贸订单和重大外资项目;安排展会项目130个左右,对年内主办类展会和各市组织的重点类展会展位费给予80%补贴,助力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在全球重点海外仓布局“山东品牌商品展示中心”,“前展后仓”拓展国际市场;筹备办好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儒商大会、港澳山东周等重大活动。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外向型经济发达,体量大、作用关键。2022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9117.2亿元,占全省、全国比重分别为27.4%和2.2%,较上半年提升1.3和0.1个百分点。新引进世界500强项目26个,新设过亿美元外资项目31个。
青岛作为山东的龙头,首先是对外开放的龙头。2023年,要在开拓海外市场、稳住外贸马车、吸引外资上再发力,用好政策的引领作用,提振企业信心。
05
优化供给
供给水平说到底就是市场竞争力。供给水平高,匹配需求的能力强,商品与服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企业的产能才能释放,经济循环才能畅通。
《若干政策措施》对优化提升供给质量着墨颇多,包括7条政策措施,设立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奖励资金,分档给予单户累计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奖励;制定单项冠军培育提升工作方案,新增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2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瞪羚企业4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以上;支持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济南、青岛、淄博3大生态环保产业集群建设;省级财政安排衔接资金31亿元,重点支持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培育壮大乡村产业。
提升供给能力,是应对“供给冲击”的有效手段。2月4日召开的青岛市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塑造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快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尤其是,制造业是青岛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要按照山东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安排,落实全省优化提升供给质量的政策措施,牢牢抓住工业经济发展,全力抢进度、促生产,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06
释放动力活力
改革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山东要实现“走在前、开新局”,必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塑强竞争优势,释放澎湃动力。
《若干政策措施》部署了有效释放改革动力活力的3条政策措施,主要是实施要素配置、营商环境、国企民企集成改革等。具体做法包括,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充分发挥各类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推动涉企全生命周期事项集成化办理;制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梯次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好企业;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
青岛是靠吃改革开放饭发展起来的。今年的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深化改革开放上持续用力,推进深层次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充分释放发展潜能、塑强竞争优势。要以上述政策为牵引,立足自身实际,在深化市场化改革、强化开放平台引领、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强市、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深度服务和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方面持续发力,用好“关键一招”。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做好政策承接,及时做好配套落地,加快释放政策效应,让更多企业享受到实惠,增强前行的信心和底气,政企联手,共赴美好。
(作者 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