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社会 > 正文

七成常用中药材涨超2倍 板蓝根从3元涨到30元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作者:白林 供图 2015-03-09 07:31:23 字号:A- A+

板蓝根从3元左右最高涨到30元

板蓝根从3元左右最高涨到30元

    常用的中药材如金银花从27元一公斤最高涨到360元一公斤,板蓝根从3元左右最高涨到30元,太子参从200多元最高涨到500元左右。相比以往,有70%至80%的常用中药材价格上涨超过2倍以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物价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建立重点品种的市场运行信息监测、预警体系,把握中药价格信息,对非正常的价格波动给予及时行政干预,并严厉打击人为抬高药价、囤积居奇等行为。尽快建立并不断完善中药材收储制度,实现国家对大宗中药材品种的收储管理。

    “常用的中药材如金银花从27元一公斤最高涨到360元一公斤,板蓝根从3元左右最高涨到30元,太子参从200多元最高涨到500元左右。尽管近两年大多数中药材价格有所降低,但相比以往,有70%至80%的常用中药材价格上涨超过2倍以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说。

    “许多中医师都感觉到中药处方费用在不断提高,原来治疗感冒咳嗽一服药两三元,现在需要50元左右;治大病上百、甚至二三百元一服药。”他说,市场需求量增大,可种养殖中药材受用工费提高,农副产品特殊市场规律波动,野生中药材过度开发导致减少,不法商贩投机炒作、囤积居奇等因素影响造成中药材价格上涨,对中药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吴以岭说,中药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涨的巨大压力,中药原材料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再加上人工、设备更新等成本的提高,同时又受国家药品限价、降价政策的影响。许多效高价低的产品要么缩减产量、要么直接停产,个别企业甚至可能在原材料方面偷工减料。

    同时,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不再,不利于中医药在基层的推广应用。过高的药材价格带来的利益诱惑,使得中药材资源过度采伐,部分中药材品种无药可用。价格过高使得制假售假者增多,老百姓深受其害。

    为此,吴以岭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物价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建立重点品种的市场运行信息监测、预警体系,把握中药价格信息,对非正常的价格波动给予及时行政干预,并严厉打击人为抬高药价、囤积居奇等行为。尽快建立并不断完善中药材收储制度,实现国家对大宗中药材品种的收储管理。

    “对资源稀缺和能人工种养殖的品种,由国家农业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统一调研,对这些品种的繁育、种养殖给予资金、技术、政策支持。建立中药材信息系统,掌握中药材供求关系,尤其是可种养殖的品种,积极引导药农种养品种与数量。对影响国家环境与生态的不可再生品种进一步组织行业专家制定名录进行调研,寻求替代品种,有组织地在药典中明确。”吴以岭说。(记者 白林)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上上签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