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商业巨头折戟青岛 四方乐购月底关门
英国商业巨头折戟青岛 四方乐购月底关门
商场如战场,在李沧、城阳等地多个商业综合体崛起的同时,也有个别商场因经营不利倒下。6月2日,位于人民路上与四方利群“隔路相望”的四方乐都汇商场内乐购超市开始清仓,内部其他门店也早已在4月份封闭。四方乐都汇是英国TESCO(乐购)在岛城开设的商场,内设乐购超市。“外来的和尚不一定会念经”,竞争失利、定位不准、水土不服是业内人士对这个外来巨头败北岛城原因的总结。在乐购之前,诺玛特、普尔斯马特、法宝等部分外来商场同样失利于青岛。
超市大甩卖忙着清仓
昨日下午,记者赶到四方乐都汇商场内,发现一楼已经空荡荡,进出的人并不多。商场二楼整个楼层仅有一家女衣店和饰品摊还在营业,衣服全部打折。三楼和四楼的电梯已封闭,要上四楼和五楼只能乘厢式电梯。四楼和五楼的状况也跟二楼差不多,大多数店面都已撤走。
位于二三楼的乐购超市内客流还算正常,因为昨日起超市开始清仓,所有物品价格优惠。在超市内,玩具、女装以及家庭用品开始堆在柜台上大促销,引得不少市民前来选购;而生鲜区、食品区等,由于价格便宜,柜台都被抢购一空了,销售人员已不见踪影。一些化妆品、白酒、书籍、饮料等都贴上了折扣信息。
“今天要把牌子全部摘除了。 ”在超市内,几位工作人员忙着摘除大海报,搬运柜台。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超市什么时候卖光就什么时候关门。
6月底之前必须撤走
在三楼开儿童乐园的孙经理还在坚持最后几天,“乐都汇负责
人告诉我们6月底之前撤走。”孙经理说,他现在在寻找下家。“现在
不清楚商场下一步要干嘛,心里很没底,还是先找下家才行。 ”
据了解,乐购3月8日关闭了四楼整层的餐饮,味千拉面也已经全部撤离,负责亚太地区的招商总监也已经跳槽了。记者拨打乐购“招商热线”询问时,一位姓杨的工作人员表示,商场内部现在正在调整,估计摊位得到春节才能开始往外租。而该商场金逸影城负责人辛先生则表示,他们目前依然在营业。
据一位业内人士称,此前有传闻说华润要收购乐购,但最终没能谈妥,这次据说是另一家外资企业要收购,但是具体是谁,怎么收购都没有准确消息。
定位不准伤于价格战
乐都汇总建筑面积达7.6万平方米,是四方利群的两倍;超市区达1.4万平米,是利群的4倍;拥有752个停车位的大型停车场和开阔的门前广场;为了吸引客源,商场还曾经开辟了13个线路的免费购物班车……一出手就咄咄逼人的英国零售商TESCO(乐购),为何败北四方?
开业之初,乐购超市曾经发起了近年来青岛最热闹的价格战,想通过低价从利群手中抢夺客源,几百种商品价格一降再降,多次拼出全城最低价,比农贸市场还便宜。引得市北、李沧区的居民都来人民路购物。但长久以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却让乐购元气大伤。
在消费大众化的原四方老城区,乐都汇商场的定位曾招致不少业内人士微词:招商环节屡出问题,高档的进不来,部分如地摊货的摊位流动频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岛城商业界人士说,英国方面虽然对人民路乐都汇寄予厚望,但通盘考虑全球大局,不能在一家门店上无限制地提供资金支持。当英方认为投入已经足够多,却没有收效时,就开始频频更换经营管理团队。频繁的人事更迭中,乐购在人民路的首战败下阵来。
外来和尚未必会念经
“现在看来,外资零售商的优势不再,跟目前的投资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在外资零售企业被引进之初,用地、税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惠政策。目前,外资与国内企业站到同一平台,平等竞争是大势所趋。 ”中国海洋大学营销系系主任崔迅说,从2008年起,强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奥运会的举办,为青岛带来的全球知名度,使得中外零售商纷纷选择青岛。但现在看来,不少通过店面租赁的方式来获取利润的国外商家已经开始尴尬。
市商务局商业流通与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认为,青岛商业近几年变更巨大,处于同一地盘的想“竞合”,但谁也不敢不应对竞争。“2014年的世园会即将到来,势必让青岛商业竞争更进一步。”该负责人表示,外来零售企业想要立足青岛并有所发展,必须要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重视自身的消费群才行。
多家零售巨头曾失利青岛
记者了解到,TESCO除了四方店之外,位于宁夏路的项目推迟了两年还未开业,而城阳的项目也没了下文,该公司在青似乎一直不太顺利。与此类似的情形曾发生在十年前的台东利群和对面的当代购物广场之间。
因为距离近,台东利群和对面的当代购物广场就通过低价竞争来争取客源,当代购物广场在鏖战几年后退出零售市场。而麦凯乐之前的新城市广场也因没有自身特色,仅经营半年就不得不关门。最早进入青岛的日资JUSCO市北区店也因为缺少人气,在经营几年后关门。在此前十年的商业网点发展中,青岛不乏大型商场在闹市区折戟沉沙的先例。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汇聚了超市、店铺、游乐场等业态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成为岛城商业新符号。但从2003年起,诺玛特、普尔斯马特、法宝等国外零售业巨头先后在青岛失利。近年来,沃尔玛放缓了在中国的开店速度、乐天玛特在青岛城阳关店,这些外国零售大佬在华经营的压力也日渐增大。(记者 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