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 正文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经济外交转安全外交 李克强倡亚太区域新安全观

来源:东方早报-- 2013-10-11 13:54:03 字号:TT

  10日,文莱斯里巴加湾,参加东盟+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各国领导人在会议开始前合影留念。

  东亚许多国家都使用筷子,用筷子的人都知道,一根筷子很难吃着东西,两根筷子一起用才能夹到食物,一把筷子捆在一起就不易折断。每个峰会成员国对地区的安全稳定都负有责任。——李克强

  据《东方早报》报道,中国终于开始在地区安全问题上扮演概念设置国的角色。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天在文莱举行的第八届东亚峰会上表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架构众多,建立一个符合地区实际、满足各方需要的区域安全架构势在必行。分析认为,这是中国政府首脑在亚太地区首次倡议建立一种安全架构,不仅显示出中国议题设置能力得到加强,也体现出中国力图更加积极承担地区安全责任的愿望,更显示出中国新一届政府开始从以经济利益主导的外交政策调整至安全利益和政治利益优先的外交政策,以更好地应付安全威胁。

  外交学院教授苏浩认为,结合中国愿与东盟国家积极探讨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表态,“中国不会像过去美国那样主导地区安全局势,而是会积极推动,与地区内外各国共同推动、参与到亚太区域安全架构的构建中去。”

  不过,中国亦未放弃经济外交。李克强昨天还指出,中方主张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坚持开放、包容、透明的原则,愿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各成员共同努力,力争于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谈判,达成一个现代、全面、高质量、互惠的自贸协定。

  “筷子捆一起不易折断”

  李克强在演讲中说,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架构众多,建立一个符合地区实际,满足各方需要的区域安全架构势在必行。“东亚许多国家都使用筷子,用筷子的人都知道,一根筷子很难吃着东西,两根筷子一起用才能夹到食物,一把筷子捆在一起就不易折断。每个峰会成员国对地区的安全稳定都负有责任,希望和平之光永远普照东亚大地,让东亚永享稳定安宁。

  苏浩告诉记者,中国倡议构筑亚太新型“共同安全合作”机制的构想由来已久,“但此次李克强的发言则可视作中国高级领导人在国际场合对亚太区域安全架构的首次明确表态。”苏浩指出,亚太地区现存的区域安全架构并不符合实际,也未能满足各方的需要。“比如在东北亚地区,真正能算作安全机制的只有一个半,即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还有美国主导的东北亚合作对话会。”

  苏浩说,冷战结束以来,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已经习惯的两极对垒、冷战竞争的局面已经消失。尽管冷战时期建立起来的以美国为首的双边军事同盟体系还存在,冷战思维还影响着一些国家的外交与安全政策,但亚太地区国家都希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防止利益的冲突造成安全形势的紧张,从而通过发展经济以增强国力。为此,地区内不同安全利益的国家努力探索促进地区安全的途径,试图通过对话以协调相互间的安全关系,处理大家所面临的共同安全问题。地区内各国根据自身的国家安全需要,提出了不同的安全观念,其中的“合作安全”则是各国基本接受的一个重要的安全概念。

  “当前亚太地区许多安全框架都是由东盟主导或推动的,比如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香格里拉对话会、东盟防长扩大会等,但显然这些框架还不足够。”苏浩分析,“以东盟防长扩大会为例,目前只是一个对话会,尚不能算是安全机制,没能形成制度,没有法律条约的保障。”

  实际上,中国此前便有倡议超越东盟,建立泛亚太地区安全架构的努力。在今年8月29日的第二届东盟防长扩大会上,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便倡议建立东盟防长扩大会(10+8)机制,以此超越冷战色彩强烈、明显针对第三方的双边军事同盟体系。

  而远溯到2012年初,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现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刘振民就曾公开表示,中方愿与各方共同努力,增进互信,促进合作,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共同构建开放、透明、平等的亚太安全架构。刘振民当时说,区域安全架构应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为理念基础。在本地区开展安全合作,各国应该在多样性中和谐共处,在差异性中求同存异,循序渐进地扩大共识,消弭分歧,推进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

  超越冷战:中国新安全观

  李克强说,离开和平稳定,发展无从谈起。我们主张推广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新安全观,推动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坦诚对话与合作。李克强强调,东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有两条重要原因,一是东亚没有战乱,二是各国聚焦发展。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坚持东亚峰会作为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定位,支持东盟主导,坚持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等原则,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彻底摒弃冷战和零和思维。

  苏浩认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国认为必须摈弃“冷战思维”,反对集团政治;必须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分歧和争端,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以对话协商促进相互了解和信任,通过双边、多边协调与合作寻求和平与安全。在这一理念基础上,中国政府提出了新的安全观念。“中国新安全观的实质,可以综合为全面安全的概念,共同安全和合作安全是着眼点,并以相互安全和合作安全作为这一安全概念的两个理论支柱。”苏浩分析,中国的新安全观念对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是积极而有效的。

  苏浩认为,构建亚太新的区域安全架构的契机正是李克强日前倡议与东盟国家签署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3年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从而使中国成为第一个东南亚以外签署该条约的国家,随后日本、韩国、美国等国纷纷跟进。同样的,一旦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那就不仅包含了经济合作,也势必囊括安全合作在内,日韩美等国也必然会与东盟签署类似协议。否则的话,它们就会在亚太安全架构的构建中被边缘化。”苏浩指出,中国提出的区域安全架构或会对美国主导的亚太安全架构构成挑战,“但只要中国东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落地,美国就不得不参与到游戏规则中来。”

  苏浩分析,由于南海问题,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关系存在着不确定性,“中国东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会与南海各方行为准则相互补充,前者的出台将极大推动后者签署的进程。”他说,作为新型的安全框架,“中国不应当成为公开的主导者,而是要与各国携手,做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推动者。”

  俄罗斯力挺中国倡议

  中国倡议建立亚太区域安全架构得到俄罗斯的积极响应。

  10日,参加东亚峰会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和中国有关亚太地区共同安全体系的倡议在东亚峰会上获得广泛支持。“在这方面我们提出的让亚太地区开始构建连接起来的共同安全和合作体系的倡议获得广泛支持。”

  拉夫罗夫说,安全体系建议基于俄中两国领导人此前提出的倡议。这里指的是在亚太地区创建安全体系,该系统将开放并且不基于集团原则。他说:“目前我们能够宣布,在文莱召开的峰会上通过了制定加强亚太地区安全领域合作的框架原则的想法。”

  2010年9月,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华时,中俄双方签署《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其中专门针对亚太安全形势和如何构建地区安全机制提出共同立场。双方决定共同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主张根据国际法和不结盟原则,照顾各方合法利益,致力于在亚太地区建立开放、透明和平等的安全与合作格局,强调地区各国摒弃对抗、相互合作不针对第三方的重要性。

  苏浩指出,俄罗斯作为亚太地区的安全大国、军事大国,目前在本地区处于边缘化角色,“未来俄罗斯很有可能很快跟进中国东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国家签署类似文件,中俄将会成为亚太安全框架的共同协调者。”(记者 张喆)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