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正文

青岛:精准气象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让农民收获“稳稳的幸福”

2023-10-17 15:57 来源: 青岛市委宣传部
分享到:

今年,在夏粮“三连增”的基础上,青岛市的秋粮生产也丰收在望。据农情调度显示,青岛市秋粮生产总体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局面。与粮食生产齐头并进,今年青岛的水果、花生、蔬菜等多种作物的生产,也都呈现出量质齐升的态势。眼下天气晴好,青岛“三秋”生产正在稳步推进。一次次农品丰收的喜悦,一个个产业火热的景象,既得益于政策好、人努力、措施实,也得益于青岛市各级气象部门的智能监测、精准预报和“直通式”服务。

近年来,为提高农村气象服务保障水平,助推乡村振兴,青岛市各级气象部门不断加大乡村气象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同时联合多部门、多单位,多举措提供高质量服务,为农户撑起“防护伞”,让农户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助力农业丰产丰收。

专项气象服务助力小麦单产再创新高

气象因素在粮食作物的播种、生长、收获中常常起到关键作用。青岛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于青岛的气象部门来说,每年的麦收季,都无异于一场大考。“麦收前最怕的就是‘烂场雨’,因为它会使麦粒在麦穗上直接发芽,导致减产减收,甚至颗粒无收。所以何时进行麦收至关重要,收早了麦粒成熟度不够,会导致小麦品级低,影响农民收入,收晚了又怕赶上连阴雨。”青岛市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副主任庞华基博士介绍,针对今年“三夏”服务需求,青岛市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与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深化业务合作,走访种粮大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研,并建立关键农时、灾害预警远程农业气象联合会商机制,成立了麦收气象服务专班,开展“三夏”专项服务。

自6月1日起,麦收气象服务专班便通过线上视频会议形式及时通报小麦收获进度,分析当前天气对麦收的影响,如遇高影响天气过程,适时加密会商频次,及时研判气象灾害影响,科学部署防范应对工作。2023年整个麦收期间,青岛市气象部门累计发布一周滚动天气预报、气象服务专报等145期。正是因为有了气象部门的专项服务,平度市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核心基地小麦亩产达到837.2公斤,刷新了青岛市小麦单产823.2公斤的最高纪录。

特色气象服务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特色”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是实现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青岛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适合多种作物生长,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农业资源成为许多乡村的特色农业。近年来,为了把特色农业转化成特色经济,青岛市各级气象部门以需求为牵引,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推进气象为农服务品牌建设,打造气象服务示范园区,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胶州大白菜和胶西马铃薯都是山东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们以味道好、产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而驰名中外。为了助力两种特色作物持续增产增收,胶州市气象局联合胶州市农业农村局、胶州市水利局、胶州市林业局技术人员成立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专家团队,深入开展两种特色作物课题研究,归纳总结出胶州大白菜、胶西马铃薯的生长特性及生育期气象指标,制作生育期气象服务指标及气象服务指南、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防御指南,提供给种植用户使用,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制定了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方案,通过安装视频监控,实时观测记录作物生长发育情况,制作生育期气象服务专报、农事活动气象适宜度指数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各类服务产品,通过专业服务群发送给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为他们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气象服务。9月11日,胶州大白菜示范点获批山东省第三批生态农业特色气象服务示范点。

除了胶州大白菜和胶西马铃薯,青岛市各级气象部门还针对不同作物在不同地域建立了蓝莓、葡萄、茶叶、黄烟、杜鹃花等特色气象服务,为组织各种生产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成为农民们离不开的“气象参谋”。未来,青岛市各级气象部门还将融合现代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多源融合实况分析产品与智能网格预报,联合开展重点特色农产品全生育期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按照“一村一案,一品一策”的原则,开展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工作,为农产品品牌贴上气象“身份证”,让更多特色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直通气象服务让“丰产在望”变为“丰收在手”

10月上旬正是玉米成熟、收获的季节,然而在莱西市姜山镇于旺庄村的兄弟家庭农场,却仍有大片的玉米没有收割。农场负责人于志学是于旺庄村的种粮大户。望着大片丰收在望的玉米地,于志学美滋滋地说:“今年我种了1300亩玉米,预计产量能达到1000吨左右。我们是哪块地成熟了就收哪块,有的地块不用急,最近天气好,玉米还能再熟一熟。”于志学心里的坦然和底气,既来自于自己多年的耕种经验,更来自于当地气象部门为他带来的“直通式”气象服务。

2013年,于志学通过土地流转成为种粮大户。最初的几年,于志学的家庭农场连续亏损,他甚至后悔选择了包地种粮这条路。莱西市气象局局长邓运超介绍,近几年,莱西市气象局联合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成立了专家小组,建立了工作群,专门为于志学这样的种粮大户进行“直通式”服务。“我现在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天气预报,平常也是随时查看工作群里的专家指导。专家们也会定期到我的农场来调研,为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他们的建议,不仅帮我减损增产保丰收,还让我学会了‘智慧种地’,真是让我收获了‘稳稳的幸福’。有了这样的专家团队,我对种粮更有信心了。”于志学说,他现在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多种地,多产粮”。

气象保险服务让参保农民吃下“定心丸”

青岛是我国最北方的茶叶生产区域,所产的崂山绿茶属知名品种。由于崂山位于我国中纬度地区,气象灾害对茶树的生长影响较大,其中冻害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2022年10月14日,青岛市崂山区气象局联合万里江茶业有限公司制定的青岛市《农业气象服务——茶叶》(DB3702/T0012-2022)地方标准开始实施。该标准规定了茶叶种植采摘的高影响天气风险预警指标和灾害期气象服务的技术指标,是青岛市首个涉及农业气象服务的地方标准,为乡村振兴、打造现代农业提供了科技支撑。

依据这个标准,崂山区气象局与崂山区农业农村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崂山支公司联合开展了茶叶低温气象灾害保险服务,主要是针对冬季的冻害与春季的晚霜冻,2020—2021年赔付茶农159.4万元,2021—2022年赔付茶农355.36万元。

2022年冬季,崂山区共出现了6次大风与寒潮降温天气过程,全区茶叶遭受了冻害。今年春季,崂山区又出现了低温,局部春茶受到晚霜冻害。5月4日,崂山区气象台向人保崂山支公司提交了本站以及相关指标站的低温气象资料,人保崂山支公司于5月5日便进行了集中受理立案。崂山区共承保茶叶低温气象灾害保险近2万亩,投保社区106个,投保茶农1万余户,种植大户6户,茶企15家,提供7千多万元的风险保障。经过核准后,保险公司为茶农完成赔款共计346.6万元。拿到赔偿款,茶农们激动不已,都表示“有了这个保险,以后种茶叶就再无后顾之忧了”。

今天的成功是因为昨天的积累,而明天的成功则依赖于今天的努力。8月24日,青岛市气象局、青岛市农业农村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联合印发《青岛市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旨在进一步推动青岛气象为农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青岛打造农业强市。

根据行动方案,青岛市气象部门将与青岛市农业农村部门依托气象和农业大数据,融合共建“农业+气象”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加强农情调度信息的共享互通,实时汇集多项农情数据以及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等,实现农业气象预报服务信息和灾害预警信息“一键式”发布,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直通式”、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为端稳“中国饭碗”提供坚实气象支撑。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