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记者还原卖花童真实生活:家里都是最穷的

来源:青岛早报-- 2013-07-21 06:19:11 字号:TT

记者还原卖花童真实生活:家里都是最穷的

记者还原卖花童真实生活:家里都是最穷的

系列报道

  核心提示

  从青岛到安徽滁州地区凤阳县,近900公里的路程,老高一家以及他们的老乡们每年都会来回一次,他们来青岛不是旅游,而是这个城市的“过客”,他们不知道这个城市有多少景点,游览极地海洋世界成了他们奢侈的梦想,他们只知道当天晚上卖出几枝花,够不够当天吃住的成本。同样,我们也不知道这些卖花童的家里是什么样子,前日,早报读者给记者发来短信,希望知道老高他们家到底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一定要带着孩子出来卖花。记者沿着老高来青岛的路,经过一整天的颠簸,走进了他们的家乡,还原他们的真实生活。

  老高家是最穷的那家

  从蚌埠市出发,经过1个多小时车程来到凤阳县红心镇,这是一个位于县城东南方向的大镇,根据镇工作人员介绍,这个镇共有2.4万人,13个村委会,144个村民组,老高家就在其中的大树高组。村民介绍,这个组大约有400人,靠近通往镇政府的公路,路的两边基本是新建或还没完工的二层或三层的楼房。

  “老高家,就是村里最穷的那家,从前面那个变压器路口拐进去,走几十米看见个很简陋的老房子就是他们家了。”村口的村民这样介绍老高家,老高家的房子的确很“显眼”,是村里仅存的趴趴房。

  趴趴房里至今没通电

  “老高的母亲和大儿子就住在这处趴趴房里,但大儿子并不经常回家,他们家也是村里唯一没有通电的。”老高的邻居说,最近天热,老高的母亲多数时间住在隔壁老高尚未完工的房子里,因为这里能通风,稍微凉快一些。

  记者看到,老高家的房子总共有30多平米,是一间用土和空心砖搭建的房子,房子前面用树枝和石棉瓦等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窝棚,一个烧柴火的炉灶和铁锅在窝棚里,这里算是厨房,身高1.7米的人需要使劲弯腰才能进去,房子的门锁着,里面黑乎乎什么也看不清。在隔壁一个尚未完工的二层楼房内,记者找到了正躺在地上午睡的老高母亲邓玉昌。

  “这是我小儿子的房子,建了一半没钱了就停工了。”邓玉昌说,等儿子从青岛回来带些钱,将房子稍微收拾一下,装上窗框和门。记者注意到,这处房子只是用砖垒起了框架。

记者还原卖花童真实生活:家里都是最穷的
 
记者还原卖花童真实生活:家里都是最穷的

 白天进屋需要点蜡烛 晚上也没灯

  邓玉昌带着记者到她的房子里,开门后,一股潮湿的味道就迎面扑来,室内连最起码的水泥地面都没有,迎面是一张床,上面撑着一顶蚊帐,除此之外再没其他像样的家具。里面还有一间房子,只有一张床。

  外屋除了门口进来的光,就是后墙上两个洞透进来的一缕光线,非常昏暗,里屋更是没有任何采光的地方,进去需要点上蜡烛,因为这个家里连手电筒这样的“电器”都没有。

  邓玉昌点上半支蜡烛,带记者走进里屋,指着一张床说,这是大儿子和孙子小国的床,大儿子很少回来,平常多数是小国在这里睡觉,床边上放着一个卷起来的海绵垫子,邓玉昌有些自豪地说:“这是我小儿子去年给我买的,冬天垫着可暖和了。”

  两个孩子从没穿过新衣服

  回忆起家里遭遇的一系列变故,73岁的邓玉昌眼圈湿润了。“老伴走了十几年了,家里的顶梁柱没了,一下子就垮了。”邓玉昌说,大儿子因为患病,不能干重体力活,只能打着零工,连自己的温饱都解决不了,更不用说养家了。大媳妇因为些家庭琐事和儿子发生争吵,一气之下喝农药自杀了,留下了两个可怜的孩子。“没办法,就只能我帮着大儿子看孩子了。”邓玉昌说,两个孩子都还在上学,负担很重,自己从来没给他们买过新衣服穿,所有的衣服都是捡别人的。“乡邻们也经常给送点米、面、油,可以说这俩孩子从小就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

记者还原卖花童真实生活:家里都是最穷的

  曾“出租”孙子孙女

  “家里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连饭都吃不上了,哪能顾得了那么多。”邓玉昌说,前些年,有老乡曾找到家里提出“租”两个孩子出去卖花,等回来后给家里4000块钱,可以帮忙减轻家里的负担。“特别担心孙子、孙女在外面出现意外,又犯愁在家里呆着怎么给他们填饱肚子。”邓玉昌左思右想,最终还是答应了对方。

  “现在想想,真是对不起他们。”邓玉昌至今仍后悔当初做的那个决定。“两个孩子是头一次出去,也不听人家话,不好好卖花,老是偷偷地跑出去玩。人家出去是为了赚钱,就动手打骂了孩子。小国心里憋着口气,没作声,可他姐姐受不了了,从小没受过这样的委屈,一气之下偷偷跑了。”

  孙女曾失踪半年

  “这一跑不要紧,把老乡吓坏了,到处去找,可始终没找到。”邓玉昌说,那年9月1日开学前,对方只把孙子小国送回来,说孙女找不到了的消息时,她头一下子萌了,不停地在心里埋怨自己。

  那段时间,邓玉昌天天以泪洗面,睡觉时经常会被恶梦惊醒。“小国看我的眼神也都是冷冷地,不愿和我说话。”邓玉昌说,所幸半年后,在外漂泊了近半年的孙女自己找回来了,当时孙女只有12岁。“孙女回来后,没有讲过她这半年到底去了哪里,到底遭遇了什么,我知道她恨我,但我又有什么办法呢。”邓玉昌说,孙女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自己外出打工,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过家了。

  赊账买鸡苗养大还钱

  皮肤黝黑、骨瘦如柴的邓玉昌每天都上山捡树枝烧火做饭,她还散养了七八十只小鸡。“这些鸡苗1.5元一只,这还是我赊来的,等完全长大了就能卖到几十块钱一只,需要四五个月的时间,可家里穷得实在叮当响,还没等长大就要提前卖,就只能卖到十几块钱一只。”邓玉昌说,卖出来钱后她要把账先还上,剩下的钱再去买点柴米油盐。

  记者看到,家里唯一的一袋白面只剩不到三分之一了,竹筐里还放着刚从集上买的土豆和青椒。“跟着我,孩子从来捞不着吃肉,想吃肉也没办法,有时候邻居、老师给买点才能吃上顿肉。”邓玉昌说,去年她生病住院,小儿子花了1万多块钱,她心疼得不得了。

  “逼”孙子跟叔叔去卖花

  “二儿子平时在南京打工,前些年,为了帮帮大哥家,就带着小国一起去青岛卖花,这样可以暑假自己挣点吃的,也不用跟着别人担心挨打了,还能再赚点学费和生活费。”邓玉昌说,今年,小国年龄也大了,自己知道不好意思了,就不想跟着叔叔去了,是自己“逼”着小国去的。“你在家,咱俩都没得吃,就得饿肚子,家里又热,蚊子又多,还是去青岛好,在海边多舒服啊。”奶奶对小国说。

  “其实,你们刚进门的时候,我一听来自青岛,很害怕,心里非常害怕,怦怦直跳,以为孙子在青岛出什么意外了。”邓玉昌说,虽然自己在老家,但心里一直惦记着在外卖花的孙子。

记者还原卖花童真实生活:家里都是最穷的

    老高家的情况的确让人有些惊讶,谁曾想他是一个人撑起了包括73岁的老母亲、哥哥、侄子等9口人的生活。如果生活还算过得去,他不会带孩子出来卖花的;如果生活还算过得去,他会在家将那盖了一半的房子建完,让老母亲搬离那没有电的趴趴房;如果生活还算过得去,他也许在青岛是一名纯正的游客,而不是这个城市的“过客”。

  和老高家一样,在红心镇荷塘村、下乔村等还有一些人带着孩子在青岛卖花,比如早报之前报道的子芬、高雅、子彤等,他们家又是什么情况呢?是不是和老高家一样艰难,他们这些来青卖花的凤阳老乡之间又是什么关系?镇上的孩子是不是都出去卖花了?早报特派记者今天将继续在凤阳探访,为大家讲述这些真实的故事。你有什么想对这些孩子说的可发送短信到13061203067早报短信平台。

  老高的卖花路

  已经5年了,老高来回了青岛5趟。“我们离蚌埠市比较近,来回青岛都是在蚌埠中转,大家走的都是一条路。”村民高为丛告诉记者,老高每次走都是先从红心镇坐上去凤阳县城的客车,然后转到蚌埠市,再从蚌埠市坐上去青岛的长途汽车,这样要一整天的时间,仅从蚌埠到青岛大约就是上午10点多发车,晚上8点多能到。其实还有更快的车,就是坐高铁,5个小时就能到青岛。

  “高铁要300多元钱,长途汽车不到200元,虽然时间长,路上累一些,但一个人能省下100多元钱。”高为丛说,老高几乎每年拖家带口就是这么走的,也是原路返回的。

    俩孩子受了太多委屈

    老高兄弟俩家里共有6亩多口粮地,母亲和老大都不能下地干活了,老高常年在外打工赚钱。索性就把地都给了乡邻高为从种水稻、小麦。“我帮着他家种地,每年给老太太500斤粮食,这些根本不够他们吃的。”50岁的高为从说,老太太现在每年仅有500元的老年钱,连买菜吃饭都不够,平时只能靠养鸡赚点钱。“老太太的老伴去世得早,大儿子又有病无法劳动,大儿媳前些年因琐事想不开喝农药自杀了。你说两个孩子多可怜,他们跟着受了太多的委屈。”高为从说,现在,小国家就是整个村里最穷的一家了。他姐姐现在也不上学,出去打工了,好几年都没回家里过年了。

  “有一次我送孙子去上学,看见小国自己一个人去上学,估计就是没吃早饭,我问了一句,果然是没吃。”老高的邻居高大玉告诉记者,他给孙子买早餐的时候就多买了一个小油饼给了小国,没想到小国用了两大口就将油饼吃完了,看来他的确是饿坏了。高大玉说,这孩子一看就是缺少营养,他就没见过邓玉昌去买肉吃。之后,每次去送孙子,如果见了小国,他都会多买上一份早餐。

    担心环境影响孩子的性格

    昨日下午,经多方联系,记者设法找到了暑期在家休假的黄艳老师,她是红心小学二年级二班的班主任,曾先后教过小国及冰冰。“小国的家庭生活很困难,家里至今还没通电,连回家做作业都还要点蜡烛。不过,孩子还算争气,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上游。”黄艳说,学校里所有老师都了解小国家的情况,也都力所能及地给他一些帮助。“去年中秋节,我看到他一个人在路上走,就买了两盒月饼、割了几斤肉让他带回去给奶奶。”黄艳说,令她担心的不是小国的学习成绩,而是他有些内向、自卑的性格。“家庭环境给他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这孩子在学校就不太爱说话,也不主动与人打招呼,看着很老实,但心里想什么谁也猜不透。”

  “6月底刚考完试,小国就不见影了,听说跟着叔叔出去卖花了,连成绩单都是我给他捎回来的。”黄艳长叹了口气说,小国很可怜,奶奶带着他也确实不容易。如果不出去卖花,可能连温饱都成了问题。其他孩子很多都在老家呆着上补习班,而小国只能出去卖花挣钱。“其实小国今年也不想出去卖花了,可是奶奶说要是不出去卖花,可能连学都不能上了,只能继续出去卖花,不过赶在9月1日开学前,他肯定就回来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农村娃最终还是要靠知识改变命运。”黄艳说,学校也能理解卖花童的难处,只能再三强调暑假的学生安全问题。

    平时独来独往不爱说话

    在红心镇的“好再来”大排档内,10岁女孩小欣正帮着开饭店的父亲收拾碗筷,她和小国曾是一个班上的同学。小欣对小国的印象是“不爱说话,平时总是独来独往,很少和其他同学一起玩”。“放假了,虽然镇上也都办着补习班,但我没让小孩去。在家里多帮帮忙,没事的时候自己看看书就行了。”小欣的父亲老张说,他可不舍得让孩子出去卖花。“要是孩子不好好学习,我就拿这个吓唬她,‘不好好念书,我就送你出去卖花’。”老张说,在他看来,带孩子出去卖花的分为两种,一种是家庭特别困难的,另一种就是家长想多赚点钱的。“我这里做点小生意,能养活家就够了,不会为了多赚钱让孩子出去受苦。”老张说。

    外出卖花童都是最穷的

    “我们村共有3000多人,年轻人能占到一半,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了。”凤阳红心镇七里村村主任乔茂柱介绍,一个人每年至少能攒1万多元回家,有的是全家老少在外面打工,每年也能赚个四五万元。在红心镇七里村大街两旁新盖了很多二层小洋楼。“大家在外打工赚到钱就回老家盖房子。”乔茂柱说,单靠种地挣不到钱,只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一般五户人家就有四户外出打工,把闲置的地留给在家的那一户种,这样种地的还能赚点钱。”乔茂柱说。

    “你看看街边的房子就看出来了,大部分人家里还都不错。”乔茂柱说,小国他们家情况比较特殊,他爷爷去世早,奶奶带着两个孩子找媳妇也不好找,成家比别人家都晚。家里又连续遭遇变故。“村里也了解他家情况,给老太太办了低保,但是她家的两个儿子常年不在家,也不回来打招呼,就连在外面又生了小孩,都是青岛那边的医院通知我们才知道的。”乔茂柱说,七里村家长带着出去卖花的小孩可以说都是村里最穷的了。“他们手里有点本钱就做小生意了,也不会让孩子出去遭这个罪,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60岁的乔茂柱发出这样的感概。

    短信摘录:

    手机尾号1613的读者:自食其力实我们孩子缺乏的,应该抱着平常心对待,我支持他们,如果我遇到他们,也会买一支花的。

    手机尾号2870的读者:我才知道这些孩子不容易,但希望能提醒一下他们,尽量别用死缠烂打的方式卖花,我以前就是讨厌他们抱着腿或者强硬将一枝花塞到手里,但现在想,买他们一枝也无妨。

    手机尾号3525的读者:爱无处不在,看到报纸上孩子们出去游玩的笑脸很欣慰,他们的笑脸才是世上最美的花朵。

    手机尾号8293的读者:我看到了这些卖花孩子的另一面,他们不再是路边让人讨厌的 “缠人虫”,我已经理解他们了,为生活所迫,我下次遇到他们一定会买上一枝花,然后给这些孩子一句鼓励的话。

    手机尾号3654的读者:我以前很讨厌看到卖花的小孩,路过都是拉着俺对象的手绕道过去,昨天晚上看见报纸上的阿敏在奥帆中心卖花,我主动买了一朵。

(特派记者 刘海龙 孙启孟)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