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中山路中国电影院凝固时间 走复古style(图)

来源:青岛日报-- 2013-07-30 12:02:41 字号:TT

中山路中国电影院凝固时间 走复古style

中山路中国电影院凝固时间 走复古style

    探访时间:7月23日探访地点:中山路97号中国电影院

    中国电影院建成于1931年12月,最初叫做“山东大戏院”。开业时聘请“电影皇后”胡蝶剪彩,并首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是青岛第一家由中国人开办的电影院。

    炎炎夏日,沿着中山路由北向南,走到临近中段的位置,如果是低头赶路,有可能会错过一个电影院——太不显眼了。可是如果走入其中,会发现,这是家凝固时间的影院。

    进门后,迎面是售票的前台,墙上贴着的还是当年红底烫金字的“中国电影院”,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在售票。影院只有五个放映厅、一个售票机器。售票大厅很小,没有爆米花机,也没有大屏影片预告,幽暗的灯光,四五位带着行李的外地游客正在等候电影开场。

    这就是“中国电影院”,在各类现代院线的冲击下,这家老店的命运又将如何?

    价值:

    在这里看电影“古董”

    一段走廊,间隔出了七八个小房间,是当年颇为流行的录像放映室,但现在已无人至。墙面上贴着的马赛克,影院的吕江波经理爱惜有加,这亦是“古董”,和影院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楼梯一样古老且耐用。

    “很多人都专门来我们影院怀旧,”吕经理告诉记者。1932年出生的张铭叔自懂事起,就在这看电影,“当时看电影是最高兴的事,没有电视,娱乐就是看电影和听戏。那时山东大戏院就一个厅,分上下两层,无论何时都坐得满满的。电影循环放,还有很多外国片,看着很过瘾。”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妇,家住在中山路周边,每个月都会过来看一场电影,仿佛时间在这里驻足。还会有中年人,领着一大家子,专门过来看看以往看电影的地方,和孩子聊聊过去的岁月。有年轻网友留言,在中国电影院看电影已经十几年,从小时候学校统一组织看电影,到现在专门为记忆和怀旧而来,她说“旧时光是个美人”。

    冲击:

    现代院线夺走客源

    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末,是中国电影院发展的鼎盛时期,它和红星电影院几乎平分了岛城电影院的票房。回忆当时,吕经理用“场场爆满”形容每天来观影的人,“当时影院的会计,为躲避找他求票的人,呆在宿舍不敢出门。”

    但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中山路人气的衰落,影院也受到了影响,在吕经理看来,“中山路消费人群流失”是影院受到冲击的最大原因。

    进入新世纪,岛城本土影院未抓住发展时机,一批外地影院入驻,抢夺市场。比之当时还安然未动的本地影院,新影院凭借其现代化的设施和配套,崭新的环境,以及身处新商圈的便利地理位置,迅速吸引了岛城的消费者。而设备老旧、环境和配套不足的老影院,已然完全不被消费者所选择。

    碍于资金和环境限制,中国电影院繁华不再。

    出路:

    打好旅游和文化牌

    去年,影院进行了重新装修、设备升级,实现了影片同步。这一举措,将影院重新拉到了和岛城各影院的同一起跑线上。设备升级的回报相当明显,吕经理告诉记者,“去年情人节一天,影院就突破了一万元。”

    作为老影城,吕经理介绍,中国电影院从开业起一直没间断过电影放映,这在全国可是“前三名”。手握这么丰富的历史资源,吕经理感慨,过去没有意识到“老字号”这一无形的财产,和新影院拼“现代”,必然受限。

    现在影院正在进行外观设计,风格以古建筑和中国元素为主,影院也在积极寻找当年的老照片,欲从中吸收灵感。室内保留旧时的楼梯和墙面,在恢复旧貌的同时,增加影院的配套。

    不但在建筑上突出怀旧,影院还主打老电影文化。吕经理介绍,影院保留了许多旧时的放映设备,如胶片放映机、胶片、公章等当年的物件,影院打算把这些设备放在一起,开辟一个展厅,向顾客展示老电影文化。不但如此,老影院还有许多故事,比如当年售票只设一个小小的售票窗口,顾客排几十米长队买票期待看电影的故事;工作人员骑着摩托车载着胶片,到哪里都风光十足的故事等等。这些旧时的电影故事,影院也会把它画在展厅的墙上,和老物件一起,让来观影的人品味旧时光。

    说商圈

    保护“原生态”

    旧时中山路作为岛城商业中心,娱乐业相当发达。影院、戏院、茶社等在中山路商圈比比皆是。而如今,旧时众声喧哗的影戏院只余中国电影院,新兴的娱乐业态在中山路少见踪迹。

    随着横店影城在中山路的入驻,中山路现有两家影院。中国电影院吕经理介绍,岛城本地的顾客去横店的较多,外地顾客多来中国电影院。除了两家电影院,记者在中山路只寻到一家“花苑量贩KTV”,这家店在中山路上已经十几年的时间,生意一直平淡,只是依靠低价位吸引顾客。

    吕经理认为,中山路商圈在老城区,“老”才是特点,人们来这里,是为了看文化、看原生态。高楼大厦难免千篇一律,中山路不妨保持原貌。在他看来,将中山路定位为休闲步行街,去除路上的小商小贩,放大有历史的商铺,种上梧桐树遮阳,从大窑沟到栈桥逛上半个小时,让顾客尤其是游客感受一下老青岛的味道,这才是中山路的意义之所在。

    链接

    中山路曾经的“光影”

    ■永安大戏院 位于平度路的永安大戏院建于1924年,是解放前青岛最大的一家戏院,当年有“华北第一大剧场”之称。原名新舞台,青岛商人刘子山所建,坐席加上码票能容纳近3000人看戏。1948年再次易主,正式更名为永安大戏院,仍以上演京剧与放映电影为主。

    ■德国水兵俱乐部 青岛的电影放映史是从1907年开始的,放映单位即德国水兵俱乐部,为德国人开办。湖北路上的德国水兵俱乐部,1901-1902年建成。中央是剧场,另外有台球室、桥牌室、舞厅、咖啡厅。剧场也放电影,是青岛最早公开售票的影院。

    ■红星电影院 位于中山路中段,1921年由面包厂扩建为戏院,名字几经更替,1956年,更名为“福禄寿新闻电影院”,专门放映新闻纪录片和科教片。1958年,更名为“红星影剧院”,1966年,又改名为“红星电影院”,2004年拆除。(部分资料由青岛市档案馆提供)(记者 张晋)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