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莱西市院上镇仇家庄村,提起“第一书记”陈立军,村民不禁会竖起大拇指夸赞,“陈书记不仅帮我们修整了道路,让大家喝上了放心水,更重要的是他让大家的腰包鼓了起来!”
仇家庄有198户村民,人均耕地近3亩,由于经营粗放,亩产收入并不高,人均收入达不到一万元。陈立军从市委督查室来到仇家庄驻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集中精力调研,为留守村民致富寻找出路。
发展村庄经济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哪?萦绕陈立军心头的这个难题很快有了答案。陈立军在调研中发现, 邻村是远近闻名的油桃之乡,该村耕地虽少,但因“精耕细作”,亩产收入很高;而他所在的仇家庄村有1700多亩耕地,95%的村民选择种植小麦、花生等农作物,亩产收入仅有2000元。
“一定要转型发展现代农业,村民才能快速增收致富!”村两委会上,陈立军多次这样说,而且他很快在调研中发现了机遇,“村东有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它所需的草莓、菠菜等原材料均在外地生产,如果村民种植草莓、菠菜直接供给企业,那不就能实现村民和企业的双赢吗?”
理想丰满,然而现实却很骨感。陈立军告诉记者,他最初在论证自己想法时,却意外遭遇了两个“不接茬”。“一是企业不接茬,以前企业曾收购过村民种植的菠菜,但因村民不满意企业分批收购规定和个别村民缺乏诚信造成企业经营损失,村民与企业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疙瘩’。”陈立军说,二是村民不接茬,大部分村民固守种植小麦、花生等农作物,对新生事物有种自然的怀疑和抵触,担心挣不到钱还会赔本。
上一篇:带领山村走上“绿色发展”路
下一篇:张玉刚:为村为民他一刻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