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首家设计师品牌店水土不服 三个月就夭折

来源:青岛早报-- 2013-10-12 06:48:07 字号:TT

    曾有着山东第一设计师集成店盛名,汇集了两岸三地“大牛”品牌,被看做青岛服装业新模式试水之作……la dezajno,这个有着法式小清新名字的设计师品牌集成服装店仅仅存活了3个月就关门停业。仅仅是个案还是宣告了模式的受挫?设计师品牌服装在“进百货”、“做定制”、“集成店”几个向度艰难尝试之后,还有什么新招?近日,随着 la dezajno撤出李村商圈乐客城,业内外再起喧哗。

    境况:“名店”3个月就夭折

    “黄金周去李村乐客城看了看,那家设计师店彻底关门了,门口的标牌都撕掉了。”昨天,家住海尔路的市民崔女士说,她曾在上海工作过一段时间,对那里的设计师服装店情有独钟,但是来青岛后却很少见。今年5月,看到第一家设计师集成店落户青岛的消息后一直关注,还专门去过一次,发现在装修,这次去发现已经彻底关门了。“真可惜,还没来得及淘几件。”崔女士不无遗憾地说。

    前天,记者赶到了李村乐客城二楼,看到毗邻only、vm等专卖店的la dezajno已经关闭,门头的店名也已经撤下。记者透过玻璃看了看店内,发现店内模特已经撤空,仅剩下原木装修的收款台,后面背景墙上清晰可见 “fashion designer”的字样。

    “这家店就没正经开过,就算偶尔开开门也几乎没有顾客来。”在该楼层负责清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旁边几家店都比这个店生意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了解,这家店5月份短暂开门,8月就彻底关张了。从生到死仅仅存在了3个月。

    操盘公司:业务调整临时关店

    记者随后联系到了la dezajno设计师品牌集成店运作方,青岛设计中创意文化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蔡先生。“公司内部调整,刚把这家店关闭了,过阵子再说。我们现在还没有确定下一步经营方向,有可能是退出实体店模式,转向网络销售。”他这样告诉记者。短暂的开业期间遇到了什么困难呢?蔡先生表示,该店业绩一直“不算很好,这里面有营销等各方面的原因。”他表示,7个与该公司合作的设计师都没有问题,以后还会合作,也在一起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在服装零售业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经验,那就是好店要靠“养”,开张后要做好赔3年的长久打算,3年后才能靠积累赚到钱。因此,开业3个月业绩不好显然不能当做理由。

    乐客城相关负责人祁女士说,当初乐客城方面对这家店还比较看好,这是省内第一家设计师集成店,也是李村商圈第一家设计师服装店,本以为能带来些新意,结果很快失败了。祁女士说,她估算这家店前期的装修投入有十几万,当初和购物中心签约合作3年,免1个月的装修期房租。“装修到期后一直没交房租,最后要求退店,协商补了一部分费用。”祁女士说,设计师集成店的概念很好,可能是这家操盘公司运营经验有限,因此草草收场。

    规划:曾经蓝图“高大上”

    所有商业计划书都有着宏伟的蓝图,la dezajno设计师集成店也不例外。作为2013年青岛国际时装周的一项重要活动,该店开业期间邀请到了多位台湾、香港、大陆的服装设计师到青,先是在服装周发布作品,然后到该店开业剪彩,可谓“星光荟萃”。

    “入住”该店的7名设计师产品中,有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陈闻的南欧格调、“针织女王”潘怡良的针织时装、皱褶派大师许旭兵的皱褶品位、还有来自青岛本土的设计师张一华的晚装……这些服装还大都是限量版,意在以个性和时尚吸引消费者。

    该店的商业模式在青岛也是首次出现。青岛设计中创意文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蔡先生曾表示,设计师集成店是适应市场多方需求,追求共赢的商业模式,对百货店、设计师、消费者都有益。他解释说,对于百货店一方,设计师集成店不同于寻常的专卖店 “千店一面”,让人耳目一新;多个设计师品牌能形成聚集效应,作品丰富,吸引顾客停留的时间是普通服装专卖店的3倍,有利于提高成交率。对于设计师的好处更大,通过统一式销售,分担租金、工资压力,降低运营和管理成本,做成了单个设计师难以做成的事。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把设计师作品放到他们面前,让设计师作品更加亲民。

    他还曾表示,ladezajno首店开业后,还准备继续扩店,计划进入华润万象城、百丽等购物中心。此外,还计划在几年内覆盖省内重点城市。

    这个蓝图是一纸空谈还是仍在路上的梦想,时间和市场会给出答案。

    各方点评

    同行:设计师品牌更需要坚持

    “培养品牌要花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不但要产品好、价格定位准,更要长期不断地投入和坚持。”提起第一家设计师集成店在青岛折戟沉沙, ITTZO(伊洲)时装设计总监王燕连称可惜,她说无论是进商场、做定制还是进设计师集成店,对于设计师品牌来说行得通的路比较少,都很难。作为青岛高端女装第一品牌,ITTZO此前走的是百货店渠道,做的是“非定制”成衣,目前已经在青岛、上海、成都、嘉兴等地高端百货店开设了十多家门店。结合发展经历,王燕说,做品牌必须要“熬”、要耐得住寂寞,“春天播种、夏天施肥,秋天才有可能收获。要养一个店,没有两三年工夫绝对不行,必须要做好打算赔几年,后面才可能盈利。而做一个品牌投入的时间就更长了,十年八年能做到小有知名度就不错了。”因此,她认为青岛设计师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坚持。她认为,设计师品牌近两年在青岛开始崛起,不断有新的品牌涌现,这是好事。但也有不少品牌刚出生就倒下了,“那是前期没有考虑成熟,进入后发现困难比想象得大得多,有的连房租都挣不出来,只能退出了。”她透露,该品牌正在做百货店以外、设在服装产业园内的“设计体验中心”,租金更低、软硬件条件更好,她认为这样是一个新方向。 经信委:继续扶持设计师品牌发展

    昨天记者连线了青岛市经信委企业指导处冯处长,他也是青岛国际时装周有关负责人。冯处长告诉记者,他一直关注la dezajno店的进展,对于刚试水就关闭表示惋惜。“相信这是一个个例,一次试错,近年来设计师品牌总体的发展趋势是向上的。”冯处长说,2001年至今,青岛女装从零起步,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上亿元的体量,涌现出了20多个知名的女装品牌,ITTZO、恩玛秀丹、一华正红、壹麟等最活跃的设计师品牌也有七八个。“放眼全国,发展设计师服装肯定是以后的趋势。”冯处长表示,今后该委还会从多个方面,针对服装企业的特点推进政策扶持。首先是计划建立一个服装创意产业园,占地二三百亩左右,打造一个服装产业的智慧高地、创意高地。“有了这个产业园,就可以用免房租、贴资金的方式,把本土设计师留住。把全世界服装创意人才引到青岛。”另外一大问题是资金。服装工业有其特殊性,一方面需要大量资金,一方面资金投的又不是固定资产、生产设备,这使得现有的产业扶持资金“帮不上忙”。冯处长说,对创意产业应该有专项的扶持资金,多层次的资金支持,这方面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百货店:对本土品牌信心越来越足

    虽然第一家设计师集成店折戟沉沙,但青岛百货店、购物中心仍对设计师品牌怀有期待。“设计师产品虽然价格不菲,但代表了一种更高的需求,这个市场在青岛正在出现。”乐客城祁女士说,ladezajno关店后,该购物中心仍然对设计师品牌店敞开大门。

    “当下,本土设计师团队的力量正在崛起,设计水平与专业素养也更加趋于成熟,与国际品牌的距离正在缩小。”阳光百货营销部策划经理贺明说,阳光百货作为国内高端百货业,对本土品牌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以该店为例,一批出自中国设计师之手的本土品牌都有不俗的表现,如NE·TIGER、ITTZO、卡利亚里、诺丁山等等。 他山之石:上海设计师集成店3年仍未赚钱

    提起设计师品牌,就不能不说到上海。目前,上海是全国范围内独立原创设计师最集中的城市。用业内人士的话说,设计师群体有“千千万万”。在上海街头,设计师品牌店早已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不过,除了一些小型“买手店”能靠自身滚动发展维持外,大型的设计师集成店仍然在培育当中,实现盈利的还不多。去年有当地媒体报道,SEVEN DAYS落户上海3年仍没有实现盈利,仍在培育当中。乐观的预期是在今年实现扭亏为盈。虽然没有盈利,但这种新模式作为扶持本土设计师品牌的销售集成平台,仍一直被寄予厚望。有业内人士点评,10个设计师品牌中最多只有2个有能力经营自己的专卖店,因此这种集成店模式被看做出路之一。

    {链接} 设计师品牌对于高端消费群有吸引力

    原创设计师品牌究竟有没有市场?时尚传媒集团今年年初发布的《2012 “中国·时尚指数”白皮书》数据显示,在消费过中国设计师品牌的人群中, 97%的人同时拥有国际奢侈品牌,而在消费过奢侈品品牌的人群中,42.5%的人同时拥有中国设计师品牌。这项数据意味着,几乎所有中国设计师品牌的消费群都消费过奢侈品,同时,也从侧面印证了设计师品牌对于高端消费群的吸引力。(记者 刘文剑)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