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海晶化工厂搬迁原址建住宅 周围居民拍手称快

来源:青岛早报-- 2013-10-30 05:31:39 字号:TT

别了,66年海晶化工老厂

别了,66年海晶化工老厂

    “我宣布,最后一车电石送入生产系统,完成操作后将生产现场清扫干净!”昨天下午2时,随着调度长战仁彤一声令下,位于四流南路66号的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启动了最后一个班次的生产,10月30日零时前后生产结束,拥有66年发展历史的海晶化工全部生产装置就此停车。这标志着青岛市老城区首个搬迁化工企业正式停产,海晶化工新的生产基地将于2014年6月在董家口建成投产。老厂区地块已变更为商住用地,
将规划建设住宅、学校、商务中心等,该地块明年公开挂牌拍卖。

    相关链接>>

    海晶化工始建于1947年,至今已有66年的发展历史。建厂时是专门为青岛的纺织、印染业配套生产烧碱,当时名称为青岛第一化工厂。在解放前以及解放后的各个历史阶段,该企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1999年8月,该企业由工厂制改为公司制,成立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海晶化工连年入围青岛市百强企业、中国化工500强企业。

    {三代工人讲“厂史”}

    战宗理(72岁,退休工人):想去看看新厂区

    1958年我就进厂工作了,到2002年正式退休,在工厂干了45年,整整半辈子。从我工作到退休,工厂的变化是天翻地覆。以前都是现场生产,没有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现场脏、乱、差,到现场跑一圈一身灰。我是干电工的,当时是技术活,受尊重,待遇也高些。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每月公司38元,到退休时拿到了1000多元,现在每月退休金加起来有3000多元了。厂里发展了,工人才能生活好。1999年改制后,工厂变化很大,退休这些年我还偶尔到厂里转转,感觉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人素质越来越高,我也感到自豪。如果身体允许明年我还想去董家口新厂区看看。

    战仁彤(45岁,战宗理之子,生产调度处调度长):十几年前一部电话当调度

    1986年我进厂工作,如今也27年了。当时我中专毕业,学的是化工工艺,毕业后从一线工人干起,现在能到调度这样重要的岗位工作,感觉很欣慰。上世纪90年代,海晶化工经历过一段低潮期,在1999年改制前的几年里,甚至连工资都拖着发不出来了。改制后企业焕发了升级,生产水平、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你就说我这个调度工作吧,以前就是一部电话“闭着眼”遥控指挥,生产现场的情况都看不到,只能听一线口头反映。现在的中央控制室,想看哪看哪,更科学高效了。明年新厂投产,我也去黄岛上班,生活方面的困难肯定是有,但我也做好了思想准备,一定克服各种困难,和工厂共发展。

    孔超(23岁,调度员):学习“乙烯法”生产流程

    我去年大学毕业,来到海晶化工工作。大学时学的是化学,进厂也对口。刚工作一年,学了些生产的经验,但还是不够,比师傅们嫩很多。这次赶上了工厂搬迁,对我个人生活没啥影响,因为我在市区并没有买房安家。明年新工厂在董家口建成,生产工艺都变了,现在是“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以后是用“乙烯法”生产。停产间歇的这段时间,我要继续学习,争取早日上手,为企业的新一轮发展贡献力量。

    老工人依依不舍

    昨天下午1时,海晶化工老厂区停产仪式在厂区 “中央控制室”举行。记者赶到时,公司负责人和中层干部已经占满了控制室,在他们对面的十几个显示屏幕上可以看到工厂的每一个生产车间。随着一声令下,最后一车电石送入了生产系统,最后一班生产启动,现场的工人们响起了一阵掌声,不是很响亮,但经久不衰。这宣布了66年的老厂区退出青岛化工产业史的舞台,一个更新、更现代化的海晶将在西海岸重生。

    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个老职工的眼里泛着泪花。“现在心里的滋味说不出来,既高兴、也失落。搬迁是为了发展,是好事。工作了30多年的老厂说没就没了,心里空得慌。”聚合工段的工段长于超指着工厂一角说,他三四岁的时候就在工厂子弟幼儿园,后来上学了,每周都跟着大人到工厂洗澡,再后来进厂就业,一干就是34年。可以说,前半生都和老厂在一起。

    很多老职工和于超有着相同的心情,66年的厂史,企业里有很多的两代职工、三代职工。他们用自己的人生见证了企业发展,倾注了大量感情。

    周边居民拍手称快

    与海晶老职工不同,周边居民区的居民们对海晶化工的搬迁却拍手称快。

    “化工厂总是让人感觉不大安全。”家住四流南路的赵先生说,他在这个区域住了20多年,1993年的氯气泄漏事故让他依然心有余悸。虽说近年来海晶一直在改造升级,工厂的工艺和安全控制能力大为改观,但他仍然对空气质量和安全问题有些担忧。

    “化工厂搬走了,这边居住环境应该更好,房价是不是还能涨?”家住保利百合花园的邵女士喜滋滋地说。

    记者了解到,海晶化工老厂区停产后,将转入资产处置、土地整理阶段。该区域能耗和排放方面双双下滑:自来水消耗由日均10000吨降至500吨以内;电力消耗最大负荷由40000KW降至3000KW以内;煤炭消耗由日均400吨降为零。

    在环保方面,老厂区配套热电装置为三炉两机(3台75吨流化床锅炉及配套发电机组)。停产前,公司锅炉烟气脱硫采取煤炭添加电石泥进行炉内脱与烟气用烧碱脱硫并行的方式,SO2做到达标排放(目前的标准为:200mg/Nm3),月均排放SO231.6吨,月均排放氮氧化物32吨。停产后,SO2、CO2及氮氧化物排放降为零。

    搬迁迎更大发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启动了老城区企业搬迁工作,作为首个搬迁化工企业,海晶化工于2010年启动企业整体搬迁工作。新生产基地位于青岛董家口港临港产业区,新建40万吨/年聚氯乙烯搬迁项目,是西海岸经济新区的首家新材料制造企业。数据显示,海晶搬迁项目总投资54亿元,占地100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27.8亿元,建设年产40万吨聚氯乙烯、配套30万吨烧碱项目,预计2014年6月份建成投产,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6.8亿元。

    此外,占地40万平方米的老厂区清空后。根据该公司与市土地储备中里中心签订的协议,2014年9月该地块将交付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届时,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将公开挂牌拍卖,拍卖所得资金用于支持海晶化工到董家口年产40万吨聚氯乙烯搬迁项目。该地块已经变更为商住用地,属青岛市滨海新区规划建设的组成部分,将规划建设住宅、学校、商务中心等。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