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八个月练就真功夫
“张晓薇是散打冠军,倪娜擅长射击,邵晓芳是世界军人跆拳道锦标赛冠军……我们家的队员,个个都是好样的!”从女子特警大队成立至今,大队长李卫一直没有离开过,队伍的点点滴滴她再熟悉不过。“女特警有她们的优势,心细、有亲和力、容易沟通,执行任务有便利之处,便于麻痹犯罪嫌疑人的注意力,而且她们也有真功夫,有时就会起到奇兵的作用。”2006年6月,市公安局组建了这支全部由女民警组成的特警大队,队伍担负着我市大型文体活动安全保卫工作,负责首长、内宾、外宾和重要会议的治安警卫任务,处置男民警不便参与处理的突发事件以及其他需要女性民警完成的任务。
戴着红色的贝雷帽,英姿飒爽,看起来很拉风,这是不少人对女特警的第一印象。可这背后,姑娘们流了多少汗,掉过多少眼泪,只有她们自己知道。一年365天,有一半的时间,她们要像专业运动员一样处于高强度的集训状态。11月17日,记者来到女子特警大队的训练场地。寻声而至,一队年轻的女特警正在训练场上紧张训练,出拳、踢腿、对抗、瞄准、射击……一张张青春面孔在汗水浸润下更显得朝气蓬勃。要成为女特警,她们所付出的努力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刚入队的时候,这些女子特警队员们还都是20多岁的小姑娘,有家里的乖乖女、有办公室文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李卫说,为了将她们锻造成能打硬仗的队伍,女子特警队员和男特警队员一样,接受了为期八个月的封闭训练。“那时,教官提出的口号是要把女人练成男人,女警和男警同样的运动量、同样的训练要求。”二中队中队长崔靖悉说,“从那一刻起,我们知道了自己已不再是普通的邻家女孩,而是将来要随时执行危险任务的女子特警,如果不练出硬功夫、真本事,很有可能将来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失去生命。”从普通的邻家女孩成长为女特警,是痛苦的转变,但不怕苦、敢吃苦也凝练出了她们独有的精神。
训练中受伤是家常便饭
崔靖悉是中国海洋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是女子特警大队里面学历最高的成员。“上学时,我体育成绩并不出众,毕业那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系统,当时还以为会根据专业分配去当经警,没想到入警队后被分配到了女子特警队。那时候,什么也不懂,对特警没有概念,只知道香港电影里面的‘霸王花’武艺高强、除暴安良,很拉风,自己也有可能成为那样的警察了。”崔靖悉回忆说,然而,直到走上封闭训练场地,她们才发现“噩梦”来了。每天清晨5时30分,就要匆匆起床,挤牙膏、倒洗脸水……接下来是5公里越野、4个小时的体能和耐力训练,下午进行3个小时的擒拿格斗和警务技能训练;晚上8时以后还要夜训加操。一天下来,姑娘们累得精疲力竭,但第二天还要面对依旧是重复的训练。“你能想象一帮以前很少参加体育活动的20多岁的姑娘练柔韧性吗?我要把腿伸到头的高度压腿,那个疼真是撕心裂肺啊。8个多月的时间,我们是一天天掰着手指头数着熬过来的。”崔靖悉说。
对女特警队员们来说,训练中所受的伤病更是家常便饭。练匍匐前进和卧姿射击时必须趴在地上,冬天地上很凉,每次练完都会冰得肚子疼。枪的后座力很大,每个人的胳膊肘都擦破了皮,肩窝被顶成了黑色。索降是最考验心理素质的,几十米的高空,仅凭一根小手指般粗细的索降绳降落着地,“那真的叫命悬一线啊,”崔靖悉回忆起刚练习索降的时候仍是心有余悸,当时两只手死死攥住索降绳,闭着眼睛往下跳,没想到掌握不住技巧每次都会在半空中打旋,然后整个人撞在楼板上,浑身被撞得青一块儿紫一块儿的。
崔靖悉看起来挺娇弱的,但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较弱的女子凭着刻苦的训练和顽强的毅力,练就了几秒钟之内就能从五层楼的高度呼啸而下的功夫。
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
“这里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完全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多姿多彩,比起影视作品里演的,现实显得有些枯燥。”当真正成为一名女子特警队员后,崔靖悉发现,平时除了出执勤巡逻任务就是不停地训练,属于自己的空间很小很小,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很少。平时训练时间紧,任务重,与外界基本处于隔绝状态。“我们的圈子其实很小,成天和队友们生活在一起,很少能接触到外界。”今年32岁的崔靖悉仍是单身,以至于队友们开玩笑,让记者帮她在报纸上刊登征婚启事。“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够顾家、能理解我。”崔靖悉说,队员们相处的时间远远长过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整个队伍里更像个家,一个女儿国。
干这一行就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尽管生活不是文艺作品,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崔靖悉还是觉得,入警多年,到现在也不后悔。要说女队员最难以割舍的,无疑还是孩子。在执行任务期间,由于警力紧张,大队考虑到一中队中队长王丽女儿尚年幼,需要照料,建议她留在单位工作,但王丽考虑到自身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有助于任务的顺利开展,婉拒了领导的好意,主动请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