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11 22 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爆燃事故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爆燃事故第二日:正能量及时有序扩散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11-24 07:26:51 字号:TT

    青岛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爆燃事故截至23日晚间共致48人遇难,136人受伤入院治疗,酿成中石化历史上最严重事故。而据中新社记者观察,从事故现场到信息平台,从医院到社区,“正能量”正在及时、有序扩散。

    记者23日晚间9时许到达事发现场,30多小时前曾被目击者形容“像灾难片一样”的“伤城”黄岛并不“乱”,一片漆黑中下起的蒙蒙雨添了几分“冷清”。被炸翻的路面旁边亮着一盏孤灯,是个水果摊,透出难得的“生活气息”。

    “有人买吗?”记者凑上前询问时,注意到摊位上时令水果摆得齐整。

    “生意不好。那也得卖啊。”摊主张姓小伙儿告诉记者,昨天事故发生后到别处“躲了一下”,“没觉得特别危险”,今天回来,从恢复供电的家里牵了电线,照常出摊,以保“生活如常”。他言语中的“淡定”让记者有点惊讶。

    整个事故现场都透着些许出人意料“淡定”气氛,除救援工程队在有序工作,街上再难得见到其他人。据抢险人员介绍,他们正争取在事发40个小时内恢复此地供电。

    来到现场前,记者走访了附近的医院,同样秩序井然。院方告知,急重伤员已经转移至大医院。

    记者随后在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青岛发布”中找到现场“冷清”且“淡定”的原因:事故发生后,黄岛区12个社区6825户约1.8万名居民已被紧急转移疏散安置。

    与事故现场的“淡定”形成明显反差的是,两天以来,“青岛发布”这一青岛官方网上信息平台犹如“战场”。

    22日上午10时许,爆炸发生,12时08分,“青岛发布”发出第一条事故通报。截至23晚间,该官微发出事故通报45条,内容涉及事故伤亡情况、抢险救援情况、路况等“硬消息”,也包括环境监测结果、伤员心理干预等“软资讯”。还于23日早转发了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事故现场向青岛和全国人民作出的道歉。

    与此同时,青岛市卫生局官方微博对事故救援情况作出不间断播报。22日聚焦“为120急救车让路”和“为事故伤员献血”,23日转为定时播报伤情,“感谢广大市民踊跃献血”,提醒“不必再捐”。据其通报,截至23日18时,青岛全市共计有772位市民献血,献血近25.5万毫升。目前,青岛市中心血站血液库存稳定,可以满足需求。从北京、山东省和青岛市各大医院调集的114名专家正对伤员进行救治,收治事故伤者未发生死亡。

    随着抢险救援工作进展,事故背后暴露出的担忧和质疑也渐渐显现,爆炸是否释放有毒气体影响当地空气?海面油污能否得到控制?中石化管网布局是否存在设计缺陷?这些声音,显然不能被“淡定地忽视”。

    “青岛发布”平台于事发当日发出的第三条事故通报特别回应公众对环境影响的担忧,称事故发生后2小时,在事发地附近测得大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低于国家标准。截至下午4时,其他空气中有机污染物没有检出。23日,青岛市环保局通报事故环境影响称,从连续监测及最新情况看,事发地周边两个空气质量检测点位监测结果均无异常。全市空气监测结果显示,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没有受明显影响。

    中石化事故现场指挥部、青岛海事局、青岛市气象台23日针对海上清污工作通报称,海面过油面积约3000平方米。截至当日下午,胶州湾码头附近大部分原油已被清理,海面能见少量油花。24日将到来的7到8级风浪和小到中雨将会加速入海轻质原油的挥发、乳化降解。

    23日晚间有媒体引述专业人士的分析指出,原油管道在设计时需考虑防爆,污水管道则没有防爆能力。并由此质疑,很多城市近年因发展需要上马大量项目,但布局不合理,地下管线交错,安全隐患突出。目前,中石化和青岛市官方尚未对事故原因作出结论通报。

    如果说青岛市政府和事故指挥中心在事故通报中的坦诚态度,牵动了整个事件中“正能量”的扩散,突发事故后的透明通报,有条不紊的抢险、医疗救治,专业机构对次生灾害、受灾人群心理健康的关注,市民排队献血的热情,都显示出在一次次面对灾害的过程中,从政府到民间,释放“正能量”能力的增强,而那些尚待回应和解决的质疑和隐忧,作为灾难事故的“负能量”,或可期待其转化为避免下一次灾难的“正能量”。(完)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