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棘洪滩苇帘传承130年 进腊月门供不应求(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4-01-03 06:41:59 字号:TT

棘洪滩苇帘传承130年 进腊月门供不应求

    农村过大年习惯在供桌前悬挂宗谱,而在挂宗谱前,都要先挂苇帘,进了腊月门,苇帘就会热卖起来。在城阳棘洪滩一带,这一民间技艺已流传百余年,目前,当地街道办已将这一技艺申请区级非遗。苇帘是如何制作出来的,现状如何?昨天记者采访了棘洪滩苇帘编制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胡维智老人。

    探访:

    7旬老人两月制作50幅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棘洪滩赵家堰社区胡维智老人家中。门口摆放着不少芦苇秆,院子里竖着一捆捆制作好的苇帘。75岁的胡维智老人制作苇帘已经50多年,以前曾当过初中老师,他告诉记者,过了腊月门,就到了苇帘热卖的季节。

    “苇帘的制作,其实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老人说,每年阴历九月正是割芦苇的季节。用来制作苇帘的芦苇很有讲究,太早太晚质量都不行,要等到芦苇发黄略带青色的时候最好。割下的芦苇要先晒干,再经过扒皮、挑选、制作、修剪等一系列步骤,一天时间也只能制作出一幅苇帘。

    其中,挑选材料也很有讲究,芦苇秆太粗太细质量都不过关,符合要求的,还要根据长短再次分类,长的用来制作大幅苇帘,短的则用来制作小幅的。“门外放着的都是挑选完剩下的废料。”老人说,制作出的苇帘在规格上,一般分为2米、1.8米、1.5米几种。

    现场:

    芦苇骨节巧拼出图案

    卷成一捆,看上去不过是一幅普通帘子,将苇帘打开,门道就出来了。苇帘很有讲究,上面有门楼、烛台及菱形福字,让人惊奇的是,这些图案不是画上去或粘上去的,而是制作过程中,依靠芦苇秆天然的骨节拼出来的。“下面的图案代表门楼,往上是烛台,还有火苗,最上面的菱形是用来贴福字的。”老人说。

    现场,老人向记者展示了苇帘制作过程。“这套工具有年头了,至少用了20年。”说着,老人拿出两根上面带有铁环的木桩,这是制作用的支架,将一根颜色发黑形似扁担的长棍搭在铁环上,然后将几个线坠挂在“扁担”上,线坠的数量根据苇帘的规格来定,这样一套制作工具就完成了。由于长年累月使用,“扁担”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勒痕。

    制作时,将芦苇秆一根根摆在“扁担”上,来回移动线坠,将芦苇编在一起。“最难的就是图案的编制了,需要挑选适合的芦苇,事先将骨节排列好,哪个骨节放在什么位置,这都需要一定功底。”老人说,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将编好的苇帘修剪整齐。

    讲述:

    进了腊月门供不应求

    “现在,苇帘已经全部制作完了,就等着进了腊月门拿到集市上销售了。”老人说,由于今年天气干旱,芦苇的数量少,两个月时间,他和老伴一共制作了50幅苇帘,而去年,这个数字是90幅。价格上,根据规格大小,每幅可以卖到120元、80元和60元。“去年,一共卖了7000元,今年数量少,按照往年的价格能卖出4000余元。”

    “在农村,家家户户过年几乎都用苇帘,过了腊月门,就得忙赶集了。”胡维智说,他每年制作的苇帘都不够卖,往往小年前就卖完了。平时,邻村或同村居民也时常有上门购买的。老人告诉记者,除了他,现在邻村也有制作苇帘的艺人,集市上销售的还有不少是从外地引进的,但有图案的不多。不过,总体来讲,这几年从事制作的人越来越少。“一幅苇帘能用好几年,一般出现严重变色才会更换。”老人说。

    心声:

    不图赚钱只为心情好

    “为何不多制作一些呢?”面对记者询问老人说,芦苇生长的地方距离他家10公里远,每次都要骑电动车往家拉。“芦苇长在河边盐滩地里,越是水深的地方,长得越茂盛,需要穿着巨大的水靴下水采割,是个重体力活。”老人说,如今自己年纪大了,腿脚不灵活了,每次只能从河边割回四五捆。

    “说实话,制作苇帘赚不了几个钱。”老人说,如今儿女已经成家,他和老伴都有养老保险,而且社区为了照顾他,还给他安排打扫卫生的轻便活,每月也有600多元的额外收入。“平时闲着心情不好,制作苇帘忙活一下,能吃下饭!”老人笑着说,这门手艺是家族留下来的,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做下去。

    后续:

    申请非遗让老手艺传承

    胡维智说,以前,他的爷爷和父亲都制作苇帘,自己从20岁开始学习。如今,这门技艺已传至第四代,他的两个儿子也掌握了制作技巧,但孩子们都在外上班,现在只有老两口还在继续着这项工作。“以前,我们村靠近河边,取材方便,几乎家家户户都做。”赵家堰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说,十几年前,社区搬迁,年轻人都住上楼房,制作苇帘的人逐渐减少。

    目前棘洪滩街道已将苇帘编制技艺申请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苇帘编制技艺在当地已流传百余年,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实用价值。”棘洪滩街道办工作人员说,为了保护这一民间手工技艺,街道不断收集记录不同艺人的编制技巧。同时,街道还提供展会平台,出资邀请老艺人参加。下一步,将向年轻人推广,使得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记者 王涛 摄影报道

    苇帘技艺已传承130多年

    苇帘是春节期间民间供奉俗称“祝梓”的家族谱系中堂所挂轴子的附着物,呈现草本黄色,极具审美价值,同时还具有吸尘吸潮、吸附病菌、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和湿度的功能。除夕中午,各家各户要在正屋当中挂“祝梓”、摆供品。大年初二晚上送年后取下“祝梓”,苇帘还要一直挂到正月十五。用芦苇编制的苇帘成了当地家家户户过年的必备品之一。

    赵家堰、毛家、徐家等社区是棘洪滩当地芦苇帘的集中产地,芦苇帘编制自清光绪年间传入,兴起于上世纪30年代,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50至6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达,苇编制品逐渐被现代工业制品所取代。目前,在当地,此项技艺只掌握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手中,从业者不过10余户,但编织技艺还在流传。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