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不老,老街不少。
湖北路上的故事串联起了青岛建城以来的大半个历史,如今故事仍就在讲述,一切等待你的倾听。
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1932年生于青岛,熟谙青岛风土人情,且听他讲一讲这些老街故事。
德占青岛初期,在欧洲人居住的青岛区修建了东西向的依列女街,日占时期改叫滨松町,中国收回青岛后才叫湖北路。
1898年,任巡洋舰队司令的普鲁士亨利王子到青岛,驻青德军官兵向他提出想有个娱乐场所,为满足这一要求,王子下令在依列女街建了一座水兵俱乐部,亦称海员俱乐部、水师饭店。从日本占领青岛的1914年一直到1945年,这里都为日本居留民团占用,它是日本在青岛的侨民组织,日本投降后又成为美国海军俱乐部。几十年里青岛人从它旁边走过,却不能自由地走进高高的大门。解放之初,这里作了共青团青岛市委员会的办公楼,做了主人的青岛人才得以自由进出这座老楼。
德水兵俱乐部旧址
它的南面曾是著名的西餐厅梦香饭店,后拆除建了七层大厦,楼下是一家老字号的华壹氏药房,这家药房原在四方路上。
水兵俱乐部的西边,原有一座大楼,楼下也有一家西餐厅,叫“Cafe Flossel”,译为佛劳塞尔、夫老司或富罗斯,初为咖啡店,生产供应面包、点心,中文写作“德国面包房”,后以牛排、啤酒著称。著名作家洪深、梁实秋在他们的散文中都写到过这家西餐厅。楼上曾是公民报社,主笔胡信之是一位有正义感的进步人士,1925年“五卅”运动中,《公民报》仗义执言,代表工人群众,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罪行,胡信之被捕,与共产党员李慰农一起在团岛英勇就义。抗战胜利后,这里成为邮政储金汇业局,解放后长期是中山路邮局,原公民报社曾是青岛电车厂筹备处,现在拆除建了百盛大厦。
旧青岛有几家汽车行,业务很广,既销售汽车、汽车零件,修理汽车,也经营出租汽车。较大的汽车行有两家,一家大美汽车行,在湖南路(已拆建为海信光学眼镜行),一家永泰和汽车行,在湖北路、河南路口,解放后一度是汽运公司一个车队的所在地,后拆建为交通局的宿舍楼。永泰和的隔壁曾是金城电影院,是一家专门放映好莱坞影片等西方影片的影院,楼上、楼下两层,共450个观众席。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西方片源中断,这里也曾演过话剧,电影明星顾兰君来青岛时在这里演出过,解放后还活跃在银幕上的孙景璐曾在这里主演过《日出》。解放后,金城电影院迁往东平路,这里改建为宿舍楼。
金城电影院的隔壁曾是一家英文报社,出版英文日报Tsingtao Times,中文称《青岛泰晤士报》。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青岛市党部接管了设备,出版《民言报》(英文版)。
再往西便是德国人建的警察署,中国人叫它巡捕房,它有高耸的钟楼,是青岛五大钟楼之一,现在是青岛市公安局。
德警察署旧址
湖北路4号曾是一家私人医院寿康医院,院长是刘菊如。湖北路上还有一家医院,曾叫妓女保健所,又叫性病防治所,属于卫生局,主要为妓女查体、治性病,是旧社会的特殊医院。
湖北路31号,长期被称作“吴公馆”,是吴郁生的私宅。吴郁生清末任过军机大臣,来青岛后筑宅于此,淡泊人生,不问政治,以诗、书、画自乐,并皈依佛门号为居士,小鱼山上曾有他写的“回头是岸”牌坊。他多次游崂山,并编写了《崂山》一书,被收为商务印书馆《中国名胜》丛书第二十二种。
青岛开埠后,上海人士来青工作、经商的很多,在湖北路西端建了几座上海石库门式的民居建筑,称仁寿别墅,前后三排,每排几个单元。一楼、一底、一阁楼带一厨、一卫为一个单元。著名作家艾芜及夫人来青岛时曾在这里租了一间房,住了一年,生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创作了《南行散记》等作品。
与湖北路相交有一条小巷,官方叫它宁阳路,老青岛都叫它“赃官巷”,因为有贪赃枉法的赃官在这里住过。
日本陆军的特务机构,在日本统治青岛时期已在青岛开展间谍活动,联络点在湖南路14号,机关长是谷狄华雄。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特务机构以“梅公馆”(也称“梅花公馆”)的名义迁至湖北路2号,除日本人外,有社会局、财政局等机构的中国人进出,他们是华籍特务。前几年,拍过一部电影《梅花公馆》,内容大多是写济南“梅公馆”的,但电影内景、外景全拍于青岛安徽路12号,这里曾是“盐田公馆”(青岛方面特别根据地司令部情报部)。商河路上还有“青山公馆”(海军特务部)。内容选自《鲁海说青岛·老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