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昭示着我国坚定不移地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决心。
大型综合性科考船是我国探秘深海、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重器”。日前,记者采访我市各涉海科研院所与高校时获悉,一批正在建造当中的大型科考船即将加入我市科考船队序列,我市3000吨级以上科考船有望达到11艘之多。
“青岛的这些船加起来,比有的国家全国科考船的总量还多。我们拥有了这些深海利器,就能实现全海域、全天候的科学考察,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走向深海远洋贡献力量。”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说。
“海洋地质九号”9月试航成功
我市在建的科考船当中,“海洋地质九号”将会是最快入列的一艘船。该船总长87.07米,宽17米,深7.8米,排水量4390吨,是一艘无限航区综合物探调查船,装备有目前世界上先进的长排列多道地震勘探系统,可拖带960道长度达12公里的地震采集电缆,配备双震源共6排最大容量9000立方英寸的气枪阵列,可根据勘探地质目标灵活组合震源、电缆排列方式,既能实施针对天然气水合物、深海油气资源的地震勘探,也能满足深海深地探测科学研究需求,其地震勘探能力是青岛已入列科考船中最强的。此外,该船还配备了深水多波束、侧扫声呐、全海深浅地层剖面仪、单道地震、海洋重磁等常规海洋地球物理调查装备以及万米绞车系统。可以说,该船具备海水、海底表层、海底浅中深部地层的综合探测能力。
“海洋地质九号”已于今年9月完成了船舶航行试验任务。据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海洋地质九号”调查设备的安装、调试与海试工作正在稳步推进,预计将于年底停靠青岛。另据了解,“海洋地质九号”将同时入列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科学考察船共享平台,与平台的其他科学考察船一起承担全球综合科考任务。
3000吨级“北斗2”号在沪开建
今年9月,农业部在上海开建两艘3000吨级的渔业调查船,其中一艘就是将来归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使用的“北斗2”号。据了解,这是农业部迄今投资最多、吨位最大、设施最先进的渔业科学调查船,被称之为“渔业航母”。
据介绍,“北斗2”号设计总长84.50米,满载排水量3281.5吨,续航力10000海里,最大航速14.5节,自持力60天,配置相关科研仪器设备64台(套)。该船具有国际先进的海洋渔业探捕、渔业资源调查、渔业环境生物调查、海洋理化分析、声像评估与遥感等5大科学调查系统;配备了自动化程度高的绞纲机、卷网机、自动拖网控制系统、电动变频CTD绞车等甲板机械操控装备,可开展底层拖网、变水层拖网、延绳钓、鱿鱼钓等4种探捕作业方式,能够高效完成海洋渔业资源及环境调查,并确保科学调查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该船计划2018年5月下水,2018年12月交船,也将入列海洋国家实验室共享平台。
“东方红3”明年年底交付使用
中国海洋大学“东方红3”总长103.6米,排水量5800吨,续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60天。该船建设目标定位是全球最先进的无限航区科考实习船,将承担提升我国深海大洋现场综合科考能力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任,因此重点设计了先进的探测与实验分析等系统,能够进行大范围多学科多种海洋要素的综合观测和大气水体海底多学科的立体探测与交叉集成,通过卫星、无人机、无人艇或船队合作,可实现海洋空间区域化的同步快速探测与分析,实现船岸网络一体化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教学。该船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有效控制了船体振动、水下辐射噪声、电磁辐射等对探测与实验数据的质量影响,也可以在科考现场随时更换自主研发的探测仪器设备,开展海上示范化试验。“东方红3”预计明年年底交付使用。
5000吨级“蛟龙号”母船启动建设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蛟龙号”的新母船——一艘5000吨级的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已经启动建设。这艘船配备全电力吊舱式推进系统,拥有相关的地质、水文、生物化学实验室,以及潜器操控中心、数据处理中心等多种类型实验室,实验室面积大于300平方米,配有专用ROV作业系统。该船的船载调查系统不仅可完成“蛟龙号”下潜时的各项探查任务,同时具备数据、样品的处理及现场分析能力。
大洋钻探船打造深海勘探“航空母舰”
最值得期待的科考船是由中国地调局、青岛市政府和海洋国家实验室共同推进的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如果立项成功,它将是深海资源勘查和海洋科技的“航空母舰”。
据青岛海地所所长吴能友介绍,开展深海大洋科学钻探是全面揭示和验证海底深部地震形成、板块运移等地质演变过程,以及深部天然气水合物、油气、固体矿产和生物等资源形成机理的唯一方法,同时也是我国打破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引领深海资源勘探的现状,掌握深海国际话语权的必然路径。我市作为全国海洋科研重镇,具备承接国家海洋领域重大科学任务和装置设施的能力,将积极争取大洋钻探船项目落户。
深海远洋科考船的建造,将拓展我国从海防到海权空间的能力。海大“东方红3”建设部赵军主任的感慨颇具代表性:“我们需要有一支强大的科学考察船队,使我们从认识海洋、了解海洋走向透明海洋。现代化综合科学考察船的建设是一项无止境的科学研究科题,是集科学考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于一体的战略平台,我们要以匠心和创新精神,把每一艘科考船都打造成特色鲜明的时代精品,践行我们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历史使命。”
(相关链接)“科学”号等6艘大型船舶已入列
目前,我市正在投入使用的3000吨级以上科考船有“科学”号、“向阳红01”、“向阳红06”、“向阳红09”、“东方红2”等五艘船,而且大部分都是5000吨级的“大块头”。
“科学”号船舶总长99.8米、型宽17.8米,排水量4711吨,续航力15000海里,是目前国内综合性能最先进的科考船之一,自2012年交付中科院海洋所使用以来,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已经开展了多次综合考察航次。目前正在西太平洋执行国家基金委的开放共享航次任务。
隶属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向阳红01”也是我国新一代全球级现代化海洋综合科考船,船长99.8米、型宽17.8米,排水量4980吨,续航力15000海里。该船具备大气、海面、水体、海底及深海极端环境立体综合海洋环境和资源调查能力,目前正在南大西洋执行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航次任务。
“向阳红06”“向阳红09”都是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正在使用的5000吨级科考船。“向阳红09”是国内第一艘深潜试验母船,曾载着“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区域完成了7000米级海试任务。“向阳红06”去年11月完成了二次改建,可抗12级风浪,具备全球航行科考能力。
3500吨级的“东方红2”是一艘服役21年的科考船,也是中国海洋大学的“元老”级考察船,总航程早已超过40万海里,圆满完成了海上教学实习和海洋环境、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声学等综合调查任务。
此外,曾经功勋卓著的5000吨级北海分局“大洋一号”船经过修理和增改装,今年6月在武昌顺利下水,10月底完成海试后已经重回青岛母港。
这些重量级科考船驰骋在祖国的蓝色疆土之上,通过海上观测、洋底采样,为我国海洋科研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