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青岛市卫计委获悉,2017年,全市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流通体制,减少流通环节,为群众节省药费支出20.3亿元,市民主要健康指标和人口均衡发展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人均预期寿命80.9岁列全省第一
启动新一轮疾控体系建设,将疾控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纳入区域“十三五”规划。2017年,我市投资8.9亿元,开工建设市公共卫生中心,6个区市实施了疾控机构新建、改扩建项目。实施联防联控,处置各类传染病90.5万例,安全接种各类疫苗271.5万剂次,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筑牢守护人民健康第一道防线。创建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4元,服务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162万人次,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9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岁,列全省第一。
19家三级医院全部建成医联体
全市57所公立医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取消药品加成,降低检验检查价格,巩固联合控费机制,群众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增幅下降明显。
在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建立药品集中采购、联合议价机制,全面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改革流通体制,减少流通环节,为群众节省药费支出20.3亿元。19家三级医院全部建成医联体,区市医院建成11个医共体,覆盖382家医疗机构,派出2913名市级专家下沉基层服务群众5.86万人次,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和小病在基层、康复回社区就医新秩序正在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150万市民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签约市民免费享受了7种慢性病基本药物和8个种类的签约服务包,满足了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重点卫生工程投资达到73.54亿元
2017年全市重点卫生工程投资达到73.54亿元,新开工建设市公共卫生中心、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加快推进市立医院东院二期、青大附院东区综合病房楼、眼科医院红岛院区等市级在建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市第五人民医院扩建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优先支持社会办医,社会办医疗机构达到2983家。全市医疗机构提供门急诊服务5800万人次、住院服务122万人次,努力保障群众健康。
推进智慧健康·信息惠民工程,全市大型医院实现了诊疗“一卡通”,为400多万市民提供了医院间无障碍预约挂号、诊间缴费、检验结果互认等服务,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制定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了14项建设任务和7大能力提升工程。
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同比下降23.2%、37.8%
今年预计户籍人口出生超过12万人,住院分娩14万人。积极应对生育高峰压力,完善市和区市两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目前孕产妇、婴儿死亡率较上年度同比下降23.2%、37.8%。积极推进孕妇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项目和农村产妇两癌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产筛高风险孕妇免费基因检测和诊断服务项目列入市政府市办实事,已有140余万人次受益。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查处6例“两非”案件,性别比控制在107.88。(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