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马向阳”下乡演进村民心里 被赞上得殿堂下得地头

2018-03-26 07:52 来源:青岛早报
分享到:

原标题:“喜歌剧”的形式路子对了

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下乡扶贫演出获热烈掌声 专家赞好作品上得殿堂下得地头

在文化和旅游部2017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名单中,由青岛市歌舞剧院创排的民族歌剧 《马向阳下乡记》显得格外扎眼——其既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又是民族歌剧这种各地院团鲜有涉及的类型。去年8月30日,该剧在青岛大剧院首演大获好评,去年9月1日,该剧举行专家座谈会,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乔佩娟现场表示,《马向阳下乡记》走喜歌剧的路子是对的,既好听又好看。

“嚼舌根”农村大嫂打动专家

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讲述“第一书记”马向阳戏剧性的扶贫经历。总导演黄定山定位该剧是“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的乡村喜歌剧”,这一定位以及该剧首演的展现,获得专家一致的认可。乔佩娟在演出后对 《马向阳下乡记》给予了肯定,她强调,把现代农村的众生相拿到舞台上反映“精准扶贫”这一主题,很不容易,“我看剧本的时候都犯愁这部戏该怎么排,没想到导演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风格对了。”她透露,自己最喜欢剧中四个“嚼舌根”农村大嫂的夸张演绎,“她们在台上台下、台前台后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既给观众介绍了剧情,又把戏与戏之间的联结、人物关系讲清楚,还表现了农村的生活,非常好。”同时她补充道,“山东妇女都是很漂亮的。”

3月8日,《马向阳下乡记》作为“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开幕剧,首次在北京保利剧院亮相后,迅速在北京文艺界、评论界等形成了口碑效应。

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雷佳评价说,“这部戏很有意思,情节很生动,能让观众坐得住,而且大家越看到后面越有精神。 《马向阳下乡记》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它的这种接地气是难能可贵的。”

一级导演、话剧 《士兵突击》导演彭澎认为:“《马向阳下乡记》是一幅绚丽的乡土风情画卷。”

“马向阳”下乡演进村民心里

一部好的歌剧,要能上得了国家大剧院,也能下得了农村的田间地头。不仅要在高水平舞台上发光,还要能演进群众心里。2017年10月,青岛市文化扶贫巡演启动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南镇藏马山扶贫示范点举行,《马向阳下乡记》就在露天广场开始了第一场扶贫演出。

当天,800余名当地居民到现场观看了这部民族歌剧,其中大多数人对这种艺术形式闻所未闻。但对于村民来说,这里面的一切又是那么熟悉——“丑角儿”梁会计的插科打诨,四个“嚼舌根”农村大嫂的言谈举止,马向阳唱词中蕴含着的村民脱贫致富的心声……观众们听懂了歌剧,现场连绵不断的掌声就是最好的作答;那位原来一头雾水的老大娘也释然了:“里面唱的跟俺们村选举的事儿一个样儿。”

首演之后,《马向阳下乡记》还在平度崔家集镇等地进行了11场演出,惠及人群过万人。

近年来,青岛市注重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加大文化扶贫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为推动贫困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保障贫困地区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仅把资金、资源更多向贫困地区倾斜,助推贫困地区与全市同步实现文化小康,还通过产业发展,推动文化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相统一,变“软资源”为“硬实力”,使贫困群众分享到更多的文化福利。

幕后

歌剧《马向阳下乡记》诞生记

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如何选取适合歌剧表现的人物、情节,找到歌剧所需要的独特场面,做到好听、好看、有情趣、有意思?是摆在《马向阳下乡记》编剧代路、廉海平面前的一道难题。

代路是著名剧作家,创作过话剧、儿童剧、电影、电视剧,廉海平也创作过戏曲、歌词、并为大型晚会撰稿多年,但两位都没有涉猎过歌剧。两位歌剧“新手”为《马向阳下乡记》编剧的过程开始并不顺利,“我曾经把写过的得意歌词都放进剧里,但是被说不合适。好的歌词与剧中情节、人物没有关系的时候,这个歌词就不能入戏。”

于是,创作团队从观看经典民族歌剧入手,反复看,并不断向经验丰富的专家请教,团队内部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三个多月、近十稿的修改,深入生活、与真实工作在一线的第一书记、正走向脱贫致富的乡亲们在一起……“我写过话剧、音乐剧,唯独没写过歌剧”,2017年7月,《马向阳下乡记》创排发布会上,代路还笑言自己是“活到老学到老”,带着老艺术家的责任感,撰写这部“题材意义重大,展示精准扶贫”的剧本,对电视剧中的人物关系大幅度调整、让故事更切合当下审美要求。最终,呈现的是生活气息浓郁、扶贫题材鲜明的舞台版《马向阳下乡记》的故事。

“这个戏好在哪儿?就是好土配良种。”代路说,与电视剧版不同,歌剧《马向阳下乡记》主题就是“精准扶贫”,就是一个村儿一个样地精准扶贫。在歌剧版中,马向阳作为科技人员,带着良种“青育二号”下乡,又发现了富硒地,就是“好土配良种”。歌剧里还刻画了一个带孩子的贫困寡妇,针对她的情况,给她特别安排了村里超市服务员的工作,马向阳的扶贫,是“一个也不能少”的扶贫。“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才是好艺术品。”代路说,在撰写剧本的时候,特别挖掘了农村题材里的戏剧元素,写出了喜歌剧的剧本,“让大家在笑声中接受了我们要传达的思想和理念。”

“我们是一边写一边改。”廉海平说,第七稿完成是58曲,自己和代路老师都很满意了,在与总导演黄定山、作曲臧云飞碰撞之后,终于成稿。

从剧本撰写到现场呈现,剧组主创们碰撞出层层火花,燃起整个剧组的排练激情。在排练现场,最嗨的就是总导演黄定山,他用自己的激情感染着剧组全体人员。他直言艺术家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挺不容易的,而《马向阳下乡记》恰好满足了自己的所有需求,“用历史来关注现实,这样一部农村题材作品是我们极为需要的,对这一作品的喜爱,来源于我对农村生活有着些许了解,尤其是当这一作品被确定为精准扶贫这一主题的时候,作为艺术家的艺术触觉、艺术责任、艺术兴趣融为了一体,是‘马向阳’点燃了我的创作激情。”黄定山说。(记者 单蓓蓓 摄影记者 韩星)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