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正文

【记忆市北】一起领略扎染的魅力

2019-04-12 15:31 作者:于泓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4月12日讯(记者 于泓)走进延安路街道松江路社区活动中心,一场生动的扎染课正在进行,社区居民们听得不亦乐乎,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捆扎、浸染、晾晒等一系列步骤后,居民朋友纷纷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帕子、方巾。这些帕子民族风和时尚并存,潮流与古韵同在,无一重样,各具特色,大家在欣喜的同时更惊叹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奇魅力。

这位上课的老师就是孙珺琦,原一艺术扎染工作室创始人,师承国家非遗传承人张仕绅和段银开,曾在中国扎染之乡大理周城村系统学习古法扎染,并先后向多位扎染专家学习。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延安路街道联合孙珺琦在辖区开展“非遗进社区”每周一讲扎染艺术体验活动,吸引了大量居民前来参加。

扎染是非常古老的染色技艺,据说在中国起源于黄河流域,古称为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在中国约有1500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东晋,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到了元代,扎染工艺在中原渐次衰微,但在西南一隅却有广泛的流传,不仅因为当时西南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更重要的是,西南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发展平衡,为手工工艺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到了清代后期,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萌芽,城乡都出现了初级市场,这些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开始进入市场。辛亥革命以后,经济市场进一步扩大,极大地刺激了手工艺品的生产。

扎染是采用针、线等工具将织物根据自己的喜好扎紧,然后染色。由于扎紧处染料无法渗透,所以拆线后便形成了各式图案。扎染用染色方法达到了印花的效果,而且由于手工扎法无重现性,所以世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扎染饰品,这就是扎染的独特魅力。

“非遗进社区”扎染艺术体验,也拉开了延安路街道今年文化惠民活动的序幕。今年,延安路街道将继续深化“十分钟文博圈”建设,并计划在明霞路社区打造非遗展厅,举办“城市秀场•文化三江”艺术家联展等活动,以青岛风土人情结合实验性创作为主要方向,通过艺术家的参与展示与空间再造,以类艺术节的活动形式,打造“青岛创作”的文化品牌。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