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张村河片区“更新”新进展:四个未改造社区搬迁协议签约率达99.3%

2022-08-01 09:50 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分享到:

张村河片区:攻坚“进行时”焕新“加速度”

7000余户居民享受城市发展红利,四个未改造社区搬迁协议签约率达99.3%

记者探访

青岛市最大城中村的改造提升工作又有新动向——

实施城市更新建设攻坚战,抓好张村河北岸160万平方米非民房建筑拆除、南岸4个安置区建设,启动张村河北岸2个城中村改造……7月26日下午,在青岛市举行的第二期区(市)党委“书记擂台”赛上,市政协副主席、崂山区委书记张元升介绍了关于张村河片区改造提升工作的新一轮计划。

作为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重头戏”,今年以来,崂山区全面启动张村河片区的改造提升工作,12个尚未改造社区中的张村河南、刘家下庄、李家下庄、孙家下庄社区率先发力,仅用时70多天,搬迁协议签约率就达到99.3%。旧城旧村改造这项历史问题遗留多、解决难度系数大的攻坚行动在崂山区跑出了“加速度”。

张村河片区改造提升全面提速。

改出群众生活的幸福底色

“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城中村改造作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既要全力推进,又要稳扎稳打,确保干一个、成一个,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7月2日,市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城中村改造推进工作专题会,并在会上为城中村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调”。

“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也是崂山区推动张村河片区改造提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崂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要坚持民生至上,主动为群众算好“经济账”,确保把每一项工程都打造成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样板工程。

张村河片区改造“进行时”拆迁前

已拆迁社区的群众尝到了甜头,待拆迁社区的群众有了盼头……改造提升工作启动以来,张村河两岸7000余户居民感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刘家下庄村民刘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今年5月,刘先生一家正式签订了搬迁协议。“我们家选择房屋补偿,两处宅基地置换了四套70-130平方米不等的房子,父母一套、儿子一套、女儿一套,我们两口子自己住一套。”村里的房子拆迁不久、安置区建设刚刚起步,刘先生已经开始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看着相距不远的高品质居民小区,在过去,我们村里很多家庭都只有眼馋的份儿,尤其是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一家三代人同住一套小房子,大家都在期盼这一天的到来。”

拆迁中

除房屋补偿外,针对社区拆迁工作,崂山区还同步推出了货币补偿方式供群众选择,原以为选择货币补偿的村民应当不在少数,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结果恰恰相反。

“大多数村民都选择了房屋补偿,待安置房建好后再迁回来。”刘先生告诉记者,他与身边朋友交流时了解到,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房屋补偿。这背后,是村民们对村子及张村河片区未来发展的一致看好。“除了周边的居住环境,大家过去常常为教育、医疗等民生配套项目不够完善而发愁,而区里今年以来的一系列举措都在表明,这些民生短板正逐一被补齐,我们对未来的张村河充满信心、满怀期待。”

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信心与期待,张村河片区的改造提升改出了群众生活的幸福底色。

拆迁后

改出产业集聚的平台空间

正如村民们所看到的,伴随着拆迁工作顺利推进,张村河片区一个个民生项目、民生工程次第入席。

优质的教育资源在这里加速集聚。除了在2021年完成张村河小学的改扩建外,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项目、车宋安置区西侧配套小学项目等均在稳步推进。其中,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项目初中部主体结构已完成,正在开展教学楼局部二层及车库结构施工,小学部已开始清理地上附着物;车宋安置区西侧配套小学项目也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正在建设中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医院项目。项目方供图

医疗康养资源在这里加速扩容。当前,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医院项目已进入到清槽和基础垫层施工阶段,正在按照工作节点全力推进;崂山区公共卫生中心项目规划建设的崂山区疾控中心、妇幼医院等,目前也已顺利启动施工。

不单单是民生项目、民生工程,对于张村河片区的未来,崂山区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谋划与布局——产业。

与兄弟区市相比,土地资源稀缺、发展空间不足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崂山区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张村河片区占地面积约1798公顷,拆迁工作的顺利推进,无疑将为新兴产业在此落地提供大量土地空间。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崂山区按照“区域统筹、连片开发、产城融合、整体配套”的原则,一边加快盘活低效用地,一边导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端新兴产业,确保拆出一片新空间、发展一片新产业。

记者从崂山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总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根据规划,崂山区将在这里打造链接世界的科技创新基地、国家级金融科创区、山东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青岛市“四新”经济示范区,着力建设成为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先行示范区,国际化品质新城形象的集中展示区。目前,崂山区已完成张村河两岸及株洲路片区产业策划及规划提升方案、张村河两岸启动区等重点片区场景化精细化的城市设计。

引来一个个优质产业项目次第入席,张村河片区的改造提升改出了产业集聚的平台空间。

改出城区发展的奋进力量

产业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发展高度、进度和速度,之于崂山,张村河片区产业空间的释放,为高质量发展集聚起澎湃势能。

20多年来,崂山区南部,金家岭街道等沿海一线发展迅猛,成为城市的中心区;崂山区北部,尤其是中韩、北宅、王哥庄等街道,则多以乡村为主,与城区的产业布局基本“割裂”——在这里,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亟待破局。而加速改造提升的张村河片区就是一个不错的切入口。

打开地图,不难发现,张村河片区所在的区域称得上是崂山区的南北相承之地。张村河以南,金家岭金融聚集区集聚金融机构和类金融企业总数早已超过1000家,众多高端金融机构的落户,丰富了崂山区的金融业态,为崂山区高水平打造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核心区提供了基础和支撑;张村河以北,坐落在中韩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株洲路片区则正引来高端创新项目不断落地,传统产业迭代升级、创新主体持续增加,更北部的农村区域则正在走出一条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改造提升后的张村河片区,向南可以推动金融产业空间扩容,为金家岭金融区的发展提升空间承载力,满足中长期内崂山区金融业集聚发展的空间需求;向北则可以引来金融“活水”持续浇灌实体经济之树,为崂山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载体与金融支撑,继而通过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带动崂山北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加快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示范窗口区。

人才是富民之基、发展之源。除产业外,张村河片区的改造提升,还将为崂山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这里将隆起人才高地,为产业发展赋能。今年5月,在崂山区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国际人才社区推进计划正式发布。至2025年,崂山区将结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在张村河片区的中心地带打造集居住、工作、休闲、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人才核心聚集区,重点建设“一园、一街、一基地”——结合张村河景观设计,高标准打造长2.3公里、最宽400米的高品质滨河景观公园;打造长1.3公里、集聚咖啡馆、酒吧、购物中心等多元业态的国际化时尚活力商街;建设形成集科研孵化、居住生活、商务休闲于一体的“一站式”基地。

不负民心所盼,释放产业空间,眼下的张村河片区正撑起崂山区的美好未来。

整合力量系统性推进

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正是基于张村河片区改造提升带来的诸多利好,今年以来,历史问题遗留多、解决难度系数大的张村河片区改造提升才得以顺利推进,并创下了“70多天,99.3%搬迁协议签约率”的纪录。

记者了解到,为了将这项工作做好,今年以来,崂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更是多次强调,要积极倾听群众声音、发动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

在7月23日崂山区举办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半年工作“亮绩”擂台暨工作务虚会上,张元升强调,“全区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怎么样、作风能力怎么样,崂山的发展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作用举足轻重、不可替代。”这就要求“关键少数”们以高度清醒的政治自觉,更加清楚地把握大局、抓住大事,对大局大势要清楚,对职责定位要清楚,对思路打法要清楚。

要以善谋全局的系统观念,更加妥善地把事干成、把事干好。

其中,系统观念体现在谋事上,就是要善于统筹全局、兼顾各方。张村河片区的开发建设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立足当下,统筹好安置区建设、功能配套和产业发展等,也要为未来发展留白,在没研究透、谋划好之前不要急于开发建设,舍得把好的资源留给子孙后代。

系统观念体现在干事上,就是要善于抓大放小、重点攻坚。每一个常委、副区长手头的工作都是千头万绪,每一件都要抓好、都要管好,但绝不是平均用力、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找准主要矛盾、抓住关键环节,并根据轻重缓急,合理调配时间、精力,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系统观念体现在成事上,就是要善于攥指成拳、协同作战。今年以来,张村河片区联系22个企业(项目)考察投资事宜。这些招商引资项目,从意向、签约、审批,到开工、建设、运营,需要方方面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打好协作战、配合战,树牢“一盘棋”思想,集中力量办大事。

要以高效执行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地推动落实、攻坚破题。

“关键少数”们应聚焦重点任务强执行、抓落实,立足当前工作重统筹、抓落实,着眼决胜全年勇攻坚、抓落实。崂山要打好城市更新建设提速增效攻坚战,尤其是张村河片区,要强力推进张村河片区改造,在做好张村河南岸4个社区搬迁收尾和安置区建设的同时,全面转入张村河北岸160万平方米的非民房建筑拆除工作,适时启动张村河北岸2个城中村改造,力争“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此外,还要以知责担责的责任意识,更加自觉地履职尽责、担当实干,答好争先创优、为民造福、服务发展、难题破解“四张答卷”,始终保持“赶考”状态、强化“答卷”意识,用知责担责的行动,努力向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答卷。(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照片除署名外均为中韩街道办事处供图)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